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1. 標本采集1.1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關節液及鞘膜液等。1.2 一般由臨床醫師以無菌操作穿刺術抽取。胸腹水抽取5~10毫升,心包液、關節液等可抽取2~5m1,將所取得之樣本注入含有抗凝劑的無菌管內充分混勻后送檢。1.3 標本采集最好能在停藥2天后進行,如不能停藥,則應在下次用藥前采集,如疑為淋病性關節炎患者,其標本應在采集后立即送檢或床邊直接接種,切不可放冰箱保存。2. 檢驗步驟2.1 涂片檢查 標本3000r/min 離心l5分鐘后,取沉淀物制片。2.2 涂片鏡檢的細菌常為一般致病菌、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和抗酸桿菌等,涂片檢查應根據項目要求進行相應的染色鏡檢。 2.3 培養:作一般細菌培養可把采集的標本接種于血平板、麥康凱、巧克力平板,同時也可將標本注入血培養瓶放入血培養儀培養。2.4 ......閱讀全文
穿刺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1.?標本采集1.1?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關節液及鞘膜液等。1.2?一般由臨床醫師以無菌操作穿刺術抽取。胸腹水抽取5~10毫升,心包液、關節液等可抽取2~5m1,將所取得之樣本注入含有抗凝劑的無菌管內充分混勻后送檢。1.3?標本采集最好能在停藥2天后進行,如不能停藥,則應在下次用藥前采集
膽汁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膽汁培養常見病原菌革蘭陽性菌 革蘭陰性菌腸球菌 大腸埃希菌消化鏈球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葡萄球菌 變形桿菌產氣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傷寒及其它沙門菌擬桿菌糞產鹼桿菌??2.標本收集膽汁標本的采集方法有三種,即十二指腸引流法,膽囊穿刺法及手術直接采取法。2.1十二指腸引流法:在無菌操作下用導管作十二指腸引流膽
下呼吸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1.?下呼吸道標本培養常見病原菌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奈瑟氏菌化膿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腸桿菌科細菌結核分支桿菌?非發酵菌白喉棒狀桿菌?嗜肺軍團菌假絲酵母菌?2.標本收集:2.1下呼吸道標本采集的基本要求是采集深部的痰液,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1.自然咯痰法2.氣管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之輸血。 (4)紅色:血尿。 (5)綠色:細菌尿(銅綠假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檢查過程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較新型的儀器還可檢測白細胞、紅細胞及維生素C等指標,尿沉渣計數儀也已問世。自動分析儀能迅速準確地為臨床提供定量或半定量檢查結果。但若干指標也存在一些局限,
關節腔穿刺液標本采集與保存
標本采集與保存 關節腔穿刺應由有經驗的臨床醫師在嚴格的無菌操作下進行。即使大關節如膝關節在正常情況下也只含0.1-2ml 的滑膜液,因此干抽是常有之事,除非有明顯積液存在。 關節腔穿刺和適應證有:①原因不明的關節積液;②疑為感染性關節炎尋找病原菌;③抽積液或向關節腔內注藥,以達到治療目的。 標本
簡述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之輸血。 (4)紅色:血尿。 (5)綠色:細菌尿(銅綠假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檢查過程介紹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較新型的儀器還可檢測白細胞、紅細胞及維生素C等指標,尿沉渣計數儀也已問世。自動分析儀能迅速準確地為臨床提供定量或半定量檢查結果。但若干指標也存在一些局限,
關于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尿液標本進行試驗進而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以便給以病人針對性治療的檢驗。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生化檢測項目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血液及骨髓標本進行氧化酶試驗、觸酶試驗和硝酸鹽還原試驗等等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正常值: 各種致病性細菌檢驗呈陰性。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臨床意義: 對細菌菌落涂片、革蘭染色,觀察細菌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尿液標本進行試驗進而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以便給以病人針對性治療的檢驗。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正常值: 淡黃色至琥珀色,沒檢出引起尿道感染細菌。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血液及骨髓標本進行氧化酶試驗、觸酶試驗和硝酸鹽還原試驗等等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正常值: 各種致病性細菌檢驗呈陰性。血液及骨髓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臨床意義: 對細菌菌落涂片、革蘭染色,觀察細菌
骨髓標本采集的穿刺方法
