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一種威脅,掠奪性期刊也會被大多數學者視為令科學界頭疼的事情。但在印度,一些高校曾建議將此類出版物列入該國被認可期刊的“白名單”。如今,政府正在打擊這種被科學家視為由政府不當獎勵促成的做法。 “我們將終止掠奪性期刊帶來的威脅。”負責高等教育的部長Prakash Javadekar在7月告訴議會。高校不得不在8月底之前修正關于期刊白名單的推薦,以避開掠奪性期刊。此類期刊積極征求手稿并且向作者收取高額費用,但并不會提供諸如編輯、同行評審等其所推銷的服務。 掠奪性期刊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研究資助被浪費在不會兌現其承諾的欺騙性出版商身上。據一項7月發表于多種媒體的大規模國際期刊調查估測,5家主要掠奪性出版商發表的論文數量自2013年起增長了3倍,增至17.5萬篇左右。 很多主辦了被懷疑是掠奪性期刊的出版商都以印度為根據地。同時,多項研究發現,此類期刊很大一部分文章來自該國學者。 很多印度學者將這一情形歸咎于該國評估......閱讀全文
一個巨大的數據庫正在印度悄無聲息地建立,有望讓免費的論文挖掘成為可能——但是,這合法么? Carl Malamud正在發起一場運動,他要解放被付費墻封鎖住的信息,而且已經取得了初步勝利。此前幾十年,他致力于公開那些受版權保護的法律文件,無論是建筑規范還是庭審記錄。他認為這些文檔代表了公有領域的
科學成果不是商品,賣得越快利潤越高;也不是流行音樂,要每周每月搞排行榜;更不是賀歲電影,全靠一兩周的票房。面對科學界論文評價的期刊崇拜與影響因子崇拜的認識誤區,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鼎盛在日前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期間直言批評。他是在對國產物理論文和期刊進行詳細研究基礎上作上述表示的。 量與質的不均衡:
1921 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C. V. Raman)從英國搭船回國,在途中他思考著為什么海洋會是藍色的問題,而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促成他于 1928 年 2 月發現了新的散射效應,就是現在所知的拉曼效應,在物理和化學方面都很重要。 1888 年 11 月,拉曼(他的全名是 Chand
1921 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C.V. Raman)從英國搭船回國,在途中他思考著為什么海洋會是藍色的問題,而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促成他于 1928 年 2 月發現了新的散射效應,就是現在所知的拉曼效應,在物理和化學方面都很重要。拉曼照片來源:Emilio Segré VisualArchives
拉曼(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 1888(戊子年)-1970)。印度物理學家,又譯喇曼。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21 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C. V. Raman)從英國搭船回國,在途中他思考著為什
印度兩萬多名少女參與了宮頸癌疫苗試驗。圖片來源:PIYAL ADHIKARY/EPA/CORBIS 那些希望在印度進行臨床試驗的研究人員,又將面臨一場風暴。 近日,印度議會的一個小組嚴厲批評了美國一家非營利機構及其印度合作伙伴。該小組聲稱它們在一種預防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引
又過了一年,又有1433篇論文(數量還在增加)撤回。《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已存在10年頭了。就像往常一樣,它報道了一個新的記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還有一些離奇的事件。當然,它也報道了一些值得效仿的行為。以下是本年度最熱門的撤回報道,排名不分先后: 1.當研究人員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以下簡稱BIOB)主編許建和教授收到Springer出版社轉來的Web of Science期刊評審結果通報郵件:BIOB已經通過了專家評審,該期刊在2019年5月之后發表的論文將被全部收錄進入
瘋狂的牛仔 Hoss Cartwright 曾是《國際農業創新及研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的編輯,不過他這次找了個好借口沒有參加去年的第五屆世界病毒學大會:因為他根本不存在啊。 此
通過廉價手術傳播至歐美 抗生素耐藥性領域的醫學專家將這種變種基因命名為NDM-1,它最早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后來有不少英美等國的游客前往這些南亞國家接受價格低廉的整形手術,使得這種基因得以傳播。有報道稱,這種變種基因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而且在
印度醫學委員會(ICMR)終止了一項復活腦死亡事故受害者的有爭議實驗。圖片來源:vm/iStockphoto 近日,ICMR醫學統計國家研究所撤銷了這個名為“重生”的項目的臨床實驗登記。 今年5月,印度北阿坎德邦Anupam 醫院骨科醫生Himanshu Bansal宣布計劃給約20位腦死亡患者
伊朗改善了它的技術創造和對新近創新的傳播 在9月7日發表在《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上的一份排名中,印度的技術能力排名從91個國家的第18位猛跌至81位。 覆蓋了2002-2009年的這份“技術成就指數”說,另外三個新興國家——巴西、中國和南非
“超級病菌”會不會是新的甲流?英國雜志《柳葉刀――傳染病》數日前將簡稱為NDM-1的這種細菌引入公眾視野,并聲稱其起源于印度。 今年8月11日出版的英國 《柳葉刀――傳染病》期刊中,一些西方醫學家把這種感染了超級病菌的病叫做“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簡稱為N
今天福布斯網站發布文章稱,IBM和微軟正在尋求通過人工智能驅動的認知計算系統來顛覆醫療保健行業。 認知計算是指能夠用一種計算機化的模型來模擬人類的思考過程。得益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認知計算已經變得價格實惠,能夠為大大小小的企業所使用。豐富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再加上分析技術的進化,正在加速認知
