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微納加工領域迎來精妙“冰刻”術
在-130℃附近的真空中,水蒸氣會凝華成一層超級光滑的薄冰。近日,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用這種特殊的“冰”代替傳統電子束曝光中的光刻膠,做出了微納尺度的三維金屬結構。這一新穎、簡便的“冰刻”術有望在三維微納加工中大顯身手。 據了解,當前最常用的微納加工方案為電子束曝光技術,簡稱“光刻”。實際操作中光刻的精度約在60—80納米,但這已滿足不了微納器件的小型化、精細化等日益突出的需求。 6年前,剛回國的仇旻就提出用冰來做光刻膠并運用在三維微納器件加工領域上的設想。如今,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仇旻教授團隊經過6年研發,搭建了一條全新的集制冷組件、注水組件、支撐組件、測溫組件于一身的掃描電鏡。 “我們在電鏡上進行納米冰膜的制備,又可將冰膜移動到金屬沉積臺。這是一個全程‘冷鏈’的移動操作臺。”參與研發的洪宇博士說。 通過這臺儀器,仇旻團隊成功制造出金字塔、蘑菇、橋等三維造型,并保證了作品的精度——分辨率達20納米,定位精......閱讀全文
三維微納加工領域迎來精妙“冰刻”術
在-130℃附近的真空中,水蒸氣會凝華成一層超級光滑的薄冰。近日,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用這種特殊的“冰”代替傳統電子束曝光中的光刻膠,做出了微納尺度的三維金屬結構。這一新穎、簡便的“冰刻”術有望在三維微納加工中大顯身手。 據了解,當前最常用的微納加工方案為電子束曝光技術,簡稱“光刻”。實際操作中光
寧波材料所三維微納結構制造最新進展
納米制造技術是實現納米結構、器件、系統生產的基礎,以微納器件制造需求或關鍵技術為牽引,解決微納米制造的設計、裝備、工藝以及應用等關鍵技術問題,是提升納米制造技術的關鍵。 為了便于實現材料和器件在微納尺寸下的合成或組裝,實現其高度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寧波材料所許高杰研究團隊利用自行研制的三維微
化學所在印刷三維復雜微納結構及功能器件研究中獲進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和生產工藝均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三維微納米結構的組裝研究備受關注。其中,三維結構對立體電路及光電器件的制備至關重要。然而,傳統的組裝方法很難實現自支撐的三維懸空結構,且所適用的材料十分有限。因此,研究簡便普適的三維微納結構制備方法對新型光電器件的發展具有
AFM微納加工技術
?微納加工技術隨著器件小型化和高集成度的快速發展,微電子工業的芯片制造工藝逐漸向10 nm 甚至單納米尺度逼近時,傳統的電子束曝光(electron beam?lithography,EBL)技術和極紫外光刻(extreme ultraviolet?lithography,EUV)技術已難以滿足未來
沈陽自動化所在微納制造和微納生物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信息-生物-納米是微納制造產業和單分子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其中微納米觀測、操控和制造技術是支撐微納米科技走向應用的基礎,是促進信息技術與生命科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使能技術。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組長期以來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推進信息、生物、納米技術的融合與發展,在微納制造和微納生物領域取
微納流控發展及展望
微流控技術,稱它是“顛覆性技術”絲毫不過。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微流控芯片技術的出現極大促進了微型化操作和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盡管微流控技術只經歷了短短30年的發展,其已經從最初單純的毛細管電泳的微型化技術,演變成為一種涵蓋了從基礎生物技術到生物醫學診斷等各個領域的富有活力的工具性方法平臺
微納3D打印技術制造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芯片是一門在微米尺度下研究流體的處理與操控的技術,微流控技術從最初的單一功能的流體控制器件發展到了現在的多功能集成、應用非常廣泛的微流控芯片技術,在分析化學、醫學診斷、細胞篩選、基因分析、藥物輸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相比于傳統方法,微流控技術具有體積小、檢測速度快、試劑用量小、成本低、多
微納結構單模激光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與紅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張龍、董紅星領銜的微結構與光物理研究團隊與南京曉莊學院、中國科學院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國內研究機構合作在微納單模激光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創新提出并制備了一種新型全無機鈣鈦礦RbPbBr3材料,通過理論模擬與實驗解析了鈣鈦礦材料的相
