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一款安裝在隱形眼鏡上的透明傳感器,可以幫助I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平,從而控制胰島素的注射量。這種傳感器使用一種納米結構晶體管,具體來說是一種非晶態氧化鎵場效應晶體管(IGZO FET),它可以從眼淚等生理緩沖液體中監測到血糖的細微變化。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傳感器可以實時傳遞血糖信息到一種可穿戴泵,再由可穿戴泵傳送調節血糖所需的激素,即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于I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種傳感器和可穿戴泵發揮著人工胰腺的作用。如果不嚴格控制血糖的話,I型糖尿病就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比如視網膜病變、失明、神經性疾病、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工程教授、研究論文發表在《納米級》上的通訊作者Greg Herman表示,“我們讓完全透明的傳感器發揮作用,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充分進行通信方面的開發,我們想要讓整個隱形眼鏡作為電子儀器檢測和通信的載體。”這種場效應晶體管的密集六角形納米結構網絡是通過......閱讀全文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您的家庭中有糖尿病患者嗎?根據IDF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約為1.16億人,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同時,我國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糖尿病藥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
Google申請了一份有關隱形眼鏡的專利,并于上月獲批。該隱形眼鏡配備動力裝置,擁有血糖監測功能。這一專利對于在媒體界享有盛譽但仍開發出許多實際消費產品的GoogleX實驗室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不論Google是否真的要開發世界上第一款面向大眾的電子隱形眼鏡,其他重要參與者都對眼部識別
蘋果新一代手機iPhone 6s和智能手表的亮相,讓全球眾多蘋果手機的追隨者又有了一次徹夜排隊的理由。賦予蘋果手機越來越強大功能的,不僅是越來越強大的芯片,更重要的是手機上越來越多、越來越精良的傳感器。 數年前,當喬布斯拿著蘋果手機“晃一晃”就可以讓它有所反應的時候,手機的智能化時代真正開始了
據統計,2015 年全球20-79 歲的人中有約4.15 億人患糖尿病(患病率8.8%),另外有3.18 億人糖耐量受損(前期患病率6.7%)。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國,2015 年病患人數高達1.096 億人,130 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同時據IDF 預測,如果不加干預,2040 年
近些年來,身邊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了。據預測,到2032年,全世界約有6億人患有糖尿病。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及時掌握一天中血糖的變化很重要。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血糖儀都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測血糖,并且每次測血糖相隔的時間比較大,嚴重依賴患者的自制力。因此「每天測血糖」成為糖尿病患者最為痛苦的一
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一款安裝在隱形眼鏡上的透明傳感器,可以幫助I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平,從而控制胰島素的注射量。 這種傳感器使用一種納米結構晶體管,具體來說是一種非晶態氧化鎵場效應晶體管(IGZO FET),它可以從眼淚等生理緩沖液體中監測到血糖的細微變化。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
近日,谷歌旗下生物醫療科技公司Verily被醫療行業媒體STAT曝出多款產品都難以商業化落地,之前的宣傳大都華而不實。STAT的報道相當引人矚目,因為爆料的信源很多是谷歌公司內部的人或者前任員工。 三個吹爆的牛皮 “ 納米顆粒、隱形眼鏡、Baseline Study的醫療健康項目 201
多數人戴隱形眼鏡是為了美觀,你能想象,有一天為了健康而戴上隱形眼鏡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正在致力于這樣一項實驗,利用超薄晶體管技術,研發可以測量血糖、預測健康問題的隱形眼鏡。 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 Gregory Herman 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了一款透明的生物傳感器,將該傳感器附
Jun Hu博士是美國阿克倫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他在通過隱形眼鏡和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連續監測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水平的非侵入性技術使用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用戶只需整天戴著隱形眼鏡。如果在某一時候,他們的身體處在不正常的血糖代謝水平以及體內的血糖濃度升高,那么隱形眼鏡將檢測到這個問題并改變鏡片的顏色
谷歌前腳剛變身Alphabet,其旗下子公司Life Sciences就宣布將與血糖監測公司DexCom合作,研發適合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監測設備。 Life Sciences原為谷歌實驗室GoogleX的一個項目,重組之后Life Sciences成為Alphabet的一個子公司。谷歌Life
歲末年初,各行各業進入盤點季節。英國金融時報十二月推出特刊,總結了醫療行業的科技創新,移動醫療是其重點之一。本文摘譯其中精華,以饟讀者。溫馨提示:特刊針對英美市場,其衛生保健系統和國內迥異,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從關注疾病到關注健康 日新月異的高科技將持續關注患者在醫院外的狀態 Spire是
