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EMSA 顯帶(G顯帶)實驗材料分裂中期染色體玻片試劑、試劑盒2XSSCNaCl胰蛋白酶 Giemsa溶液磷酸鹽緩沖液玻片染色缸儀器、耗材亮視野顯微鏡實驗步驟1.于室溫存放染色體玻片 7~10d。2.在盛有 60~62°C 的 2XSSC 溶液的廣口瓶中孵育玻片 1.5 h,每個廣口瓶中盛放玻片不超過 7 張。3.將玻片轉移至 0.9% NaCl 溶液中(室溫),用新配制的 NaCl 溶液沖洗玻片并晾干。4.將玻片在胰蛋白酶/Giemsa 溶液中染色,在將玻片放入廣口瓶中之前,用棉球將染色液表面類似金屬的薄膜去除,或在取出玻片之前用流動水將薄膜沖掉。5.將所有玻片移入新配制的磷酸鹽緩沖液中。6.將每一張玻片用磷酸鹽緩沖液徹底沖洗 2 次。甩去多余水分,用吹風機吹干玻片。7.在亮視野顯微鏡下用 20X 物鏡觀察顯帶的染色體,在玻片上滴加鏡油,在 loox 油鏡下分析染色體。用綠色濾光鏡可獲得比較好的條帶分辨率。用潔凈的丙酮去除......閱讀全文
在真核生物中, 染色體的數量和形態具有物種的特異性一直可以作為此物種分類的基本依據之一。染色體作為遺傳物質-DNA的載體, 對生物的遺傳、變異、進化和個體發生, 以及細胞的增殖和生理過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一個物種的細胞一般都有一定數目、形狀和大小的染色體。將體細胞核中全部染
腫瘤細胞在組織培養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先癌細胞是比較容易培養的細胞。當前建立的細胞系中癌細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腫瘤對人類是威脅最大的疾病。腫瘤細胞培養是研究癌變機理、抗癌藥檢測、癌分子生物學極其重要的手段。腫瘤細胞培養對闡明和解決癌癥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組織培養腫瘤細胞生物學特性腫瘤細胞與體內正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提要 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是細胞遺傳學與分子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項橋梁技術。近年來,該技術在同源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的價值深受關注。本文結合顯微切割的經驗,對其應用和新進展進行了綜述。 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全序列分析,需要構建基因高
實驗方法原理 組織塊移植組將直徑2 mm的人肺癌新鮮標本癌組織塊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組織內,每例人肺癌新鮮標本均移植入5只裸鼠體內,成瘤者為第1代。取第1代移植瘤組織塊以相同方法每例標本移植于另5只BALB/C裸鼠背部皮下組織內,成功者為第2代。重復上述傳代方法得到第3代移植瘤。將
個體化裸鼠荷人肺癌腫瘤模型的建立可以:(1)疾病定性篩選;(2)抗癌藥物的篩選;(3)為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提供藥物篩選的依據;(4)為研究經過各項治療后患者腫瘤細胞發生各種突變的情況和機制奠定基礎。實驗方法原理組織塊移植組將直徑2 mm的人肺癌新鮮標本癌組織塊移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組織內,每
今年早期,ABI公司應用SOLiD 3系統領先的寡核苷酸連接和檢測技術對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費用低于6萬美元。這臺新儀器的技術改進使更高的樣品和數據通量成為可能,從而有望進一步降低基因組測序的費用。例如,更廉價的基因組數據有望加速疾病關聯和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從而改善診斷和疾病處理,支持與個人最佳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