微納機器人助力新藥研發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在微納機器人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的最新成果《微組織3D 生物制造的新方法》,近日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于《微尺度》雜志。 生物醫藥領域不同于傳統制造業,其操作對象從結構化的零部件轉變為非結構化的活體細胞,操作環境也由常態大氣轉變為生理液態環境,這對機器人技術的感
微納加工讓液滴“乖乖聽話”
在前沿研究和精密制造領域,微液滴有著廣泛應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高玉瑞團隊和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曾曉成、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席教授Joseph S. Francisco等團隊合作,在前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光刻技術和后期處理,制備出一類具有同心閉環微壁/微通道的結構表面,實現了對微液滴的精準調控。
微納加工讓液滴“乖乖聽話”
在前沿研究和精密制造領域,微液滴有著廣泛應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高玉瑞團隊和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曾曉成、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席教授Joseph S. Francisco等團隊合作,在前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光刻技術和后期處理,制備出一類具有同心閉環微壁/微通道的結構表面,實現了對微液滴的精準調
關于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
1、超濾(UF):過濾精度在0.001-0.1微米,屬于二十一世紀高新技術之一。是一種利用壓差的膜法分離技術,可濾除水中的鐵銹、泥沙、懸浮物、膠體、細菌、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并能保留對人體有益的一些礦物質元素。是礦泉水、山泉水生產工藝中的核心部件。超濾工藝中水的回收率高達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
青藏高原雪冰微塑料研究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30_4782999.shtml 微塑料在全球范圍內的海洋和陸地環境存在。在北極的積雪和遠離人類活動的自然保護區發現微塑,證實偏遠地區的微塑料可以通過大氣傳輸而來。前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地區受到南亞、中亞等大氣
上海微系統所在瞬態可溶微納光學技術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陶虎課題組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以及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檢驗科的科研人員基于可控溶解生物材料,結合光學技術和綠色微納加工技術,在“瞬態可溶電子技術”的基礎上,于國際上率先提出“瞬態可溶微納光學技術”的概念,并將其完美地應用到
力學所微納尺度顆粒微流動操控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細胞、細菌、外泌體、病毒和生物大分子等與生命相關的微小物體,以及人工合成的微納粒子可廣義地統稱為顆粒,其大小從幾十微米至幾十納米。微納顆粒的分離與富集在生物學研究、醫學診斷、材料合成等領域起著關鍵作用。相比宏觀尺度手段,微流控技術能夠實現微納尺度層面上的精確操控,大幅降低樣品和昂貴試劑的消耗,因
小微球,大突破-蘇州納微榮登央視經濟半小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球體是自然界存在最穩定的形態,將球體縮小到納米、微米級別就稱之為微球。微球雖小,作用卻很大,生物制藥、食品檢測、醫療診斷都離不開它。長期以來,微球的生產技術一直停留在發達國家手里,微球材料如果停止供應,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等產業將面臨停產的風險。7與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
2018微納江湖英雄傳第三季-巾幗不讓須眉之微納魂器
巾幗須眉皆平等,微納世界逞英豪;科研事業兩不誤,讓我如何不傲嬌?!上文書寫到:江湖中一票人馬閉關修煉輕如鴻毛、細若游絲、柔若無骨、硬似鉆石的“金絲軟甲”,各大門派選出11位青年才俊:津門金甲劉、美國潘少帥、少林盛中興、香江變色龍、休斯頓火箭于,外加山東神秘女子,聯手挑戰張氏五弟兄,江湖打擂第一場就上
微納儀器對玻璃原料粒度的控制
玻璃行業對原料的控制水平可以分為三個臺階:一是成份的控制,這包括原料的高品位、成份的穩定及水分的穩定等;二是顆粒度的控制,包括對zui大顆粒的限制、對超細粉的控制以及對各種不同顆粒級別的配比的控制;三是配合料控制,即通過控制混合料的氧化-還原勢,使熔化、澄清和均化達到更科學、合理的狀態。隨著行業技術
世界首顆量子微納衛星成功發射
