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韓洪憲和中科院院士李燦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教授(RIKEN)Ryuhei Nakamura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將太陽能轉化為俗稱“液態陽光”的“太陽能燃料”,是應對未來化石燃料枯竭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可再生能源策略。近年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成為最為廉價的發電技術。利用光伏發電驅動電解水(PV-E)制氫,是目前最為可行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之一。在眾多電解水技術中,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但是迄今為止,只有貴金屬IrOx能在PEM酸性環境和陽極極化條件下穩定分解水,這極大限制了PEM電解水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能夠取代貴重金屬Ir的廉價、高效、酸性穩定的析氧(OER)催化劑,對發展P......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納技術與器件研究室李越課題組,在電催化析氫電極材料的構筑及應用方面研究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noscale上,文章被遴選為當期的Inside back cover。 氫能作為無污染的生態清潔能源,備受關注。電解水制氫是實現工業化、廉價
氫能源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電解水制取。但電解水制氫需用鉑作催化劑,這種貴金屬的稀缺性制約了電解水制氫的長期發展,并使其成本居高不下。法國研究人員日前使用鈷合成兩種可以替代鉑催化劑的新材料,從而使氫能源制取低成本化成為可能。 用于提高電解水效率的催化劑應像鉑催化劑一樣,具有活性高
氫能是一種理想的能源載體,開發大規模、廉價、清潔、高效的制氫技術是氫能有效利用的關鍵。電解水由于環境友好、產品純度高以及無碳排放而成為具有應用前景的綠色制氫方法之一。限制電解水制氫大規模應用的最重要瓶頸是如何大幅降低其電能消耗,因而大幅降低制氫成本。其關鍵是發展廉價、易制備的高性能非貴金屬電解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并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將太陽能轉化為俗稱“液態陽光”的“太陽燃料”,是應對未來化石燃料枯竭和氣候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并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將太陽能轉化為俗稱“液態陽光”的“太陽燃料”,是應對未來化石燃料枯竭和氣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與材料系雙聘研究員陳乾旺課題組發現,氮摻雜石墨烯層包覆的合金粒子作為酸性條件下電解水制氫(HER)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和循環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以Non-precious alloy enca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越課題組在分級異質結構Ni3Se4@NiFe 水滑石納米片(LDH)的制備及其全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noscale Horizons (DOI:10.1039/x0xx00000x)上。 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
新型催化劑制備氫氣價格便宜量又足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通訊員周偉)氫能源作為一類高能量密度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日漸受寵,而用電解水方法制備氫氣時,以往多使用成本高昂、儲量稀少的貴金屬催化劑(如氧化銥等)。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非貴金屬催化劑,以代替傳統的
氫能源作為一類高能量密度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日漸受寵,而用電解水方法制備氫氣時,以往多使用成本高昂、儲量稀少的貴金屬催化劑(如氧化銥等)。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非貴金屬催化劑,以代替傳統的氧化銥催化劑,價格僅為氧化銥的千分之一,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據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更有效地從水中生產氫氣的方法,這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儲存非常關鍵。 由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Yuehe Lin和斯科特 貝克曼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低成本材料開發出了一種催化劑。它的性能與目前應用的、貴金屬生產的催化劑一樣,甚至優于它們。 該研究成果發表
智能設備 | VR鎮痛效果是嗎啡的兩倍 過億美國人受過慢性疼痛的苦,自 1990 年代以來,該國阿片類處方藥的數量已翻至 3 倍。盡管美國只占全球人口的 5%,這類鎮痛藥物的使用量竟達到了 80% 。顯然,我們亟需找到一種替代品,比如虛擬現實(VR)。行業資深人士霍華德·羅斯認為這應該可行。2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馬明明課題組設計了一種由鈷納米晶自組裝形成的納米空心球,可以作為催化劑在中性水溶液中高效地催化電解水產生氫氣,并且可以在大電流密度下長時間穩定工作。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doi:10.1002/anie.201601367)上,
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用所獲得的電能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重要的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手段。目前使用的加速電解水反應的催化劑有兩類,一種催化效率高但需要使用貴金屬銥材料,致使價格昂貴,另一類價格較低但催化效率不高。 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PSI)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用于電解水獲取氫氣的高效納
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用所獲得的電能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重要的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手段。目前使用的加速電解水反應的催化劑有兩類,一種催化效率高但需要使用貴金屬銥材料,致使價格昂貴,另一類價格較低但催化效率不高。 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PSI)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用于電解水獲取氫氣的高效納米催
