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注意“315”
圖片來源于網絡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人體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為給飲食、運動及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和指導,糖尿病患者應養成用“315”檢測法測血糖的好習慣。 簡單說,使用口服藥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周監測兩次至三次血糖(空腹或餐后血糖),在醫院復診前一天內連續監測5點血糖譜(空腹及三餐后兩小時血糖和睡前血糖)。因此,“315”監測法中的“3”是指每周監測3次血糖,包括空腹和兩次餐后血糖;“1”是代表每月復診1次;“5”是代表一天測5次血糖,即空腹一次、三餐后兩小時血糖、睡前10點血糖。這種監測法基本能體現糖尿病患者一個月的血糖全貌。此外,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者則須每天監測血糖5次至7次,包括三餐前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和睡前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閱讀全文
新型血糖監測系統監測血糖安全、準確
根據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的植入式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應用于糖尿病似乎安全又準確。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的Jort Kropff醫學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71名年齡18歲及以上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研究了可植入式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在180天多國-多中心試驗中參與者在家里
血糖監測最佳時段
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 并不是所有時段的血糖監測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記住5個監測時段。 第一個時段:測空腹血糖,可以看出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 第二個時段:測餐前血糖,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藥物的用量。 第三個時段:測
血糖監測注意“315”
圖片來源于網絡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人體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為給飲食、運動及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和指導,糖尿病患者應養成用“315”檢測法測血糖的好習慣。 簡單說,使用口服藥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周監測兩次至三次血
自我血糖監測的概述
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其可使死亡風險降低51%,并發癥風險(如心臟病、中風、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對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當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標時,能降低并發癥危險,并更合理地調整治療方案。
血糖監測儀簡介
測量血糖的儀器稱為血糖檢測儀。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血糖儀主要分為電化學法和光反射技術兩大類。 愛奧樂G-423血糖儀電化學法采用檢測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電流信號的原理來反應血糖值,酶與葡萄糖反應產生的電子通過電流記數設施,讀取電子的數量,再轉化成葡萄糖濃度讀數。 光反射法是檢測反應過程中試條的顏
連續血糖監測CGM初探
導讀1、中國糖尿病人數發病人數世界第一,糖尿病帶來巨大社會經濟負擔;2、連續血糖監測是最新的糖尿病管理方式,獲多項臨床指南推薦;3、CGM行業技術壁壘高(傳感器、校準算法、酶固定技術),監管準入難度大,龍頭優勢明顯;4、慢病管理逆人性,人工胰腺是糖尿病管理的終極辦法,而CGM是人工胰腺的基礎,未來發
血糖的監測有哪些方法
血糖的監測方法一般分為靜脈抽血化驗血糖和用指尖血測定血糖兩種。手指尖的血是毛細血管的血。靜脈抽血需要去醫院化驗,化驗過程繁瑣,等待時間長,每次化驗需要抽的血也較多,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大;指尖血測一般可以用袖珍式快速毛細血管血糖儀來監測。血糖儀方便、快捷,需要血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少,又好操作,患者不
隱形眼鏡可以監測血糖
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一款安裝在隱形眼鏡上的透明傳感器,可以幫助I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平,從而控制胰島素的注射量。這種傳感器使用一種納米結構晶體管,具體來說是一種非晶態氧化鎵場效應晶體管(IGZO FET),它可以從眼淚等生理緩沖液體中監測到血糖的細微變化。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傳感器
動態血糖監測研究進展
?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常用的末梢血糖監測只提供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對于想了解血糖狀態的人而言猶如盲人摸象,并不能反應糖尿病患者的真實全面的血糖狀況,也很難發現無癥狀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如果能對患者進行無痛而又不間斷的持續血糖檢測,就能夠提示患者的血糖“全貌”,這對
自我血糖監測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早晨檢測血糖需保持空腹。 檢查時要求:采血方法需正確,取血方法需無誤,讀取數值并準確記錄。 1. 對于新診斷的、使用胰島素泵或強化治療的病人,強調每天需監測4~7次。 2. 血糖控制未達標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大于10.0%,有糖尿病
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
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并不是所有時段的血糖監測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記住5個監測時段。第一個時段:測空腹血糖,可以看出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第二個時段:測餐前血糖,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藥物的用量。第三個時段
無創血糖監測技術取得突破
7月11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聶澤東研究員團隊,在基于生理信息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團隊提出了基于心電(ECG)及光電容積脈搏波(PPG)多模態融合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有望應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風險人群評估等。 隨著人們生活
無創血糖監測技術取得突破
? 7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聶澤東研究員團隊,在基于生理信息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團隊提出了基于心電(ECG)及光電容積脈搏波(PPG)多模態融合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有望應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風險人群評估等。
自我血糖監測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濃度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濃度超過130毫克%稱為高血糖。如果血糖濃度超進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排出,這就是糖尿。血糖濃度低于70毫克%稱為低血糖。 用血糖儀分析血液樣本上,血糖值將顯示在血糖儀的顯示屏上。血糖監測結果異常高>240毫克