搭載量子微納衛星的“力箭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量子保密通信基于量子力學基本原理,提供了目前唯一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中國科大牽頭研制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次實現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基于糾纏的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的空間量子科學實驗,并
微納激光粒度分析儀應用篇
1、微納儀器使用的激光安全性如何?我們使用的激光器為小功率氦氖氣體激光器,可用有效功率
44.80%股權|納微科技1.79億完成并購
近日,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以現金方式分兩次合計收購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原名“浙江福立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立儀器”)44.80%股權,收購對價合計為人民幣179,200,104元。具體內容詳見公司于2023年6月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披露的《關于以現金方式收購
福田敏男:微納機器人之父
作為全球首位提倡微納操作機器人的開拓者、領軍者,“培養更好的科學家,踏實從事科研的人”,是福田敏男來到中國,除了科研之外,正在努力的事。 在電影《神奇的旅程》中,有這樣一組鏡頭。科學家被縮小,注射入人體內完成手術。然而在未來,同樣的場景也許不再只存在于科幻電影,隨著微納技術的發展,某一天微納
大尺度全尺寸可燃冰三維綜合試驗開采系統面世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李小森團隊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野外試采風險大、成本高等難點問題,基于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條件,歷時3年自主研制出國際首套有效體積2585升、最大模擬海深3000米的大尺度全尺寸開采井天然氣水合物三維綜合試驗開采系統。 據了解,該系統突破了水合物
紀律挺在前-規矩刻心間
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進駐8省區以來,各督察組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風廉政紀律,真正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基準線”“警戒線”“高壓線”,始終做到把紀律挺在前面,把規矩落在實處,堅持原則,管住小節,抵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勇于擔當的“央字頭”環保督察鐵軍,
度萬物之微,納四海之闊丨濟南微納亮相2023中國顆粒大會
2023年4月22日,第12屆中國顆粒大會在海南魯能希爾頓酒店舉辦,大會圍繞顆粒學相關領域的科研進展、產業發展和人才成長等展開交流,面向廣大顆粒學與粉體行業及其化工、能源、材料、醫藥和環境等相關領域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技術資訊與最新解決方案。????在本屆顆粒大會上,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濟南微納顆
蘇州納微江必旺,納譜劉曉東:創造中國色譜“芯”
“打破國際壟斷”是很多行業的心聲,這其中也包括生化、分析檢測領域。在第九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8)現場,采訪了納微科技和納譜分析兩家專注于色譜填料、層析介質的高新技術企業,聆聽了他們專注“本土創新、趕超國際水平”的歷程。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
微流控構筑微納功能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杜學敏(通訊作者)及其團隊成員趙啟龍(第一作者)、崔歡慶(共同第一作者)和王運龍在材料領域期刊Small上發表微流控構筑微納功能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綜述,全面總結了基于微流控技術構建形態、形貌、結構、組成乃至性能精準可調的微納功能材
微納激光粒度分析儀有哪些優點
1、大量程設計: 測試上限可達1000微米,采用雙激光正交光束技術,測試下限下探至0.01微米。 2、全內置分散系統: 采用全內置分散系統,集機械攪拌,超聲分散,管路循環與一體,整體化控制協調性好,且縮短管路防止大顆粒二次沉淀。 3、智能操作模式: 點擊“自動
微納激光粒度分析儀有哪些優點?
1、大量程設計:? ? 測試上限可達1000微米,采用雙激光正交光束技術,測試下限下探至0.01微米。2、全內置分散系統:? ? 采用全內置分散系統,集機械攪拌,超聲分散,管路循環與一體,整體化控制協調性好,且縮短管路防止大顆粒二次沉淀。3、智能操作模式:? ? 點擊“自動測試”,然后按提示加入樣品
微納干法激光粒度儀性能更優更合理
Winner3003干法激光粒度儀采用空氣作分散介質,適用于任何干粉物料,特別是和水發生化學反應以及在液體中發生形態變化的顆粒,具有極高地準確度和重復性,可用于研究機構和企業的科學研究、新品開發、產品檢測和質量控制。Winner3003干法激光粒度儀適用于水泥、陶瓷、藥品、染料、顏料、填料、化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