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治土路線明確任務仍然艱巨
在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2016年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正式發布。至此,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全面打響。 土壤環境質量是關系老百姓“吃”“住”安全的大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曾指出,“十三五”將協同推進土壤污染預防、風險管控、治理修復三大舉措,著力解決土壤污染威脅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兩大突出問題。他還指出,土壤污染防治不是全面的大治理工程,風險管控是第一位的。 歲末年初,回顧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可用12個字概括:思路明晰,進展積極,任務艱巨。 繪就藍圖,“土十條”發布實施 2016年3月,環境保護部按照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深入強化環境要素管理的改革思路,成立了水、氣、土3個業務司。對于剛剛成立的土壤環境管理司,推動出臺“土十條”無疑成為首要任務。 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經過三年多努力、數十次易其稿,順......閱讀全文
深圳出臺土壤污染防治“土四十條”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土十條”發布首提土壤污染防治目標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3個“十條”的編制工作。其中,“大氣十條”、“水十條”分別于2013年、2015年發布實施。 昨日下午,國務院正式向社會公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全文
“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趨勢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
“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趨勢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陳吉寧:“土十條”正在編制-積極推動土壤污染防治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澎博新聞社記者: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是公眾關注度很高的話題,因為這方面的污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是土壤污染也是一個嚴重的問
土十條將定土壤污染治理時間表-詳細計劃或明年出臺
圍繞土壤污染治理的環保風暴正在蓄勢待發。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由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制定的“土十條”(《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經過幾十稿的修改完善,征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意見,已經將修改完善后的文件提交國務院審議,目前已經進入方案編制關鍵時期,原
土十條即將發布-土壤污染防治或開十萬億級市場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日前透露,“土十條”即將推出。這也意味著,繼“氣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后,三大戰役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戰役也即將正式揭幕。 “土十條”即《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由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多部委聯合制定,也被環保部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作為
“土十條”出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
國務院今天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土十條”),明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主要指標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
環保部:今年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在11日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說,今年將全面實施《土十條》,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 陳吉寧強調,今年將堅決治理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開展2015年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情況考核,全面推進石
環保部解讀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
2016年6月7日-8日是環保部對外合作平臺——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一周年年會的日子。智匯平臺(3iPET)以水、氣、土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環境公約履約等領域為重點,建設的國際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環保技術專業服務平臺,推動環保技術“引進來、走出去”和產業化發展。 會上,環保部大氣環境
土十條”怎樣引導行業進階?
隨著土壤污染治理行業的發展,相關企業已從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近千家,從業人員從約2000人增加到近1萬人。業界普遍對“土十條”期待已久,認為其出臺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促進行業發展。 那么,“土十條”將帶來哪些市場利好?怎樣推動行業發展?還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措施?
“大氣十條”實施效果評估-“土十條”為何難產?
3月11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答記者問,回應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 陳吉寧透露,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持續實施“大氣十條”和“水十條”明確的各項任務,并出臺實施“土十條”。 陳吉寧強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次性污染物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比
“土十條”應及早配套相應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周奕豐如是說: “在土壤污染防治中引入社會和民間資本,可充分獲得市場資金的支持,解決土壤污染治理投入大而產出緩慢的后顧之憂。” “如果不能給農民提供經濟的補償,那么休耕制度就難以真正推行。” “經過這么多年的呼吁,看到‘土十條’終于出來了,我非常高興。”談起剛剛新出臺的《土壤污
環保部:實施好“水十條”-抓緊編制“土十條”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吉寧3月16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中心組集中(擴大)學習會,傳達學習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精神。 據中國環境報3月17日報道,陳吉寧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全力貫徹落實好新《環境保護法》,抓緊出臺配套文
環境承載力告急-水十條、土十條出臺在即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土十條”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從鎘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連出現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國務院日前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份備受矚目的“土十條”,能否讓我們腳下的土地更潔凈?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新華社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一問:“土十條”能否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土十條”來襲,博暉創新積極應對
土十條出臺后,國家將全面強化監管執法。重點監測土壤中鎘、汞、砷、鉛、鉻等重金屬和多環芳烴、石油烴等有機污染物。博暉公司將繼續研發高質量的元素分析儀器,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博暉原子熒光光度計RGF系列,專業檢測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博暉公司依據土壤中總汞的測定(GB/T 22105.1—2
順應群眾期待-推動土壤污染防治
本報訊 國務院近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各地引發強烈反響。 明確方向 樹立工作信心 采訪中,環保系統干部職工和各界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表示,制定實施《土十條》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的一項
“土十條”土壤樣品前處理標準解讀(一)
土壤,作為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賴以生存的根基,為人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隨著人類的活動,污染越來越嚴重。土壤重金屬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土壤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過背景值,過量沉積而引起的含量過高,統稱為土壤重金屬污染
“土十條”土壤樣品前處理標準解讀(二)
對于土壤中金屬元素的分析通常使用下表列舉的相關分析方法:涉及到土壤中金屬元素分析的相關分析方法土壤樣品前處理方法:目前常見的土壤消解方法有兩種:微波消解法和敞口電熱板消解法,由于敞口電熱板方法使用酸的種類多,一般都要使用硝酸,氫氟酸,高氯酸,且使用量大,消解時間長,且使用到高氯酸,危險系數大,耗時耗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要求各省份今年年底前簽軍令狀 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將終身追責 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國務院昨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其中明確:禁止在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周邊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焦
治土-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16.1%的點位超標;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較重;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壤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
土壤修復悄然生變-監測市場獲多重利好
目前,環境保護部正在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建設,截至2015年12月,已在全國設置了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國控點位31367個,其中包括一般點位22816個,風險點位8551個,已覆蓋90%縣(市、區)。2016年擬再增加7000個風險點位。 土壤修復悄然生變 監測市場獲多重利好 土壤污染治理行業
農田土壤污染究竟怎么治
“值得好好截圖。”5月31日,備受關注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正式出爐,對“土十條”的頒布,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而對于從事農田污染治理和修復十多年的安徽志陽農業高科公司總經理呂治春來說,“土十條”頒布帶來的效應更是立竿見
【圖解】一圖讀懂土地污染與土壤修復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日前國務院已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 據悉,“土十條”由環保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農業部等部委共同參與制定,幾經修改完善后的文件已經在4月份提交國務院審議并獲原則同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曾表示, “土十條”將分別針對未污染土地、正在污
吉林省新政精細化落實“土十條”
近日,吉林省出臺了《吉林省清潔土壤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意見稿),公眾可通過吉林省環保廳網站、電郵等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今年5月,俗稱“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在“土十條”出臺之前,福建省就于今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辦法》。“土
萬眾矚目“土十條”即將打響環保第三戰
據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透露,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有望2015年年內或2016年初出臺。 土壤污染現狀不容樂觀 據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我國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部分地區土壤污
媒體:“土十條”已上報待批-土壤修復市場容量6萬億
“土十條”有望在下半年出臺,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國家也日益重視,在政策刺激下,土壤修復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我國存量土壤修復市場近萬億,未來一旦進入高速發展期,必將成為企業的掘金機遇。土壤修復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 行業迎來重大掘金機遇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問題和大氣污染、水污染一樣
土十條:強調控風險拒絕燒錢-不搞全面大修復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甫一發布,立即引發輿論熱議。 工人們將污染土壤在密閉車間內進行破碎、篩分等預處理工作。 關注焦點 此前一年多的時間內,各大媒體圍繞“土十條”有過很多猜想或“揭秘”,不少業內人士更是憑各種“內部信息”和經驗,預測“土十條”將拉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