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科技人物: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近年來,一大批超級工程和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得到國家科技獎勵。近日,多位“改革先鋒”中的科技人物結合參與受國家科技獎勵的項目經歷,表示科技創新沒有終點,要承擔起自主創新的重任,不斷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速度”也成為40年發展最顯著的標簽。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40年間,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從5.17萬公里增長到13.1萬公里。軌道交通裝備從“綠皮車”到復興號,不斷刷新著中國速度。其中,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還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中國鐵路和軌道交通裝備的發展,是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近日,在京舉行的科技領域“改革先鋒”代表座談會上,“復興號”高速列車研制的主持者孫永才表示,為了實現350公里時速列車運營,他們曾聯合國內外數十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打造引領創新的強大引擎。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未來中車會繼續練好內功,主動承擔起自主創新的責......閱讀全文
“改革先鋒”科技人物: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近年來,一大批超級工程和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得到國家科技獎勵。近日,多位“改革先鋒”中的科技人物結合參與受國家科技獎勵的項目經歷,表示科技創新沒有終點,要承擔起自主創新的重任,不斷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速度”也成為40年發展最顯著的標簽。 火
今日,向100位“改革先鋒”致敬
許振超 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出生,山東榮成人,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兼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職,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
“改革先鋒”引發科技界熱烈反響:時代開拓者民族進步魂
40年改革開放,100名“改革先鋒”。在12月18日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令人矚目的是,在這份名單上,科技工作者有超過20位之多,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重量級”的存在。 多位科技工作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這表
創新服務: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
從1985年開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實際上經歷了兩個階段,包含或體現了“促進(技術成果)交易”和“鼓勵(科學家)創業”這兩種改革方針。目前,“第三階段”正處在探索、混雜且方向不明的狀態:一方面前兩個階段的科技體制改革方針的偏誤并未得到有效揭示與糾正,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或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
王志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
圖為座談會會場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王志剛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規律的深刻把握,對于凝聚社會共識,堅定信心,深化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
湖南省深化省級科技創新計劃管理改革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深入推進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管理改革,3月15日,湖南省科技廳出臺了《深化省級科技創新計劃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 堅持五個基本原則。堅持問題導向,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著力破解計劃定位不夠
創新2014:“全面深化改革”引領科技新跨越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這個振聾發聵的論斷,是中國在30多年改革開放發展歷程中得出的基本經驗。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成為全民族奮進的行動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一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動員大會。大會深刻分析我國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做出全面部署,這對于加快國
無錫職院:以科研機制改革推進科技創新
錢王歡博士主持的《碳纖維增強金屬的柔性受壓電鑄制造技術研究》和高雅博士主持的《可擴展交換網絡的負載均衡技術研究》,同獲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曹小兵博士作為第二完成人參與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今年的科研成果獲獎和科研項目立
北京市科委:探索創新機制改革科技創新組織方式
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在中關村集體學習調研后,北京市科委次日即召開會議傳達和學習有關精神。與會同志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能等待、觀望、懈怠”,是對科技部門的明確要求,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做好工作。 在學習并深入研討首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問題中,北京市科委認為
緊抓科技改革和產業變革-打造科技創新“升級版”
擬態計算機 世界首臺96環超清高速PET-CT系統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發展機遇稍縱即逝。在轉型時期,推動科技創新需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和作用,把構建協同高效、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放在重要位置。”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深入分析了當前必須高度重視的幾個問題提出,要在改革的全局
高校科技評價機制改革-提升創新能力堅持開放評價
近日,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技能點亮夢想,科技鑄就成功”科技創新作品展示活動在該校舉行,由該校大學生原創的50余件科技創新作品亮相。圖為中德學院的大學生在科技作品展上展示飛行器。 近日,教育部頒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高校長期以來形成的以統一、量化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全國政協5日下午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建言。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 座談會充分肯定了我國這些年來科技創新的成就和科研人員的重大貢獻。全國政協委員程津培、馬大龍、王光謙、齊讓、樸英、壽子琪、田中群、王晶、張德興、黃強、李朋
丁仲禮:科技創新需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養方式上還需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革。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優秀科技人才都經歷
?國家科技評估中心承擔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評估任務
根據《關于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中辦發〔2015〕48號)對試驗地區進行年度監督檢查和評估的工作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近日組織評估機構,對2016年度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開展階段性總結評估。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作為受委托的三家評估機構之一,承擔了四川、西安、沈陽三個省市
科技成果轉化改革試點-為創新增加動力
7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選擇部分中央級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國家戰略,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無不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息息相關。針對科技與經
丁仲禮:科技創新需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養方式上還需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革。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優秀科技人才都經歷了系統的
四川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
四川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將科技創新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入了根本動力。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省科技廳將按照四川省委“十個抓緊抓實”的要求,進一步拓展改革領域,深化舉措落實,以科研院所改革和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為重點,從
傅聲雷委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亟待體制機制改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89.shtm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近年來,中央對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這些改革措施雖然對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
北京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引擎動能強勁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新引擎,改革則是點燃新引擎的點火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對北京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市科技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
湖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15年以來,湖北省科技廳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主線,堅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優化全省創新創業環境,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培育、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區建設等工作,有力推動了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成效較為明顯。 1.扎實
山西科技管理創新改革:補齊短板打通瓶頸拆掉籬笆
“憑借此舉,將有望形成世界最先進的500MW級關鍵裝備、工藝包和工程示范,實現燃煤電廠和低熱值煤電廠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成套技術的突破,山西燃煤發電超低排放和煤電裝備產業將領航世界先進水平。” 這是“基于流態重構的超臨界300—350MW低熱值煤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項目實施將引發的
武津生:以改革創新推進“十三五”科技質檢建設
一、黨中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實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
江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活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實施若干規定》(國發〔2016〕16號)和《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等政策措施,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活力和潛能,江西省以強化激勵為導向,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出臺了《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若干規定》,在完善
金域檢測:科技創新助力廣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為新興的高技術服務業,第三方醫學檢驗是一種新興業態,在我國只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高技術服務企業,全國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測公司金域檢驗以科技創新全面助推供給側改革,成為正在蓬勃發展的醫學檢測行業的“獨角獸”。1月7日上午“經濟活力看廣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網絡采風團來到廣州金域醫學檢驗
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廣東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決定
7月7日下午,廣東省委政研室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召開新聞座談會,學習和貫徹《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記者在會上獲悉,《決定》是6月21日正式頒發的,該《決定》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全國第一個頒布實施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
用改革點燃創新引擎
近年來,創新已經真正從頂層理念化為全民行動,深深融入我國經濟脈動。而點燃我國創新引擎的,正是有力又靈巧的改革。 有力,體現在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改革目標的堅定。“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圍繞創新驅動的改革舉措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比如,針對科技計劃管理長期存在的“九龍
用改革點燃創新引擎
近年來,創新已經真正從頂層理念化為全民行動,深深融入我國經濟脈動。而點燃我國創新引擎的,正是有力又靈巧的改革。 有力,體現在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改革目標的堅定。“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圍繞創新驅動的改革舉措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比如,針對科技計劃管理長期存在的“九龍
支樹平: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標準改革發展
10月14日,2014年世界標準日中國宣傳周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出席活動并為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的代表頒獎。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總裝備部電子信息基礎部副部長潘銀喜、科技部秘書長李平、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分別致辭并為獲獎代表頒獎,ISO候任主席張曉剛宣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