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深入闡述了我們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內涵,對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殷切希望,勉勵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引起與會代表熱烈反響,為各地區各部門努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指明了方向。 前不久,一則消息刷屏。通過觀測衛星的“天眼”,人們發現地球比20年前更綠了。研究顯示,2000年以來,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中國對全球植被增量的貢獻比例居世界首位。從曾經萬里飛沙的毛烏素沙漠,到被稱為“中國魔方”的草方格,中國創造的“綠色奇跡”,讓世界刮目相看。世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能力最大,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幾年時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閱讀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有3個特點:一是深化了“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相提并論,并把“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作為6個“緊緊圍繞”之一進行統一部署。二是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全面深化改革總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 (2012年11月17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之際,第三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即行召開,恰當其時,很有意義。我謹代表環境保護部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借此機會,我主要就立足環境保護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作為一個全面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彰顯《意見》新內容、新亮點,本刊記者對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黎祖交教授進行了專訪。 在黎祖交教授看來,中共中央國務院最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到“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是針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困境,人類選擇和確立的一種新的生存與發展道路,生態文明辯證否定和揚棄
貴陽市大力推進“千園之城”建設,力爭到2018年底全市公園數量突破1000個。圖為白云區泉湖公園一角。 圖為貴州省石阡縣龍塘萬畝茶園一角。龍塘鎮以龍塘大屯萬畝有機苔茶示范園建設為核心,全鎮茶園面積已超過萬余畝,集茶葉加工、休閑品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示范園成為鄉村旅游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發展總綱,明確了新常態、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指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度進步是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標志,加強制度建設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務。 制度建設代表生態文明的“軟實力”。生態文明建設不等于生態建設。如果說生態環境質量代表了生態文明的“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度進步是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標志,加強制度建設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務。 制度建設代表生態文明的“軟實力”。生態文明建設不等于生態建設。如果說生態環境質量代表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9月8日-9日,以“引領生態修復,促進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科技創新論壇在云南昆明舉行。論壇圍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集思廣益,交流經驗、建言獻策,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講話,云南省原副省長、省政協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
7月31日,由環境保護部主辦、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承辦的首次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工作在京正式啟動,同時,騰訊公益頻道“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網上調查問卷系統”也正式開通。本次調查是北京市環保局、騰訊公益頻道和全國眾多大學生環保社團聯合支持的首次全國性公眾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研究項目,旨在客觀反映公眾生態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由于生態系統不可切割、生態后果不分疆域,生態文明的共同體是真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將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的主體文明之一,而這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當代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獨特貢獻。” 10月18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的“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論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一、深刻認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
只有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才能可持續地生存下去。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的發展戰略任務之一,標志著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本文的宗旨是從探討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問題出發,解析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
黨的十九大取得的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和歷史性貢獻,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系統闡述,特別是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
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這5年,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廣州市民馮敬滔居住的大金鐘社區38號大院樓房不到3米遠,有一條小河名叫景泰涌。自從19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在這之前的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9日閉幕。全國環保大會傳遞出哪些新信息、美麗中國未來建設如何推進? 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鍵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國家海洋局正式批準嵊泗縣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海函〔2015〕80號),這是嵊泗繼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生態縣、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之后,獲得的又一國家級名片。 為加快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海洋生態文明的示范引領作用,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對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