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關系到科學事業的存在與發展,也關乎我國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部署,規格之高、力度之大、亮點之多前所未有,全面預示著我國科研誠信建設迎來了新時代,有了新機遇。 首次確立了全覆蓋且責權明確的責任體系 《意見》確立了全覆蓋且責權明確的責任體系,體現如下:第一,責任體系的全覆蓋;第二,責任主體責權明確;第三,明確且區分了科技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分別負責自然科學領域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誠信工作的責任,體現了對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差異的尊重;第四,明確了從事科研活動的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第一主體責任,正式把其推到了科研誠信建設的前臺。全覆蓋且責權明確的責任體系既賦予了相關主體的責任又賦予了其權力,使想作為的主體能作......閱讀全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科研誠信是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科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
推動科研誠信管理專業化常態化——專家解讀“加強科研誠信建設”之一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關系到科學事業的存在與發展,也關乎我國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部署,規格之高、力度之大、亮點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誠信建設要貫穿科研全流程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在科技界引發廣泛關注。《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和突出亮點?對科研人員有什么影響?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進行了解讀。結合科技創新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在科技界引發廣泛關注。《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和突出亮點?對科研人員有什么影響?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進行了解讀。 結合科技創新趨勢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頂層設計 科技創新是國家命運所系,是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已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2018年以來,大規模撤稿事件、學術造假等重大學術不端事件頻發,震動了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損害了中國科學家的形象,也產生了惡劣的國際影響。如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來自科技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專家代表聚首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
2018年以來,大規模撤稿事件、學術造假等重大學術不端事件頻發,震動了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損害了中國科學家的形象,也產生了惡劣的國際影響。如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來自科技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專家代表聚首由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目標的重要基礎。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對科研誠信制度體系實化、細化。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表示,《意見》的出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研誠信建設的高
在科技工作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今天,科研誠信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任何一次學術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會被媒體用放大鏡審視,也必然會降低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和信心。 對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指出,科學界必須堅定地維護和促進科研誠信,讓每位科研人員都堅
日前,中科院黨組發布《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就構建責任體系、強化流程管理、教育先行、嚴肅查處科研不端行為等作出具體安排。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科院黨組強調,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中科院科研誠信建設工作要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組發布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就構建責任體系、強化流程管理、教育先行、嚴肅查處科研不端行為等作出具體安排。 中科院黨組強調,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中科院科研誠信建設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
日前,北京市科委、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建立健全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弘揚和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等工作任務,并強調:不允許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等6部委7個部門今天舉行科研誠信教育座談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在會上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強科研誠信建設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科研評價
9月19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2018年科研誠信建設專題培訓班(第二期)在湖南長沙舉辦。中科院機關有關部門、各分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院科研道德委員會科研誠信審查專家庫成員等2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監督與審計局局長楊衛平主持培訓,介紹了黨和國家關于
27日,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首次面向國防科技戰線發布了《科研誠信倡議書》。倡議書指出,誠信是科研工作之本、事業興盛之基、做人做事之要,關乎強軍事業,具有極端重要性。 倡議書提出,廣大科技工作者應堅守“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堅決抵制一切急功近利、浮夸不實之風,堅決不做任何違反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山西省加強領導干部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舉措》,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目標,從建立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承諾制度、聯動監督機制、聯合懲戒機制等5個方面,對加強領導干部科研誠信建設進行制度規范。 山西省的舉措提出:要建立領導干部科研誠信責任清單制
Donald S. Kornfeld和Sandra L. Titus認為,減少研究中的不可重復性的努力必須同時解決欺騙的誘惑。 科學史表明,不可重復性并非當代的產物。大約350年前,化學家 Robert Boyle 就寫過一篇關于“實驗不成功性”的文章,警告讀者不可盡信研究報告。“你可能會碰到
7月21-24日,來自全球59個國家的350多名代表出席了在新加坡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參會者包括科研資助機構的主要決策者、承擔科研任務的教育科研機構的負責人、科研人員、科學出版相關的編輯和審稿人、從事科研誠信相關研究、教育和政策咨詢的人員,以及政府部門和資助機構的科研誠信相關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依托單位科學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科金發計〔2018〕105號 各依托單位: 自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依托單位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形
從《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到《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再到《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近日,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緊鑼密鼓地出臺,科研誠信建設打出政策“組合拳”。科技部等有關部門通過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正進一步推進科研誠信制度化
韓春雨論文調查是中國學術生態發展的重要事件,它對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說同行們最初關注的是韓春雨論文中提及的技術是否有效、實驗是否可重復,那么此后更多的質詢在于韓春雨團隊及其所在單位面對質疑的態度和行為。學術爭論本來是學術界最常見的事情,已有非常成熟的處理方式,但韓春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三次主講這門課。作為神經所研究生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編譯的《科研誠信》一書,將成為眾多高校科研誠信課程的教科書,第一版印刷定數就突破了3萬冊。這本書詳細討論了師生關系、署名與同行評議、合作研究、科學記錄保存等科學道德規范的細節問題,與人體在生物醫學實驗中的應用等科學倫理問題。在我國,科學道德規范缺乏系統全面的培養和教育
陳宜瑜,1944年出生,1964年8月畢業于廈門大學生物系,1988年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員,1991年至1995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所長,1995年至2003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0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