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特征比較:細菌:濕潤,粘稠,易挑起放線菌:干燥,多皺,難挑起,菌落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濕潤,粘稠,易挑起,表面光華,比細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絲細長,菌落疏松,成絨毛狀、蜘蛛網狀、棉絮狀,無固定大小,多有光澤,不易挑起 細菌:一般形成較小的圓形菌落,顏色有白色、黃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線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圓形紋路。這點可以和細菌菌落區分。 酵母菌:菌落為淡黃色,光滑,半透明,比細菌菌落大。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見許多毛狀物,棕色、青色等,可見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對于科學實踐中鑒別微生物種類有重要意義。微生物菌落形態圖片 ......閱讀全文
微生物實驗室如果從事致病菌檢測、培養基質控驗收、方法驗證等相關工作,就應該備有質控菌株。實驗室需對使用的質控菌株進行規范性管理,以便有效地、安全地使用,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今天環凱為大家總結了實驗室質控菌株復蘇保存過程中常見的問題。1. 菌株保存的是第三代,-80℃保存,再取出來活化的話屬于第幾代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9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期間,舉辦了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分會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約50余人參與該分會和沙龍,十余位原子光譜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做了精彩報告。原子光譜沙龍活動由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發起,分析測試百科網協助組織,沙龍側重一線實
2014年5月7-8日,第三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國際論壇暨展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本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檢驗檢
此方法可能很多師兄師姐們都在用,只是當時的確沒有找到相關的詳細說明,學弟再次把自己摸索出來的一點心得寫出來,高手就多多指正,沒做過的就相互學習下,見笑)由于課題組所需,我需要構建數量可觀的真核表達載體和融合載體起初我也查到相關菌落PCR 的文獻 ,和導師商量,導師一口回絕了他的理由和我所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微生物,是一群平時在我們生活中用肉眼不能看到的生物,他們形態各異,無處不在(除了特殊情況),生長速度非常快,只有通過顯微鏡,我們才能看清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微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例如我們平時用的抗生素,喝的酸奶都是微生物的產物,但是在某些時候,微生物卻是我們的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規劃設計方案一、選址:實驗室應選擇在清潔安靜的場所,遠離生活區,鍋爐房與交通要道;實驗室應選擇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場所,要與生產加工車間有一定距離;實驗室應選擇在方便扦樣與檢驗,距離車間較近的工作場所。二、結構和布局:根據生產實際需要,一般工廠應設置細菌與理化檢驗兼有的綜合實驗室,
摘要:近年來,由于食品的安全意識相對較弱,所以出現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如眾人所知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等,從而不得不讓人們加大關注食品的安全。如何尋找一個快速、便捷、準確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進而加強食品的安全,是目前人們首要思考的問題。 1. 前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
將團藻(擁有數百個細胞的藻類)與其相對簡單的親緣物種——單細胞衣藻(左上)和擁有4~16個細胞的盤藻(右上)作對比,揭示了向多細胞生命發展的步驟。圖片來源:《科學》 數十億年前,生命跨過了一個門檻。單細胞開始結合在一起,沒有形態的、單細胞生命的世界踏上了一條演化征程,并形成了今天從螞蟻到梨
面對新時期大眾營養健康的消費需求,國內食品科研院所深入開展食品基礎科學研究,推動了食品產業創新發展。記者日前從《食品研究與開發》編輯部獲悉,該刊在創刊40周年之際,開展了2018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評選出30篇獲獎論文,涉及食品生物、營養、工藝、保鮮、配料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