湯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近日推出近十年論文發表方面的國家和地區排名,統計時間段為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31日。在此基礎上,匯總了論文總引用次數排名前20國家和地區在此期間的最高被引單篇論文。每篇論文的所有作者均在本國進行科研。其中,中國的最高被引論文為香港科學家所著,涉及
博安農和現代舞團BLM在一起 經過17封電子郵件的往來和不厭其煩地修改,一篇來自非洲的學術論文,終于被《神戶醫學科學期刊》接受了。 但出人意料,論文作者并沒有接過這一屬于日本著名大學神戶大學的學術期刊遞來的橄欖枝。他牛氣哄哄地回信說:“很抱歉,我們在修改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因此
11,西班牙(近十年論文總引用數2942425) 論文:DnaSP, DNA polymorphism analyses by the coalescent and other methods 被引次數:1815 領域:計算機科學 發表期刊:《生物信息學》(BIOIN
從印度的鳥市上的常見家禽身上分離出能夠抵抗多種抗生素的病原體。這項研究提供了幽門螺旋桿菌在印度流行和分離的第一手資料。該研究于11月4日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 在研究中,研究者對來自印度海得拉巴市場的11只肉雞和
十大論文撤回事件圖片來自Pixabay, Openclipart。 《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排行榜包括一些非常狡猾的角色。這個排行版的頭號位置仍然(也許總是)屬于Yoshitaka Fujii,共有183篇文章被撤回。 如今, 需要至少有20篇文章撤回才能剛好進入這個排行
美國期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ISSN:1520-4081)創刊于1998年,由著名出版社Wiley出版,主要發表環境科學、毒理學以及水資源方面的文章,目前在各領域分別排名97/265 (Environmental Sciences)、39/92 (Toxicolog
濫用抗生素助推“超級細菌”出現 一種對大部分抗生素均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突然現身。多國專家就此指出,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雖然難以治療,但比較容易防控。而這次事件的教訓是,應該堅決制止濫用抗生素。 法國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專家帕特里斯·諾曼德在接受法國《觀點》雜志網站采訪時說,“
濫用抗生素助推“超級細菌”出現 一種對大部分抗生素均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突然現身。多國專家就此指出,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雖然難以治療,但比較容易防控。而這次事件的教訓是,應該堅決制止濫用抗生素。 法國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專家帕特里斯·諾曼德在接受法國《觀點》雜志網站采訪時說,“超級細菌”主
大家在中學的時候學過,牛頓利用棱鏡發現了光的色散,證明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合成的。為了讓同學們加深印象,老師也會用三棱鏡做實驗。實驗器材通常是這樣的—— 許多老師會介紹,白光經過三棱鏡發生色散變成七色光,畫成圖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wikipedia 老師會繼續介紹,七色光若原路返回,就
茶多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抗氧化能力已得到了很好的證實。綠茶中就存在著以兒茶素為代表、具有抗氧化性能的茶多酚。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綠茶可以通過抑制脂質合成的關鍵酶,減少腸道脂肪的吸收,調節血管張力,通過防止血管炎癥,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抑制血栓。 糖尿病及其前期、腹部肥胖、膽固醇高和血壓高這幾種病癥
印度衛生部12日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一些西方媒體將一種新出現的尚不明病因的病癥與印度聯系在一起,并稱印度目前完全沒有受到任何此類病癥的威脅,在印度進行醫療旅行的所有外國游客是非常安全的。 印度衛生部12日在一份聲明中說,西方一些媒體僅根據不完整的病例報告就把這種不明原因的病癥與印度
蘭科石豆蘭屬(Bulbophyllum)是一個大屬,全球有超過2200種以上,中國大約分布有150種,熱帶非洲、亞洲及南美是石豆蘭屬的分布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標本館高級工程師李劍武在2017年底去西藏墨脫考察過程中,在波密縣、墨脫縣的雅魯藏布江流域發現一種植株較小的石豆蘭屬植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離2019年只有不到幾個小時了。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分析測試領域發生了諸多事情,正可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這一年里,中美貿易戰幾經反轉,不斷擴大的名單和下滑的經濟對全球分析儀器行業造成了重大打擊;而第二屆進博會的舉辦則為進口廠商帶來一針強心劑,不僅參展商場數量超過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實驗室張海江教授團隊,采用先進的雙差地震層析成像方法,使用高質量的中國大陸數字化地震臺網(1294個臺站)記錄的區域地震走時數據,獲得了中國大陸巖石圈深達150公里的高分辨率三維地震縱波速度和橫波速度結構模型。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
[提要] 有關報道已引起印度衛生部門強烈不滿,稱把這種細菌與印度首都新德里聯系起來是不公平的。記者了解到,近日鋪天蓋地的報道基本是源自英國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網絡版上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院蒂莫西?沃什等人發表的一篇論文。 廣東專家稱不會像SARS、甲流一樣猛烈,但會增加治療難度,其根源
近日,據英國《自然》雜志12月12日發表的評估,中國在2019年首次成為“化學第一大國”,美國被擠到了第二位。 具體而言,中國的“自然指數”為6183.75,同比增長了17.9%,超過日本、韓國和印度這三個亞洲鄰國相加之和。 自然指數于2014年11月首次發布,它通過追蹤82份期刊,展示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