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其中規定,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每十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據了解,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阻礙。為此,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負責牽頭起草和提請審議,經過多次召開座談會、專題論證會、部門聯席會議研究法律草案。將草案書面征求了70個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以及有關單位意見,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三審之后最終定稿《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同時,習近平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號主席令。此防治法......閱讀全文
英國路透社前不久有關“中國產香煙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報道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路透社援引某研究團隊成員的話說,中國香煙重金屬含量高是由于種植煙草的土壤遭到污染。 煙草重金屬超標問題暴露出的土壤污染問題值得積極關注。要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污染問題,除了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大土壤污染防治
在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2016年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正式發布。至此,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全面打響。 土壤環境質量是關系老百姓“吃”“住”安全的大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曾指出,“十三五”將協同推進土壤污染預
當前,我國農田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都構成了一定威脅。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加嚴了對土壤相應的法律規定,特別是第三十二條提出要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田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
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關于加強生態環保資金管理 推動建立項目儲備制度的通知》等要求,加強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
2018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局良好、初戰告捷,藍天保衛戰、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七大標志性戰役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下面,我們一起來梳理2018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二零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礦區周邊的農民多因礦廠倒閉失去就業機會,又因土壤污染無法繼續耕種農田,貧困程度加劇。因此,在治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可以將受污染的農田先流轉到政府手中,每年給予農民一定的補貼,使農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在具體的治理過程中讓農民參與進去,給農民相應的勞動力報酬。 重金屬污染治理涉及山水林田
土壤污染防治關乎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相較水污染、空氣污染,防治難度更大。在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之后,半月談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基層治理理念落后、法律和標準缺失,是我國土壤環境質量難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受污染的土壤就像生病的人,為其治病,傳統的中醫思維可資借鑒。 “望聞問切”,
《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于7月1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是繼環保法之后第二個環保行業的強制性政策,該辦法的出臺為防范污染地塊環境風險、保障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加強污染地塊環境監管提供了管理依據。 據悉,正在修訂編制的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標準計劃年底前出臺。 隨著治
2017年,環保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而作為一個政策導向型產業,人們最關注的依然是政策。那么,截至目前為止,都有哪些政策催熱了環保產業呢? 哪些政策催熱了2017年環保市場?一文帶你看 《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 補齊美麗鄉村建設短板 環保部聯合財政部
環保部正在抓緊土壤環境保護立法的起草工作,環保部有關方面今日透露,這部法律由環保部牽頭起草,參加部委有8個之多,同時,《土壤環境保護法》(草案)已經初步形成。 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土壤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立了由環保部牽頭,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工信部、
全國人大環資委和生態環境部12日在京聯合召開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出席會議并講話。 沈躍躍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法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頒布實施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
2017年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進。12月8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2017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4月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在北京正式揭牌。圖片來源:新華網 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今年將進行11大工作,八大環保檢查專項行動!垂直改革等4大環保領域改革,統一執法人員著裝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
以“生態文明與土壤科學”為主題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暨新時期土壤科學高峰論壇于12月10日至12日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朱永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佳寶等專家學者圍繞我國土壤污染與修復治狀等相關學科領域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廣東省土壤學會第一屆科技
生態環境部令 部令 第3號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已于2018年4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干杰 2018年5月3日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2019年這一年中,發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環保大事件?讓我們一起“再回首”。圖片來源于網絡 土壤污染防治法 掀開2019年日歷的第一頁,這一天里,我國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專門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啟動實施,填補了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污染防治的立法空
全國土壤污染修復市場待啟。 “我們的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幾乎還沒有動。”12月8日召開的“2013年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公開表示,基于這一出發點,一旦土壤修復市場打開會非常大,遠遠超過大氣和水的治理
與水變黑、天變灰這樣肉眼可見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著一定的隱蔽性。在日前上海財經大學舉行的中法環境高級研討會上,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王樹義教授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醞釀,不久將出臺。 身為這部法律的首席專家,王樹義表示,我國土壤污染狀況已經影響到耕地質量、食品安全甚至人的身體健康。土
一邊是數年前3座化工廠污染后的地塊,面積有數個足球場大小;一邊是剛入駐不久的學校,時時聞到刺鼻的氣味,兩者只有一路之隔。常外“毒地”風波發生以來,學校為何要建在“有毒地塊”、環評警示為何沒有得到重視等問題引發各界對“毒地”修復的關注。 這次常州“毒地”風波背后,凸顯了全國目前土壤污染遭遇問責無
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五個督察組針對山西、安徽、湖南、陜西等10個省“回頭看”完成進駐工作。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隨著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的逐步建立,加上常態化、滾動式的環保督察行動,我國環境保護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與此同時,強監管也成為了環保產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針對目前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正在不斷推進環境領域立法工作。2013年10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立法規劃,已明確的68件立法項目中,包括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11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 其中,被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環境保護法、
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陳吉寧在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但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在空氣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達標,占21.6%;優良天數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3.2%;細
環保部日前印發《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加強工礦用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污染,現面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制定目的與依據] 為了加強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 964-2018)(以下簡稱《土壤導則》),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負責人就《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思路、關鍵要點及社會關注點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土壤導則》制訂的背景是什么?何時開始實施?
“中國環境修復事業剛剛起步,污染場地修復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還不健全,科技對修復產業及管理的支撐仍顯薄弱,與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環境修復發展戰略論壇上,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2004年,北京地鐵宋家莊站3名從事挖掘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