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曾杰課題組與湖南大學教授黃宏文合作,研制了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及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成果以One-Nanometer-Thick PtNiRh Trimetallic Nanowires with Enhanced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is in Acid Media: Integrating Multiple Advantages into One Catalyst 為題,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雜志上(J. Am. Chem. Soc. 2018, 140, 16159-16167),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李衎和博士李星星。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閱讀全文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是將甲醇氧化反應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一種發電裝置,其工作原理非常簡單,主要由陰極、陽極、質子交換膜及雙極板等組成。工作時,甲醇在陽極上被催化氧化為CO2和H2O,同時產生6個電子和6個質子,其中質子經質子交換膜由陽極到達陰極,在催化劑作用下使陰極室的氧還原,生成H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課題組與美國Akron大學教授彭振猛合作,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的研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在鈀納米晶上外延生長超薄鉑鎳合金原子層的方法,成功構筑了Pd@PtNi核殼納米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很高的鉑原子利用率,在催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反應中表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清潔高效能源電池之一,其中,質子交換膜是影響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能量效率、功率密度等的核心部件。近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趙天壽課題組發現新型二維碳納米材料石墨炔是較為理想的質子交換膜材料,具備高選擇性和高導電性,能有效阻隔甲醇燃料的滲透。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
活性是目前商用催化劑的5倍,循環充放電6000次仍保持性能穩定——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曾杰教授課題組與美國阿克倫大學教授彭振猛合作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制,日前取得令人矚目的重要進展。這一成果,為新一代高效、高穩定性燃料電池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在化石能源資源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課題組與湖南大學黃宏文教授合作,研制出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雜志上。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曾杰課題組與美國阿克倫大學教授彭振猛合作,通過在鈀納米晶上生長超薄鉑鎳合金原子層的方法,成功研制出鈀—鉑鎳核殼納米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很高的鉑原子利用率,在催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反應中表現良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近年來,
以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彭洪亮為第一作者的題為《High Performance Fe-andN-Doped Carbon Catalystwith Graphene Structuref or Oxygen Reduction》(具有石墨烯結構的鐵、氮同時摻雜高性能碳基燃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曾杰課題組與湖南大學教授黃宏文合作,研制出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日前,該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但它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燃料電池系統與工程研究組研究員邵志剛團隊設計制備了開管式PtCo合金納米管陣列,并將其應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DOI:10.1016/j.nanoen.2017.02.038)上。 質子交換膜燃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曾杰課題組與美國Akron大學教授彭振猛、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教授司銳合作,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基于集團效應(ensemble effect)設計出一種銠原子摻雜的鉑超細納米線
直徑僅有1.3納米,利用率卻高達48.6%。記者7月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獲悉,該校科研人員研制一種鉑超細納米線催化劑。據科研人員黃宏文介紹,該催化劑在電池中的應用,可使電池有很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和低污染排放的特點。 中國科大曾杰教授課題組與美國阿克倫大學彭振猛教授、中科院上海應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邵志剛研究員燃料電池系統與工程研究團隊設計制備了開管式PtCo合金納米管陣列,并應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納米能源Nano Energy上。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啟動速度快、轉換效率高、環境友好等優點,是新能源技術的研究熱點。膜電
螢石型結構的二氧化鈰隨環境氧分壓和溫度的變化會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優異的儲氧和釋放氧特性,廣泛地應用于燃料電池、處理汽車尾氣的三效催化劑、光催化、傳感器、氧滲透膜和生物醫藥等領域,長期以來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研究發現納米結構的氧化鈰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例如,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博士胡覺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研究員Radosav R. Adzic合作,在高性能氧還原催化劑的研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通過對催化劑的微納結構進行設計,采用定向合成及靶向修飾的方法成功構筑了Ti-Au@Pt核-殼
將氫氣直接高效轉化為可廣泛應用的電能,同時產生對人類生存環境友好的水分子,是未來先進可持續能源體系發展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重要能量轉換裝置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研究和開發受到了越來越高度的重視。然而,該類燃料電池中用于將空氣中氧分子高效還原
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與金磚國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國際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其中金磚國家146項、埃及82項、日本35項,智利25項通過初審,具體如下。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廣東省土壤學會承辦的中國科協第22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穗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議題包括產電微生物及其電子傳遞機制、微生物燃料電池反應器設計與放大、微生物燃料電池材料、微生物燃料電池模型模擬、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環境應用。
氫能源是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理想能源,電解水制氫是實現工業化廉價制備氫氣的重要手段。電解水過程包含析氫和析氧兩個半反應,其中由于析氧反應過程在動力學上的困難性成為了電解水制氫的瓶頸。目前商用的析氧催化劑主要為IrO2和RuO2等貴金屬,其高昂的價格和稀有的儲量制約了這一過程的發展,尋找價格低
(化學與材料)科學擬資助項目編號擬資助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申請者職稱合作單位擬資助金額(萬元)重點項目2191001二維碳基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的高效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制備與催化機理探究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802191002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鐵基納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設計與性能調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