城市建設難免產生建筑垃圾。據湖北省住建廳初步統計,全省每年產生各類建筑垃圾8283.3萬噸。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成建筑垃圾消納場40座,實際年處理量僅1600多萬噸,其中資源化利用被轉化為再生建材的數量很少。 在發達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可達95%。鄰省河南,轉化利用率也超過60%。建筑垃圾有很高的回收利用價值,這是業界的共識。是什么卡住了這一變廢為寶之路?面對困局,我省又該如何發力? 運輸距離限制 成本是道坎 6月26日,記者來到漢陽泓錦工業園內武漢鑫美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作業場看到,裝載機將大塊廢混凝土、磚頭等建筑垃圾送進破碎機進料口,破碎分選后,建筑垃圾變成了石子、砂粒和粉末。 去年,漢陽區進行海綿城市改造,鑫美潔公司負責處理了2.6萬噸建筑垃圾。公司總經理季亞輝告訴記者,填埋這些垃圾會占用30畝土地,而資源化處理后,不僅節約土地,“垃圾”還可回收制作成地磚等產品,可節省大量資源。 不過,受到運輸距離的限制......閱讀全文
根據《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3年實施方案(2013~2015年)》,北京計劃到2015年之前分別在大興、朝陽、房山、順義、海淀、石景山、豐臺等區縣新建6座建筑垃圾處理設施。 距離預定目標的時間已過大半,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除大興區項目處于環評階段外,豐臺、朝陽和海淀3個項目仍處于選址階段
城市要建設發展,就難免會產生建筑垃圾,小到家庭裝修、二次改造,大到棚戶區拆遷、外立面改造等。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建筑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多,建筑垃圾填埋和堆放場地嚴重缺乏,建筑垃圾的去處,已擺在管理部門面前的一個難題。為解決建筑垃圾消納與處置問題,南平市將引進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項目,徹底解決建
轟鳴作響,輪帶轉動,位于昌平區陽坊鎮的元泰達環保建材公司廠房中,三臺機器設備相互配合,“吞食”著殘磚斷壁,沙石、混凝土……篩分、破碎、磁選,多道程序之后,一塊塊方整的古建磚,一袋袋再生混凝土骨料被機器一口一口地吐出,看似無用的建筑垃圾重新變成了建筑原材料。 雖然這
北京CBD核心區地下300萬方土“搬出”成為北京建筑史上城市中心區最大基礎土方施工。圖為工人們正在清理建筑垃圾。 四川省南充市某企業在用建筑垃圾等原料加工節能環保磚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吐出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人們不得不思考在避免這些垃圾污染環境的同時,讓這些資源盡快循環利
隨意傾倒污染環境,處理利用程度不高,產量巨大增速驚人……《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京、津、冀、鄂、吉、遼等地調研了解到,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產生量可達20億噸以上,并且年均增速可能保持10%以上。由于管理長期缺位、資源化利用率不足、處理處罰力度不夠等方面原因,建筑垃圾“圍城”,已給城市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2009年12月30日,上海,位于茂名北路的蕃祉里,拆遷廢墟下壓著幾個服裝“模特” 在北京待了20年,徐福生因為拆遷需要已經搬了十幾次家,“從四環被攆到了 五環,又馬上要被攆去六環了。” 不過每次“被搬家”,徐福生都很高興。這位做建筑垃圾回
市人大代表、市市政市容委副總工程師王維平昨天向記者介紹,未來5年間,本市的生活垃圾產生量有望保持每年超過3%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全市“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基本實現零增長”的目標將提前實現,“十二五”期間至少累計減排生活垃圾300萬噸。 據了解,去年本市黨政機關、學校以及600個社區
2015年,本市八成建筑垃圾將實現再生利用,但首家回收處理廠卻常年“喊餓”—— 在昌平區陽坊鎮史家橋村,坐落著北京市首家建筑垃圾回收處理廠——元泰達環保建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自2003年注冊以來,連年處于虧損狀態,年均虧損額200萬元以上。回收處理廠創建人吳建民坦言,如果工廠繼續維
6月2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明確了環保稅法納稅人、征稅對象,細化規定了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四種計算方法有關具體情形,具體明確了對環保稅法規定的免稅和減稅情形,在環保稅法規定的基礎上對環境保護稅征管事項作了規定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關于就《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已經發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等城市低值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水泥行業利用現有水泥窯協同處理危險廢物、污水處理廠污泥、生活垃圾等,推進火電廠協同資源化處理污水處理廠污泥,推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不少地方面臨拆遷重建、棚戶區住房改造,這對建筑建材需求巨大,而建筑固廢的產生量也與日俱增,其危害性逐漸凸顯。 2015年年底發生的“12·20”深圳滑坡事故,也暴露出建筑垃圾處置方式存在巨大隱患。根據調查,目前,我國現存的大量建筑垃圾多采用的是堆放、填埋和回填等傳統方式,
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局環衛管理處處長徐志平22日告訴記者,上海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建筑垃圾全程管理,目前已全面停止建筑垃圾外運。未來,上海將建立市場調節與政府有序管理相結合的全程處置體系。同時,上海還將“破解難題、補上短板”,致力提升資源化利用率,重構建筑垃圾全程分類體系,重點突破“出路難”。
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建筑垃圾大量產生,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處理,很多建筑垃圾被簡單填埋或露天堆放,不僅影響市容,還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對此,市政協委員林東波呼吁,將建筑垃圾循環再生利用,盡快建設全市統一處置建筑垃圾示范區。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從市環衛局了解到,市政府規劃建設新的垃圾處理生態環
7月27日,新華社消息,備受關注的“太湖垃圾偷倒事件”19名嫌疑人被抓獲。偷倒垃圾被全部清運并實現無害化處理,傾倒場地已開展生態修復。 消息說,為避免類似事件重演,蘇州明確本地外垃圾不得進入蘇州,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設置垃圾消納場所。 與被傾倒地的官方表態相似,7月22日,上海市綠化和
《海口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印發,明確要求對建筑垃圾處置實行特許經營管理,企業或個人如果違規處置將受處罰。《辦法》從今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兩年。 《辦法》明確,海口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公平競爭方式確定建筑垃圾處置單位,與其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并及時向社會公
