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城市垃圾體量持續增加,垃圾處理要求日益增長,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垃圾圍城”的緊張局面。面對體量持續增加的城市垃圾,填埋和焚燒,哪種處理方式更合適? 兩大現象:北京“垃圾圍城”VS江浙“搶”垃圾 北京市進行垃圾處理的方式較為單一,約有九成的垃圾通過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加之前期垃圾分類不到位因此收運回來的垃圾只能先堆積再填埋,2012年由此占用的土地面積可達到五百畝左右。 與北京情況不同的是,江蘇、浙江等華東地區以及廣東的華南地區正面臨著“搶”垃圾的局面。當地企業爭相進行垃圾處理,通過競標的方式力爭獲取特許經營權,競標成功的企業運用焚燒的方式對垃圾進行處理。由于垃圾焚燒可以獲得政府補貼、發電、蒸汽等至少三大收入來源,因此,利潤增長點已經使得垃圾成為爭相求取的資源。 兩類模式:填埋還是焚燒?資源、成本和市場需求是決定因素 填埋和焚燒是垃圾處理的兩大主流模式,目前國內運用規模最大的模式還是填埋,預計未來新......閱讀全文
記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處理技術研究項目 無論鳥巢看上去有多么絢爛輝煌,她依然是產出垃圾的大戶。城市垃圾處理是“綠色奧運”繞不開的話題之一。 在奧運會運行的16天里,北京市環衛集團在鳥巢附近出動了電瓶車、垃圾壓縮車和各類垃圾清運車輛上萬車次,用掉各式垃圾袋超過15萬個,衛
餐廚垃圾俗稱泔水、潲水,即殘羹剩飯,是城市固體垃圾中有機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已經成為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垃圾結構中,餐廚垃圾的占比為30%~50%,清華大學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及資源化研究所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市每年產生6 00
當我國不少城市正在被垃圾處理問題所困擾,特別是面臨垃圾填埋場不夠用和新建焚燒設施選點難等問題時,在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以追求垃圾“零焚燒”和“零填埋”為目標的“零垃圾”運動正在蓬勃興起。記者就此采訪了世界銀行高級環境專家謝劍和浙江嘉興學院教授杜歡政。 “零垃圾”適用于
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建”抗議后,垃圾焚燒漸漸淡出了北京人的視野。 5年后,一個個“卷土重來”的焚燒項目讓人們猛然意識到,其實它們早已“不得不建”。 《中國新聞周刊》對北京的垃圾焚燒項目進行了調查,通過采訪政府官員、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專家、環保組織和民眾,試圖呈現這個龐大的困局里,每一方
當前,我國一些二、三線城市,甚至一線城市天津,陸續出現了垃圾焚燒處理廠“吃不飽”、垃圾填埋場又“吃不消”的現象。在一些地區,城市規劃者和投資者往往親睞焚燒處理垃圾,但事與愿違。一邊是垃圾填埋場“供不應求”,一邊是垃圾焚燒處理廠“供過于求”,資源錯配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違背價格機制導致資源錯
我們無法回避垃圾的出現,它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而垃圾越來越多以至圍城,嚴重威脅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處理垃圾?“一埋了之”注定難以為繼。垃圾處理水平已成為體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垃圾”處理急需跟上形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中國有關部門于2007
目前,對于城市郊區農村(城鄉接合部)的管理較為困難。政府在做全面的統籌規劃時,應將城鄉接合部地區也納入城鎮化規劃范疇,提供包括垃圾處理、供暖等基本公共服務 一臺新風機和分布于客廳臥室的4臺空氣凈化器,是這個家庭為了應對空氣污染的必備“家當”。 “臥室的凈化器每晚必開,但混合著塑膠味和焦煤味的
四座垃圾發電廠位置示意圖 青白江垃圾發電廠點火,龍泉發電廠將開工 昨日,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局獲悉,成都第三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祥福環保發電廠已經點火試運行,正式并網發電。該廠位于青白江區,歷經兩年半建成,為成都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目前成都正加快轉型為焚燒發電的生
近處黑壓壓的是二廠填埋場,遠處的小山是正在封存的一廠填埋場。 在濟陽縣孫耿鎮境內,有兩個垃圾場——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以下簡稱“一廠”)和濟南市第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以下簡稱“二廠”),它們為建設美麗泉城貢獻了卓越的力量。但因時代不同,二者的命運截然不一,一廠因為再也吃不下垃圾
編者按 全國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破解垃圾圍城,城市面臨重重困難。3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垃圾焚燒阻力在哪?垃圾填埋為何難以為繼?怎么把放錯地方的資源放對地方?本報今起推出系列調查。 4年前,南京江北垃圾焚燒廠埋下奠基
廣州大力推動垃圾分類,同時加緊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目前廣州在建5座資源熱力電廠,新一輪建設也在啟動中,若全部完成,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萬噸/日,最快于2022年實現垃圾“零填埋”,甚至可以把填埋的陳腐垃圾挖出來再焚燒。 昨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于紹文率部分市人大代表前往花都區對廣州農
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推土機在垃圾山上繁忙地作業。記者莫偉濃 攝 昨日進行二次環評公示 設計年限35年 周邊兩村一校將搬遷 昨日,興豐二期填埋場進行二次環評公示,首次詳細披露周邊環境敏感點名單,周邊兩村一校將搬遷,而興豐二期填埋場擬在2014年年底前建成,設計年限35年,初期用
目前,國內許多大城市傾向于選擇垃圾焚燒作為垃圾終端處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燒廠也即將密集上馬。有專家測算,如果要達到《“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全國還應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燒廠。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伴隨著環保理念、權益意識的增強,一些
河南信陽垃圾處理設施嚴重滯后,相關部門制作假臺賬企圖蒙混過關;河北大沙河定州段河堤堆滿生活垃圾、工業廢渣、邊角料、醫療廢物等多種固體廢物,形成一個長約3公里的“垃圾帶”,河長制形同虛設,附近村民叫苦不迭;云南昭通至今尚未建成規范化垃圾處理設施,這在全國地級市極為少見,建筑垃圾隨意堆放路邊,有的已
“垃圾圍城”是當前中國不可回避的問題,焚燒由于其顯著的垃圾減量化效果,被各地政府所青睞。但由于民眾抵制和選址困難,各地新規劃的垃圾焚燒廠遲遲難以動工。垃圾焚燒該如何解決二噁英排放問題,其環保達標的關鍵在哪?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參觀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場、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和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氣