Facilitating active species by decorating CeO2 on Ni3S2 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water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is 吳倩*, 高慶平, 孫麗梅, 郭煥美, 臺夕市, 李丹, 劉莉,
金屬碳化物HER 氫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具有來源廣、能量密度高、無污染等優點。電解水制氫是高效、綠色的制氫途徑,但嚴重依賴貴金屬Pt催化劑,亟需發展經濟、高效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過渡金屬碳化物具有類鉑的電子性質和催化行為,是一種潛在的析氫電催化劑。近年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合理的設計策略,調控并
氫被認為是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電催化分解水可以制備高純氫氣,在堿性介質中電解水是最有可能實現產業化制氫的技術。一直以來貴金屬是該領域活性最高的催化劑,近年來科研人員持續探索致力于將過渡金屬發展成高活性堿性析氫電催化劑以降低成本,然而很多催化劑的活性與貴金屬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將少量的貴金屬與過渡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與南開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離子摻雜水滑石電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構筑了具有優異氧析出性能的Cr摻雜的CoFe水滑石電催化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mall上。 日益增長的環境污染和能源需求,迫使人們一直致力于尋找低成本、高效
復旦大學26日發布,該校材料科學系吳仁兵、方方教授團隊在高效非貴金屬析氫電催化劑方面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先進材料》。圖片來源于網絡 氫能原料豐富、燃燒值高、零污染,被科學家和大眾寄予厚望。要想發展氫能技術,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把水通過電化學反應轉換成氫氣,這就是析氫反應。但
采用廉價和儲量豐富的非貴金屬替代稀有的貴金屬作為催化劑,實現重要能源和化工過程的高效轉化是當今催化科學和化學化工研究的熱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期深入研究納米碳材料催化的基礎上,通過創新二維納米碳材料(類石墨烯
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位能等)以氫為媒介存儲、運輸和轉化可實現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構型。當前95%以上的氫氣來自于化石燃料,而水作為氫的重要來源之一,從其提取出來的氫的總能量是地球化石燃料熱量的9000倍。將水電解制氫涉及兩個重要的基本反應,即陰極水的還原和陽極水的氧化。然而,反
記者從科技部網站獲悉,瑞士保羅謝爾研究所(PSI)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可用于電解水獲取氫氣的高效納米催化劑,不需要使用貴金屬,因而價格低廉。 據悉,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并用所獲得的電能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重要的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手段。目前使用的加速電解水反應的催化劑有兩類,一種催化效率高但
氫能源是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理想能源,電解水制氫是實現工業化廉價制備氫氣的重要手段。電解水過程包含析氫和析氧兩個半反應,其中由于析氧反應過程在動力學上的困難性成為了電解水制氫的瓶頸。目前商用的析氧催化劑主要為IrO2和RuO2等貴金屬,其高昂的價格和稀有的儲量制約了這一過程的發展,尋找價格低
發展氫能的“初心”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電解水綠色制氫,但高的貴金屬催化劑用量是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楊輝團隊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戴黎明課題組合作在氫能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發展了碳缺陷驅動的鉑原子團自發沉積新方法,實現了電解水制氫陰極Pt用量大幅降低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
近日,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鄧德會研究員團隊成功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備高純氫氣,為消除硫化氫污染物同時耦合制備綠色氫能源提供了新思路。 硫化氫是一種在石油化工中廣泛存在的有毒氣體,但同時也是一種潛在的制氫原料。目前工業上采用克勞斯方法處理硫化氫,但只回收得到硫粉,氫組分以水蒸氣的形式被排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吳仁兵、方方教授團隊在高效非貴金屬析氫電催化劑方面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先進材料》。 氫能作為一種原料豐富、燃燒值高、零污染的清潔能源,被科學家和大眾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想發展氫能技術,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把水通過電化學反應轉換成氫氣,但析氫反應所需過電位較高,需要
特拉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制備出了一種廉價的雙金屬催化劑,該催化劑是由銅鈦金屬模擬貴金屬鉑的結構制備而成,其可以大大提高電解水制氫的效率,應用前景廣闊。 德拉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廉價且高效的催化劑,可以將水轉化為氫燃料,這使氫成為可持續能源更進一步。 “二氧化碳的排放使人們越來
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先進能源材料》上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一種新型低成本電解水催化劑,有助于高效生產氫能源。 能源轉換是發展清潔能源的關鍵。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都是間歇性的,而電網需要持續穩定的輸入,因此風能和太陽能發電不能直接接入電網,而需要介質存儲起來或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源。眼下最有前景的途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鄧德會、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成功實現了對二維硫化鉬原子晶體材料多尺度結構和電子性質的調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ncomms14430)上。 二維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