城市保潔怎么做?生活垃圾怎么理?建筑垃圾怎么治?溫州市政府日前出臺《關于加強城市垃圾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以及針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處置的相關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促進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面貌。 “建筑垃圾亂傾倒、鞋都‘工業垃圾
2015年,北京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31萬噸,垃圾焚燒、生化等資源化處理比例達到70%以上,填埋比例降低至30%以下。 日前,為進一步加快推動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根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
從廣東省物價局了解到,為積極穩妥推進我省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改革,促進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產業化發展,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物價局聯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發布了《關于規范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價格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要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產生生活垃
新建3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4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堆山造景消納建筑垃圾……昨日,經西安市政府常務會原則同意,垃圾處理整體方案“出爐”。 未來,西安將合理規劃布局垃圾消納場所,科學處理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和建筑垃圾,解決垃圾消納難題,推進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市民人居
如今,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筑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既造成巨大浪費,也埋下了污染和安全的隱患。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成為各國共同的話題,很多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他們在資源化道路上使出的辦法也是各有千秋。圖片來源于網絡 美國:立法限制產生量多途徑進行資源化 美國政府有法律規定:“
垃圾能“生”出一條路?朝陽區孫河鄉,棚戶區改造已啟動多時,放眼望去,成片已拆除的房屋正被綠絲網遮蓋。一條新修的柏油路竟然是由這里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而鋪筑成的。 其實,孫河棚改現場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再生材料還會“反哺”到這里的建設中。這是我國第一次在棚改現場使用建筑垃圾
北極星固廢網獲悉,四川省政府發布《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在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鼓勵縣級城市(含縣城,下同)、鄉鎮和農村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文如下: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有關單位: 《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已經
國辦發〔2018〕1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8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廣東省深圳市城市垃圾產生量劇增,生活垃圾處理量已達到1.3萬噸/日,且每年仍以約8%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現有城市垃圾處理設施還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城市垃圾減量效果不夠理想,資源化利用總體水平不高;新建處理設施又面臨選址難、環評難、建設難等問題。
月13日,省住建廳傳來消息,《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加快推進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提出,對堆放量比較大、比較集中的堆放點,經評估達到安全穩定要求后,可開展生態修復,改造成公園、濕地等。 《實施方案》明確,我省各市要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嚴格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實行建筑垃圾產生、
明年,朝陽、海淀、昌平、大興區將各建成一座建筑垃圾處理站等處置設施,全市建筑垃圾年處置能力達到400萬噸。 目前,北京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3500萬噸,其中城六區產生1000萬噸,包括居民裝修垃圾200萬噸。 近日,《關于全面推進建筑垃圾綜合管理循環利用工作的意見》公
12月28日,在青島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廠區內,從建筑工地運來的大塊建筑垃圾,被碎石機打碎后,再經過篩分、整形等工序,就能生產出粗細不等的“再生骨料”,替代砂子、石子等天然建材。 當前,面對垃圾圍城困局,這種被形容為“‘吃進’建筑垃圾,‘吐出’環保建材”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越來越受
到處是高聳的塔吊和林立的樓宇――說中國像一個建筑大工地一點也不夸張,中國每年的新建建筑面積達到20億平方米,全球40%的水泥和鋼材都用在了中國的建筑工地上。 但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在建設的同時,每年產生著數以億噸計的建筑垃圾,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最
北京市相繼在朝陽區東壩、昌平區沙河、平谷區夏各莊、通州區建成4條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置線,可產生年建筑垃圾處理能力270萬噸,相關區域90%的建筑垃圾通過專業處置實現變廢為寶。圖片來源于網絡 昌平區沙河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已試運行兩個月,累計處理2.5萬噸建筑垃圾,生產成透水方磚、再生回填材料
9月1日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是新學期的開始,而對于環保行業來說,9月1日又有很多新的環保政策標準和重大決定開始施行,北極星環保網根據北極星環保網數據庫整理了一批9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政策和標準,其中涉及大氣治理、水處理及固廢處置等領域。環保行業是政策引導型行業,如果不想落后,就趕緊跟上小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