谷歌新專利:隱形眼鏡內置微型攝像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6日早間消息,谷歌已經申請了一項內置微型攝像頭的隱形眼鏡專利,可以通過眨眼控制各種功能,而且能夠借助數據處理技術幫助盲人“看到”東西。 這款隱形眼鏡配備智能鏡片,可以利用內置的傳感器探測光線、色彩、物體和人臉。用戶可以通過
Medgadget是美國一家醫療科技信息網站,專注于醫療技術、產品和創新的報道已有十年。回顧過去一年的報道,Medgadget評出了2014年最令人興奮、最具創新性、對患者最有益的新趨勢和新產品。 柔性微電子 柔性微電子(Flexible Microelectronics)能夠適應不規則的人
谷歌、蘋果和三星在探索如何在可穿戴設備中整合醫療功能,患者可能很快就能通過智能手表等設備向醫生提供自己的生理指標信息。醫療可穿戴設備將打開一個數字化通道,醫生能更方便地監測慢性病人的各項生理指標,同時患者也可以避開
在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內容的移動醫療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產業鏈各方須適應產業環境和自身競爭力的變化,在生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會優先誕生較多的投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Verily公司,前身為谷歌生命科學公司(Google Life Sciences),今年來一直在研制一個設備,該設備的設計目的是利用一種微型針和磁鐵的系統來無痛收集血液。 由Verily的首席技術官布萊恩-奧蒂斯(Brian Otis)管理的硅谷團隊,已經開發出
對數百萬糖尿病患者來說,通過扎手指進行日常血糖水平的監測,這種日子是否能夠終結呢? 糖尿病影響著全世界超過4.22億人。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測試多次血糖,通常是用一根長針刺破他們的手指。這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不舒服和痛苦的,這可能導致檢測頻率降低,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控制。 歐洲有幾家公司正在尋找
在過去十幾年中,智能手機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銀行業到購物,再到娛樂,不一而足。在充滿創意的數字化技術、云計算以及機器習得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漸醫用化的智能手機正準備改變醫療行業的各個領域,其結果則是,作為病人的用戶將首次登上這一舞臺的中央。 在智能手機的革命化影響下
檢測血糖功能或助可穿戴技術打開大眾市場 數十年來,醫學技術公司一直在研究能夠讓糖尿病人很方便地檢測血糖的方法,但是一直沒能成功。現在,全球最大的移動技術公司也開始采取行動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三星電子和谷歌(微博)都在尋找能夠將象智能手表或智能腕帶那樣的可穿戴技術推向主流大眾市場
春節假期已結束,然而,“不出正月都是年”是近來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即使人在崗位,卻是心伴佳節,這是明顯的 “節后綜合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中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能否順利實現,新年起步尤為重要。當我們努力克服“節后綜合征”并為新的一年定下工作計劃的時候,很多大佬早已開啟新一輪的擴張布局,開始買買買的
日前,新一代蘋果手機——iPhone6與消費者見面了,蘋果公司的健康醫療戰略也隨之浮出水面。不僅是蘋果,其他的科技巨頭如谷歌、英特爾及三星也通過研發可穿戴設備或個人健康應用,將觸角伸向健康平臺,意在向消費者推出“應用+設備”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在以新一輪醫改為核心的政策推動下,智慧醫療健康及移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這種智能隱形眼鏡能為使用者提供“夜視”能力 透過夜視鏡在阿富汗南部地區的赫爾曼德省看到的海軍陸戰隊。這種新系統能為你提供相同能力,但是不用夜視鏡,而是隱形眼鏡 該科研組正在研究把石墨烯夾在兩層鏡片之間的方法,它與這種用于糖尿病的血糖監測透鏡很像 當前使用的夜視系統體積龐大 北京時間4月
DNA編輯技術 全身透明的實驗室老鼠 可調節視力的屏幕(示意圖) 唾液燃料電池 預測哪個科學發現能改變未來世界,說實話,是個愚蠢的游戲。誰知道未來會怎樣?然而,每年都有那么一大串新發現,比如最快最便宜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的到來,讓我們激動得不能自持。 跟以往一
編者按:5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準備了十年內約200億美元的“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ommodity Solutions Contract”的采購計劃,采購信息技術、云服務等領域的服務,以提升其在信息服務方面的能力。本文就這一政策行動,結合近期一些信息
電子皮膚 科學家已經發明出一種超薄電子皮膚,把它貼在身體上能夠測量出人體的含氧量。這一發明還能用于其他生理體征的監測,讓智能手環成為過去。 日本研究人員稱,這項電子皮膚的發明能夠便于醫生在外科手術時監測人體器官中的含氧量。 科研人員正在通過研發具有超強延展性的材料來仿制人體皮膚,制造出超薄
巨頭間的競爭,已經遠遠不止于手機、智能硬件、互聯網產品了。Google 正在嘗試更為前瞻的高科技領域:生物技術。Google 日前宣布,正在收購一家名為 Lift Labs 的生物技術公司。 Lift Labs 是一個小團隊,目前主要的產品是一款電子勺子 Liftware,這款勺子能夠幫助帕金
從谷歌眼鏡、蘋果手表的橫空出世到2014開年的CES展覽,可穿戴設備在科技圈的大紅大紫已經毋庸置疑。現今,這類伴隨移動智能潮流的未來主義終端開始逐步注入醫療概念,試圖充分滿足用戶對健康管理的剛性需求,可穿戴設備的顛覆性革命有望在此正式啟動。 沒有誰希望在新事物面前錯失主動權,可穿戴健康醫療
該設備會每天對特瑞里尼的血壓進行多次檢測,然后將監測數據發送至智能手機的相關應用中,應用則會將接收到的讀取數據發派給醫生。特瑞里尼表示。這款由個人健康管理初創企業iHealth生產的設備,已經為他節省了好幾次看醫生的錢。 其實,便攜式血壓測量儀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存在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