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醫大NatureMedicine最新發文:AI可以成為好的兒科醫生
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valuation and accurate diagnoses of pediatric diseas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文章,報道了人工智能系統對常見和危險兒童疾病診斷的評估情況,指出AI診斷系統和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一樣準確。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11日的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由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張康教授,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夏慧敏教授領導完成。 “AI+醫療”潛力巨大,近年來的一些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以往的AI醫療主要集中在一種疾病或相關病癥上。如去年2月,這一研究組在Cell上發表的文章,基于深度學習開發出一個能診斷眼病和肺炎兩大類疾病的人工智能系統。 而最新的AI診斷系統能處理來自電子健康記錄的大量數據,并發現以前未發現的疾病關聯。研究表明這一系統可以分析來自廣......閱讀全文
廣醫大Nature-Medicine最新發文:AI可以成為好的兒科醫生
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valuation and accurate diagnoses of pediatric diseas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文章,報道了人工智能系統對常見和危險兒童疾病診斷的評
AI教育風潮席卷中國高校-學生用AI學AI
“What does this machine do(這臺機器是干什么的)?”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孟加拉國留學生Zahidul Alam拍下身前吊弦疲勞試驗儀器的照片。收到他的語音提問后,手機中的24小時在線“AI學伴”瞬間給出如論文般詳細的英文回答。 這是西南交大首門人工智能通識課的第一課
用AI識別AI:西湖大學研究可檢測AI生成文本
虛假新聞、惡意產品評論、剽竊……ChatGPT、 GPT-4等AI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帶來便利,但其誤用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西湖大學工學院張岳教授的“文本智能實驗室”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提出一種高準確率、高速、低成本、通用的新文本檢測方法——Fast-DetectGPT,無需訓練即可識別各種AI大語言模型生
71位中外科學家聯手打造史上最強“AI兒科醫生”
我國研究人員再創佳績! Nature子刊Medicine發布了一篇重磅文章——《使用人工智能評估和準確診斷兒科疾病》,在業界引發了不小的反響。 這是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醫學雜志發表有關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基于文本型電子病歷(EMR)做臨床智能診斷的研究成果!團隊成員來自廣州市婦女兒童
“AI+”時代-|-AI“解碼”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包含了很多有關身體健康的信息,其中的關鍵部分就包含在血液中。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通過創建一個萬能的血液測試,采集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反應信息,繪制“免疫圖譜”,從而解碼免疫系統中的信息,及時在疾病惡化前篩查確診。那么,什么樣的平臺能提供足夠的計算力,不斷通過機器學習和精準模型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近年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AI),并和人類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諸如“如何應對AI可能對社會產生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7.shtm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如大語言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 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
AI“參謀”來了!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成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落成典禮。該平臺于2020年12月開始籌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制藥企業快速進行藥物靶點發現和篩選、藥物作用機制探索、特異性抗體優化等工作,成為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的
為什么越使用AI,越活得像個AI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重塑生產力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然而,它所具有的“技術雙面性”很可能引發“流利但不真實”“道德偏見”“技術依賴”等問題,這將影響高等教育場景。2023年初,全球多所高校陸續出臺政策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AI,但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意識到生成式AI勢不可擋,單
亞馬遜云推出AI代理功能,讓AI成為助理
Amazon Bedrock的Agents(代理)功能將使公司能夠構建可以自動執行特定任務的AI應用程序,例如預訂餐廳,而不僅僅是得到去哪里吃飯的建議。 “很多人都如此聚焦于這些模型和模型的大小,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們構建應用,這也是今天發布代理(Agents)功能的一個重要原因。”
“氏無界·AI無疆”醫療AI成果轉化行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109.shtm
“AI成龍”遇冷,AI數字人在影視業不靈?
