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關鍵指標論證”項目通過驗收
12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森林遙感團隊研究員倪文儉承擔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關鍵指標(角度)論證”項目通過驗收。 此次驗收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組織。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等單位的專家聽取了項目承擔團隊的論證報告,并進行了質詢討論。驗收組一致認為,論證方案設計科學有效,論證結果分析合理可信,給出的建議為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角度設置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意通過驗收。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我國第一顆主要服務于林業行業的衛星,2017年國家批復立項,計劃2020年發射。該衛星搭載了國際先進的激光雷達載荷和高分辨率多角度多光譜載荷,將通過激光雷達主動探測與多角度多光譜被動探測方式的協同,實現對森林高度、森林蓄積量和生物量的反演。 對高分辨率多角度多光譜相機載荷而言,在給定空間分辨率和波段配置之后,關鍵參數是角度配置。該星的設計需......閱讀全文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關鍵指標論證”項目通過驗收
12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森林遙感團隊研究員倪文儉承擔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關鍵指標(角度)論證”項目通過驗收。 此次驗收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衛星林業應用中心組織。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等單位的專家聽取了項目承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多角度偏振成像儀交付驗收
2020年12月28日,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多角度偏振成像儀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遙感總體部完成交付驗收,該成像儀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我國第一顆主要服務于林業行業的衛星,于2017年獲國家批復立項。該衛星能夠快速獲取森林高度信息,
我國成功發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
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主要用于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陸地生態和資源調查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并為環保、測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數據成功接收
中新社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8月5日發布消息說,該院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最新發射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數據。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云站于北京時間8月4日21時46分和8月5日上午10時48分,成功跟蹤、接收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兩種模
我國成功發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
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主要用于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陸地生態和資源調查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并為環保、測繪、氣象、農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成功發射看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題: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成功發射看點透視新華社記者胡喆、宋晨 8月4日,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我國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能夠實現對森林植被生物量、氣溶膠分布、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實現生態碳匯倍增目標的“壓艙石”
“雙碳”戰略已成為新時代標志性的國家戰略目標。它不單單是中國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系統性變革,更是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從全球范圍看,“雙碳”行動是中國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而作出的鄭重承諾。當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可持續
氮富集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過程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環境生態學研究組碩士研究生覃張芬和陸嘯飛在曠遠文研究員指導下,在氮富集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過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植物與土壤》和《應用生態學雜志》。 氮富集促發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學性質改變深刻影響著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相關過程。森林生態系統中植物
氮富集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過程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環境生態學研究組碩士研究生覃張芬和陸嘯飛在曠遠文研究員指導下,在氮富集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土壤碳過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植物與土壤》和《應用生態學雜志》。 氮富集促發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學性質改變深刻影響著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相關過程。森林生態系統中植
典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對光的響應研究獲進展
光是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驅動因子。由于氣候變化引起的降水格局的改變、以及人類活動引起的大氣氣溶膠的變化使云量格局、區域的太陽輻射條件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而使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對光的響應研究成為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環境控制機制研究方面關注的熱點問題。 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