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5日凌晨,李曉明教授團隊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odulate depressive-like behavior的研究論文,發現了一條參與抑郁癥發病的新神經環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療抑郁癥的新機制,為認識抑郁癥的神經環路提供了嶄新的認識,并發現了潛在的治療靶點。 抑郁癥是一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2月1日,杰出的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教授是因抑郁癥意外去世,引發了社會對抑郁癥的廣泛的關注與討論),目前我們對抑郁癥的病理機制仍然知之甚少。臨床上對于抑郁癥的診斷主要通過患者自述,并且,臨床針對抑郁癥的治療藥物主要是通過提高腦內化學遞質的水平來......閱讀全文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浙江大學—多倫多大學遺傳學與基因組醫學聯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參與抑郁癥發病的新神經環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療抑郁癥的新機制。 抑郁癥是一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目前我們對抑郁癥的病理機制仍然知之甚少。臨床上對于抑郁癥的診斷
浙江大學醫學院李曉明教授團隊在突觸和神經環路的發育和分子調控領域,尤其在精神分裂癥、癲癇等疾病的發病機制方面取得不少重要研究成果。近期這一團隊接連在Neuron和Nature Medicine上發文,分別發現兩條腹側被蓋區到中縫背核存在的平行抑制性通路,以及一條參與抑郁癥發病的新神經環路。 在
水飛薊素是菊科藥用植物水飛薊種子的種皮中提取所得的一種黃酮化合物。水飛薊用來治療肝膽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水飛薊素作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防止化學毒素、食物毒素和藥物等對肝臟造成的損傷,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被稱為“天然的保肝藥”;作為強抗氧化劑,能夠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延緩衰老。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