作為特大城市的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200萬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這些生活垃圾,這些卡車連成一串,能夠繞三環路一圈。令人擔憂的是,生活垃圾的數量仍在不斷增長。 生活垃圾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在國際上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生化處理和垃圾
垃圾圍城,困擾著中國眾多城市,尤其是以填埋為主地區,許多地區日益面臨無地可埋的尷尬境地,清遠也不例外。 垃圾焚燒,由于各種原因在中國備受關注,甚至是一個敏感詞。然而,隨著垃圾焚燒技術提高和逐漸成熟,國家已經將焚燒作為垃圾處理主要模式進行推廣,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將此法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引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2016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生物質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在人口密集、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推進垃圾焚燒和熱電聯產工程建設。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提高垃圾
從人口和面積上來看,德國著實不能被稱為一個大國,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垃圾制造”大國。在歐洲,德國人口僅次于俄羅斯位列第二,每年每個德國人制造約617公斤生活垃圾,遠遠高于歐盟人均水平(481公斤)。這么多的垃圾,依靠傳統的焚燒或者填埋手段進行處理,顯然不適合德國這樣一個人口稠密、國土較小的的高
非法垃圾場有灰色產業鏈 專家建議在城市規劃時就應將垃圾問題納入規劃 長年拍攝“垃圾圍城”的攝影師用黃色標簽將自己拍攝過的非法垃圾填埋場標注出來:在北京中心城區外,密密麻麻的標簽已形成了一個黃色的“七環”……近日,一個名為“垃圾圍城,北京--一個攝影師眼中的映像”的網帖引發大量網民“圍觀”。北京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人們在城市生產生活、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為城市留下了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一方面,以填埋為主的處理方式所引起的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等問題不容忽視,政府承擔的處置成本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資源短缺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實現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既是“兩型
“垃圾圍城”使許多城市不堪重負垃圾填埋場侵占了越來越多的土地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的資料顯示,200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為1.83萬噸,總量達到669萬噸,并將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然而,北京市的垃圾填埋場將在4年后全部填滿。和北京一樣,全國許多城市
“垃圾圍城”是當前中國不可回避的問題,焚燒由于其顯著的垃圾減量化效果,被各地政府所青睞。但由于民眾抵制和選址困難,各地新規劃的垃圾焚燒廠遲遲難以動工。垃圾焚燒該如何解決二噁英排放問題,其環保達標的關鍵在哪?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參觀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場、江橋生活垃圾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常識,什么是垃圾? 所謂垃圾,并不是僅僅是大家平常理解的,生活垃圾就是垃圾,它只是其中一種,垃圾是統稱,人們生活生產活動中產生的、丟棄的廢棄物,統稱垃圾。包括危險廢棄物、普通廢棄物。危險廢棄物國家有強制規定,這里暫不講,我們只講普通廢棄物。 普通廢棄物垃圾主要包括:城市生
生活垃圾焚燒減量處理今年將邁出實質性步伐。記者昨天從市市政市容委獲悉,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魯家山垃圾焚燒廠年內試運行。同時,南宮焚燒廠和高安屯二期焚燒項目也將加快推進。 燒垃圾發電減少燒煤 市市政市容委主任陳永透露,市政部門正在加快推進魯家山垃圾焚燒廠外部
垃圾分類處理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北京、廣州、上海近3年的混合垃圾焚燒填埋處理量都得到了控制,甚至逐年有所減少。垃圾處理方式也在多樣化,尤其是廚余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在大幅加速。但是,垃圾分類工作的效果仍不如預期。主要表現在分類排放實效不大、分類收運體系不完善和后續處理設施不能勝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中新網能源頻道王珊珊攝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東盟博覽會表示,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壓力不小,但政府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也很大。趙鵬高表示, “十二五”期間將重點關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國家將投資60億元予以支持,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需要分清輕重緩急、先易后難,要建立家庭有害垃圾單獨收集體系,建立包裝垃圾收費體系;要做好垃圾的分類,主要是要讓垃圾回收產業鏈符合經濟規律。 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對我國城市的垃圾處理系統提出艱巨考驗。以填埋為主的傳統處理方式是否還能滿足發展需要?垃圾焚燒因鄰避效應導致周遭居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垃圾處理問題引起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熱議。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要推進垃圾資源化,將垃圾循環利用培育成新型朝陽產業。 垃圾正在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有關資料表明:全球每年約產生城市生活垃圾12億噸。中國每年產生的垃圾近10億噸,且增長迅速。統計表明,全國垃圾
總控室通過先進的設備監控所有環節的運行,干凈的操作室內,技術人員通過操作手柄就能將垃圾投到焚燒爐中。 30多攝氏度的車間內,戴著防風眼鏡、防毒面罩的分揀工人站在傳送帶前把垃圾中摻雜的石塊、磚頭挑揀出來,剩下的垃圾傳送到存放池內。與此同時,一個巨大的抓斗從垃圾池內緩慢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