骨髓標本大部分采用穿刺法吸取,骨髓穿刺部位選擇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骨髓腔中紅骨髓豐富;②穿刺部位應淺表、易定位;③應避開重要臟器。臨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脛骨等處。髂骨后上棘此處骨皮質薄,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骨髓腔大,進針容易,骨髓液豐富,被血液稀釋的可能性小,故為臨床上首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淡黃色至琥珀色,沒檢出引起尿道感染細菌。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之輸血。 (4)紅色:血尿。 (5)綠色:細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檢查過程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檢查作用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是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進行細菌或者真菌類型的鑒別,判斷病原體的菌屬,以便針對性的給病人進行治療的一種檢驗。
痰液細菌學檢驗的標準化操作程序
1? 前言眾所周知,傳統習慣程序的痰標本細菌學檢驗其臨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痰標本采集不規范導致的不合格標本帶來的培養結果與病人感染不相符外,還因為微生物和人體的相關性本身就具有復雜性:源自細菌的致病與條件致病的辨證性,如致病菌可能為正常攜帶,而細菌在肺通氣功能異常病人的下呼吸道的可
眼標本的細菌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角膜病灶刮片檢查對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病灶組織濕片檢查可觀察棘阿米巴包囊,是確診、發現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重要手段。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人血清中可檢出特異性抗體。lgM出現較早,持續約1個月,其陽性提示近期感染沙眼衣原體,可作為早期診斷的指標;lgG出現較晚,持續時間較長,可用于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眼標本的細菌學檢查的注意事項
(1) 杜絕性亂無論是對沙眼衣原體感染,還是對其他性病,都是最主要的預防措施。生活作風嚴謹,不參與淫亂嫖娼,不涉足婚外性行為,才能從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2) 要注意個人衛生:個人的洗浴用品、毛巾獨自使用;不穿借別人的內衣、泳衣;外出期間不洗盆塘;盡量使用坐式馬桶,上廁所前洗手。這些做法可以減
眼標本的細菌學檢查的檢查過程
(1) 對真菌性角膜炎,從潰瘍處取少量病變組織做10%KOH濕片直接鏡檢,如找到菌絲就可快速診斷真菌性角膜炎,許多大型專科醫院的鏡檢陽性率在50%-90%之間。 (2) 使用前請將ACON Chlamydia 檢測試劑盒,裂解液恢復到室溫(15-30℃)。 ① 試劑盒從密封鋁箔帶中取出后要盡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
經支氣管取材最好采用防污染采樣毛刷。支氣管肺泡灌洗,宜采用保護性支氣管肺泡灌洗取材送細菌培養。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常采用直接涂片檢查、一般細菌培養(定量培養)、真菌培養。 (1)、痰標本培養前應作涂片鏡檢,若鱗狀上皮細胞≤10個/低倍視野,白細胞≥25個/低倍視野時,為合格痰標本,培養結果通常有意義。 (2)、連續3次痰培養結果為同一種細菌時,患者可能為該細菌的支氣管-肺感染。 (3)、痰培養
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陽性檢查結果常見細菌: 1.革蘭氏陽性細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MRSA及MssA、MRCNS、腸球菌、白喉棒狀桿菌、放線菌。2.革蘭氏陰性細菌:腦膜炎球菌、卡他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腸桿菌科細菌、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軍團菌、百日咳桿菌。3.肺炎支原體。4.真菌。5.若疑有
痰液細菌學檢驗的標準化操作程序(二)
2.6 細菌鑒定:在痰標本的直接涂片鏡檢結果的指導下進行分離鑒定:根據痰液涂片直接鏡檢結果中被炎性包裹及膿細胞吞噬的細菌的革蘭染色后的形態特征為指引,閱讀平皿中菌落形態并作菌落細菌的革蘭染色,選擇與鏡檢結果一致的細菌(該步驟應該在經驗豐富的高資歷微生物檢驗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必要時進行純培養,再根據
痰液細菌學檢驗的標準化操作程序(一)
眾所周知,傳統習慣程序的痰標本細菌學檢驗其臨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痰標本采集不規范導致的不合格標本帶來的培養結果與病人感染不相符外,還因為微生物和人體的相關性本身就具有復雜性:源自細菌的致病與條件致病的辨證性,如致病菌可能為正常攜帶,而細菌在肺通氣功能異常病人的下呼吸道的可以發生單純
痰液細菌學檢驗的標準化操作程序(SOP)
1前言??? ?? ? 眾所周知,傳統習慣程序的痰標本細菌學檢驗其臨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痰標本采集不規范導致的不合格標本帶來的培養結果與病人感染不相符外,還因為微生物和人體的相關性本身就具有復雜性:源自細菌的致病與條件致病的辨證性,如致病菌可能為正常攜帶,而細菌在肺通氣功能異常病人
臨床細菌學檢驗面臨的挑戰
隨著醫學事業的發展,診斷和治療技術的更新,各種介入性診療措施的采納,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耐藥菌株的不斷增加,細菌耐藥機制的日益復雜,以及各種原因使得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而導致感染的不斷增加,臨床醫學對細菌學檢驗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下面將以下問題作一簡要的論述。 一、密切與臨床的關系滿足臨床的迫切需要
生化檢驗標本
標本的正確采集與保存是生化檢驗結果是否可靠的前提,而這種差異往往不易被檢測者發現,因此,必須給予重視。 第一節 ? 標本的采集 生化檢驗標本主要是血液,其次是尿液,此外還有腦脊液、胃液、腹水、唾液等。 一、血液標本的采集 血液標本最常用的是靜脈血。 (一)靜脈采血法 1. 采血部位:最常用的是肘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