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潛式海洋氣象探測無人艇研究獲進展
我國海岸線漫長,沿海經濟發達,臨近大陸和島嶼的海域遼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隨著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海上交通運輸、漁業養殖、油氣開采、科學研究、旅游和軍事等活動日益頻繁。然而,我國沿海地區以及瀕臨海域的氣候多變,氣象條件和海陸環境復雜,經常發生臺風暴雨、大風、風暴潮、大霧和海上強對流天氣等海洋氣象災害。目前人們對這些海洋災害性天氣生消演變的科學認識還存在諸多不足,進而難以準確預報這些海洋災害性天氣,而海上尤其是外海氣象觀測資料的缺乏是主要原因。 海洋上的氣象觀測資料在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由衛星遙感、商船氣象報和非業務性飛機觀測提供,但比起陸地臺站網所提供的資料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極大差距,不能滿足科研和業務需要。這種狀況限制了臺風生成與發展機理、海-氣相互作用以及厄爾尼諾事件相關的氣候變化等研究的深入開展,極大地阻礙了海洋氣象和水文環境預報尤其是臺風天氣預報能力的提高。我國周邊廣闊海域上的氣象和水文觀測站點還非常少......閱讀全文
半潛式海洋氣象探測無人艇研究獲進展
我國海岸線漫長,沿海經濟發達,臨近大陸和島嶼的海域遼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隨著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海上交通運輸、漁業養殖、油氣開采、科學研究、旅游和軍事等活動日益頻繁。然而,我國沿海地區以及瀕臨海域的氣候多變,氣象條件和海陸環境復雜,經常發生臺風暴雨、大風、風暴潮、大霧和海上強對流
廣州無人艇探測技術成功實現示范應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53.shtm4月28日,記者從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為加快推進海洋探測技術裝備自主研發,該局組建了無人艇探測系統研發團隊,并于近期攻克了無人艇航行控制、遠程通訊以及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實現了無人
智能無人艇成為中國海洋科考新“利器”
記者18日從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獲悉,由該中心主持研制、多單位參與的針對南極惡劣環境、搭載淺水多波束系統的特種無人艇日前在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獲得成功應用。 此前,中國自主研發的智能無人艇已經在極淺水區、海洋島礁等多種環境狀態下得到成功應用。至此,除少部分非常困難的應用場景外,
中國將研發船載無人機海洋觀測系統
記者4月1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在海上移動觀測平臺及組網應用技術領域,中國將開展波浪滑翔器無人自主觀測系統、遠程復合動力快速無人艇監測系統、船載無人機海洋觀測系統、自主航行潛水器組網觀測關鍵技術、便攜式無纜剖面監測儀及其組網技術等研發。 該部最新發布的,對上述研發項目予以具體
第二屆全國智能無人艇搜救大賽在大連舉行
10月29日至31日,由中國航海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大連市科學技術局、大連海事大學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智能無人艇搜救大賽暨智能無人艇技術高峰論壇”在大連海事大學舉行。比賽現場 大連海事大學供圖本次大賽以“智慧搜救,艇進深藍”為主題,設置了智能無人艇搜救創意設計、無人艇編隊水面目
“雪龍”完成新建站卸貨 無人艇貼近冰緣實施海底測繪
經過2天緊張有序作業,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完成恩克斯堡島新建站本階段卸貨任務,并于當地時間12月11日,乘坐“雪龍”船前往中山站,繼續執行中山站卸貨及科考任務。圖為無人艇測繪現場 為確保新建站卸貨安全,考察隊提前制訂周密計劃,并根據冰情和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方案。其間,考察隊利用“雪鷹12
第二屆全國智能無人艇搜救大賽在大連舉行
10月29日至31日,由中國航海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大連市科學技術局、大連海事大學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智能無人艇搜救大賽暨智能無人艇技術高峰論壇”在大連海事大學舉行。 比賽現場 大連海事大學供圖 本次大賽以“智慧搜救,艇進深藍”為主題,設置了智能無人艇搜救創意設計、無人
氣象探空儀中常用的數字壓力傳感器和溫濕度傳感器
氣象預測對日常生活及生產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古至今人們采用了各種手段來研究天氣變化,以便用于實際參考。尤其是在科技文明并不發達的農耕時代,天氣條件對農業和軍事的影響非常大。直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后,氣象衛星及相關先進計算、測量技術的出現,人工天氣預報才有了比較大的進步。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上海海事大學成功研發智能高速無人水面艇
11月19日,記者從上海海事大學獲悉,由該校科學研究院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無人水面艇課題組開發研制的“‘海騰01’號智能高速無人水面艇”已研發成功,并在國內首次實現海上溢油處理水面機器人技術及其裝備的試驗性應用。日前,該項目通過了專家驗收。 據介紹,“海騰01”號是具有全天候、
2021無人機氣象應急觀測科研試驗啟動
搭載多種氣象載荷的翼龍-10無人機。中國氣象局供圖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11月27日,2021年無人機海陸空立體協同觀測科研試驗正式啟動。搭載多種氣象載荷的翼龍-10無人機在高空與海面浮標、氣球探空系統、地面垂直遙感觀測設備組成立體觀測網絡,將對多氣象載荷及無人機平臺進行驗證,探索建立基于無人機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