影視業成為“粗制濫造”的標簽?近日,影視巨星成龍主演、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AI)數字人技術的電影《傳說》登陸大熒幕,卻遭遇了票房與口碑的雙失利。截至7月20日,豆瓣評分5.3,上映10天累計票房不到8000萬元。顯然,“AI成龍”遭到了冷遇。“AI成龍”本是《傳說》這部電影的賣點。據介紹,為了劇情需
AI-耗電超出預期,未來-AI-進展或依賴能源突破
據 technews 報道,由于 AI 消耗電力將遠遠超出人們預期,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認為,未來 AI 發展需要尋求能源突破。Sam Altman在彭博社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期間舉行的座談活動中談道,對氣候友善的能源,特別是核融合
用AI生成數據訓練AI或導致模型崩潰
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24日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了一個人工智能(AI)嚴重問題: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嚴重“污染”它們的輸出,這被稱為“模型崩潰”。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9次迭代以后,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演示中一個建筑文本最終變成了野
用AI生成數據訓練AI或導致模型崩潰
《自然》24日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了一個人工智能(AI)嚴重問題: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嚴重“污染”它們的輸出,這被稱為“模型崩潰”。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9次迭代以后,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演示中一個建筑文本最終變成了野兔的名字),這凸顯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
AI也分級?清華教授推動全球首個AI《分級定義》
AI對話系統發展歷程 高凱 攝 28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副主任黃民烈發起,聯合了十余家科研機構、二十多位知名學者共同制定的全球首個《AI對話系統分級定義》(以下簡稱《分級定義》)正式發布,《分級定義》將推動AI對話系統在虛擬個人助理、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車載語音)、情
AI答題勝過真人
近日一項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研究發現94%的使用ChatGPT創建的大學考試答案,不會被檢測出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而且這些答案的得分往往比真實學生的更高。如今,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如ChatGPT的誕生,對教育部門提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學校許多形式的評估,都是在沒
AI答題勝過真人
近日一項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研究發現94%的使用ChatGPT創建的大學考試答案,不會被檢測出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而且這些答案的得分往往比真實學生的更高。如今,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如ChatGPT的誕生,對教育部門提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學校許多形式的評估,都是在沒
《自然》封面:以AI生成數據訓練AI,模型變傻?
大模型有許多“崩”的時候,但有一種崩潰叫做“自毀前程”——近日,《自然》發表在封面的一篇論文指出,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開展的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
txyz.ai初探EAD奧義:-AI釋讀7600系統新進應用
SCIEX高分辨質譜 ZenoTOF??7600 系統自2021年發布以來,各種學科的科學家利用其新型的電子活化解離(Electron Activated Dissociation, EAD)技術結合Molecule Profiler和Biologics Explorer等數據處理軟件,在生物藥、脂
《自然》封面:以AI生成數據訓練AI,模型變傻?
大模型有許多“崩”的時候,但有一種崩潰叫做“自毀前程”—— 近日,《自然》發表在封面的一篇論文指出,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開展的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
中國AI論文數量世界居首,美國AI系統遙遙領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45.shtm當地時間4月3日,由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HAI)發起、學術界聯合工業界組成的跨學科小組共同編制的“2023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報告”(以下簡稱“斯坦福 AI
從AGI到AI4S,“AI愛因斯坦”還遠嗎?
“通用人工智能的最高體現之一就是理解復雜世界、發現未知規律,就是打造‘AI愛因斯坦’,這也是AI for Science的關鍵目標。”7月4日,在“人工智能:科研范式變革與產業發展”主題論壇上,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浩清特聘教授漆遠講述了他對于通用人工智能(AGI)和科學智能(AI4S)的
AI有感情嗎?舞劇《深AI你》登陸國家大劇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97.shtm8月25日至27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出品的舞劇《深AI你》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作為國內首部人工智能題材舞劇作品,《深AI你》帶來一場科技魅力和人文思考的雙
新刊NEJM-AI上線,“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才剛起步”
經過1年多精心準備,NEJM AI第一期今晨正式上線(ai.nejm.org)。我們在此發表該刊主編Isaac Kohane教授撰寫的社論。 Kohane教授和該刊常務主編Charlotte Haug博士曾多次參加NEJM集團與J-Med共同主辦的AIMS年會。 在Kohane教授看來,“無
AI如何改變醫療未來?
眾所周知,由于數字革命,數字技術解放了廣大醫生、護士和研究人員,醫護工作者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高層次的認知任務和患者護理上,而人工智能的使用,勢必將此提升到新的水平。圖片來源于網絡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進步,它有望在三個關鍵領域增強人類的思維力量:高級計算、統計分析和假設生成。這三個領域對應
權威AI基準評測發榜
6月30日,全球權威AI基準評測MLPerf最新V2.0訓練評測成績榜單公布。浪潮AI服務器表現優異,繼兩月前在MLPerf V2.0數據中心推理評測中斬獲全部冠軍后,本次又在MLPerf V2.0單機訓練性能繼續保持領先。 據了解,本次MLPerf 評測吸引了包括谷歌、NVIDIA、浪潮信息
日本擬設“AI戰略會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18.shtm 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透露了方針,擬設置磋商制定利用人工智能(AI)相關規則等的“AI戰略會議”。 據報道,岸田當天在官邸與研究人員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