自我血糖監測的檢查過程
1. 空腹血糖:指前一晚20:00以后不再吃東西,次日清晨未進食的血糖水平,可反映人體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功能。 2. 餐前血糖:中餐和晚餐前測定,主要用于治療中病情監測。 3. 餐后2小時血糖:從吃飯第一口開始計時,經過整2小時的血糖水平,反映進餐對血糖的影響,利于發現早期糖尿病。 4. 睡
血糖監測的最佳時段生化檢驗
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第一個時段:測空腹血糖,可以看出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第二個時段:測餐前血糖,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藥物的用量。第三個時段:測餐后兩小時(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起)血糖,許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其胰島素分泌
無創血糖監測技術取得突破
7月11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創中心聶澤東研究員團隊,在基于生理信息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團隊提出了基于心電(ECG)及光電容積脈搏波(PPG)多模態融合的無創血糖監測技術,有望應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風險人群評估等。 隨著人們生活
FDA批準首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
2016年12月2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擴大批準了Dexcom的G5移動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的使用,允許其在2歲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替換指尖針刺血糖測試糖尿病治療決定。這是第一個FDA批準的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可用于進行糖尿病治療決策,而無需用傳統的手指針刺測試進行確認。該系統以前被批
什么是動態血糖監測儀
普通的血糖儀是一種快速診斷類儀器,能在數秒~1分鐘內檢測出你當時的血糖值。一般為指尖采血。 常見的牌子有:長沙三諾 北京怡成 杭州艾科 天津九安等 國外的有 強生、雅培、羅氏、拜耳等。動態血糖檢測儀,是一種隨時攜帶,時刻檢測血糖值的儀器。這種儀器一般在你的上臂扎個小口,將探針刺入血管內,通過儀器顯示
血糖自我監測的方法及適應人群
血糖自我監測的方法血糖測試的方法主要有試紙法和血糖監測儀兩種。目前國內市場有多種血糖儀和試紙出售,測試原理基本相同,病人如何選擇,可向醫生或糖尿病專科護士請教。試紙比色法:這種方法不需血糖監測儀,價格相對便宜,但缺點是仍為半定量測試方法。在試紙的一端附有一軟薄膜,一般以較為醒目的顏色標出,薄膜上有化
拜耳新型血糖儀監測更精準
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宣布,新一代血糖儀拜安進在中國上市。拜安進血糖儀為患者及醫護人員提供新一代精準檢測結果,有助患者實現并促進其開展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同時,作為糖尿病有效管理計劃的一部分,能夠幫助患者及醫護人員作出及時和適當的治療方案調整,進而實現患者糖尿病病情的自我管理。 2010年中國慢
-谷歌開發智能隱形眼鏡:可監測血糖
北京時間1月17日上午消息,谷歌在官方博客上宣布,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智能隱形眼鏡”,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監控血糖水平。文章介紹了他們的這一項目的最新進展,并表示將尋找合作伙伴。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你們可能已經聽說,糖尿病正成為一種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困擾著全球1/19的人。但你們可能并
ICU重視監測患者血糖是否具有臨床價值?
??? 2012年9月7日《新英格蘭雜志》發表題為“ICU患者監測血糖指導臨床實踐與結果”的文章,重點討論ICU患者嚴格控制血糖的意義。??? 臨床上ICU診療實踐中并非首次關注血糖水平,早在十年前,比利時一項單中心研究顯示,在危重患者中,嚴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院內患者死亡率降低近30%,盡管
血糖監測不可忽視-大型調研在滬啟動
日前,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與雅培公司宣布共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開展大型人群調研,深入剖析中國血糖監測的難點與深層癥結,并進一步推動中國糖尿病管理的規范化進程。 當前,中國有超過9600萬糖尿病患者,這一數字仍在不斷擴大。據悉,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整體疾病管理水平仍存
監測血糖患者要注意的8個細節
????? 1.不要因為化驗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藥。這樣得出的檢測結果既不能準確反映病情,又會造成血糖波動及加重病情。 ????? 2.不要為得到理想結果而在檢查前一天過分節食。此時所測的血糖結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卻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實情況。為保證檢查結果的真實可信,檢查前一天進餐和用藥應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自我血糖監測介紹
自我血糖監測介紹: 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可使死亡風險降低51%,并發癥風險(如心臟病、中風、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對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當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標時,能降低并發癥危險,并更合理地調整治療方案。自我血糖監測正常值: 血糖值在60毫克/分升到240毫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自我血糖監測介紹
自我血糖監測介紹: 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可使死亡風險降低51%,并發癥風險(如心臟病、中風、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對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當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標時,能降低并發癥危險,并更合理地調整治療方案。自我血糖監測正常值: 血糖值在60毫克/分升到240毫
自我血糖監測的不良反應與風險
1、皮下出血:由于按壓時間不足5分鐘或是抽血技術不過關等原因可導致皮下出血。 2、不適感:穿刺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壓痛、肉眼可見的皮下瘀斑等。 3、暈血或暈針:在抽血時,由于情緒過度緊張、恐懼、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等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暈針或暈血。 4、感染的風險:如果使用
自我血糖監測的不適宜人群
1、服用過避孕藥、甲狀腺激素、甾體激素等藥物的患者,因為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藥物服藥史的患者檢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減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種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等,除非該檢查必不可少,盡量少抽血。
自我血糖監測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早晨檢測血糖需保持空腹。 檢查時要求:采血方法需正確,取血方法需無誤,讀取數值并準確記錄。 1. 對于新診斷的、使用胰島素泵或強化治療的病人,強調每天需監測4~7次。 2. 血糖控制未達標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大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