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學的鑒定
血清學的鑒定是檢驗技師考試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血清學鑒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血清(診斷血清)與分離培養出的未知純種細菌或標本中的抗原進行血清學反應,以確定病原菌的種或型。 血清學鑒定常用的血清學試驗是凝集試驗、沉淀試驗(毛細管法)、莢膜腫脹試驗和毒素-抗毒素中和試驗等。......閱讀全文
血清學的鑒定
血清學的鑒定是檢驗技師考試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血清學鑒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血清(診斷血清)與分離培養出的未知純種細菌或標本中的抗原進行血清學反應,以確定病原菌的種或型。 血清學鑒定常用的血清學試驗是凝集試驗、沉淀試驗(毛細管法)、莢膜腫脹試驗和毒素-抗
蘇云金桿菌的血清學鑒定
一、目的: 1、學習抗原 ?及抗體的制備方法 2、學習試管凝集反應的方法及效價的測定 3、學會分析不同抗原(o抗原、H抗原)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將生物細胞或它們的磨碎物。提取物等注射到熱血動物體內,動物血液中可以產生與注射物起作用的物質——抗體。能誘發抗體產生的注射物稱為抗原。含有抗體的血清稱為免
細菌血清學鑒定的操作方法
1.抗原檢測常用的方法有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技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2.抗體檢測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凝集試驗、沉淀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細菌血清學鑒定的臨床意義
本試驗操作簡便,具有特異性,可用于鑒定菌種及菌型,如沙門菌、志賀菌、腦膜炎奈瑟菌、肺炎鏈球菌、布魯氏菌、霍亂弧菌等,陽性具有臨床意義。
志賀氏菌血清學鑒定方法!
挑取5%羊血瓊脂平板上的菌落,進行志賀氏菌的血清學鑒定,設鹽水對照。 一、表面抗原(K抗原) 在新分離的某些菌株菌體表面含有此種抗原。不耐熱,加熱100℃1小時即被破壞。具有此種抗原的菌株,可阻止菌體抗原與相應免疫血清發生凝集。 二、菌體(0)抗原 1、型特異性抗原
血清學的診斷
血清學的診斷是檢驗技師考試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血清學診斷是指用已知抗原檢測患者血清中相應抗體的方法,以診斷感染性疾病。 抗體效價必須明顯高于正常人群的水平或隨病程遞增才有診斷價值。多數血清學診斷需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標本,若后者的抗體效價比前者升高4倍或4
血清學的主要作用
提供基本營養物質:氨基酸、維生素、無機物、脂類物質、核酸衍生物等,是細胞生長必須的物質。 ●提供激素和各種生長因子: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類固醇激素(雌二醇、睪酮、孕酮)等。生長因子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提供結合蛋白:結合蛋白作用
病毒的血清學實驗
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人類巨細胞病毒早期抗原(HCMV-EA)實驗方法原理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感染細胞后,經短期培養48~72 小時,可產生早期蛋白抗原(HCMV-EA),應用已知抗HCMV-EA 的單克隆抗體(McAb-20 K)與之結合,再加入熒光素(FITC)標記羊抗人IgG 熒光抗體,在熒
梅毒的血清學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不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USR(Unheated Serum Regin Test)是用牛心肌脂質作為抗原,測定病人血清中的反應素(抗脂質抗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梅毒血清學反應(即非螺旋體抗原試驗),陽性率一期梅毒70%,二期梅毒100%。實驗步驟 取待檢血清0.05 ml,加在玻片圓圈內。用
病毒的血清學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等)表面有血凝素(為糖蛋白)在一定條件下,能與雞,豚鼠的紅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受體結合而發生凝集現象。利用病毒血凝試驗可以檢測某些病毒的存在,滴定病毒的血凝效價,便可大致估計病毒顆粒的數量(1 個血凝單位=106病毒顆粒)。若血清中出現特異性抗體與相應病毒結合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