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兒童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現階段我國兒童ALL的治愈率約為70%(國際最高治愈率約為80%)。患者對相關治療藥物的耐藥以及由此引起的復發是治愈率難以提升的瓶頸。因此,如何破解兒童白血病耐藥復發及其克隆演化機制已成為這一領域的研究焦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Blocking ATM-dependent NF-κB pathway overcomes niche protection and improves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文章,率先證實阻斷ALL細胞中ATM依賴的NF-κB信號通路能夠克服來自骨髓微環境對化療后微小殘留白血病細胞的保護作用,顯著提高ALL的化療效果,對臨床后期開展ALL聯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血液學國際權威......閱讀全文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中,機體通過RLR-MAVS和cGAS-STING信號通路分別感受RNA病毒和DNA病毒的入侵并通過活化轉錄因子IRF3和NFκB,啟動包含I型干擾素(IFN)在內的眾多抗病毒細胞因子的產生…… 國際著名免疫學術期刊PLOS Path
前言報告基因對于基因表達的研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代替要研究的目的基因,從而幫助我們了解目的基因的信號通路和相關的疾病。熒光素酶是最常用的報告基因,使用光度計和化學發光功能的微孔板讀板機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檢測到熒光素酶,另一方面,由于在細胞實驗中其背景較低,因此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我們通常用螢火
6月12日,國際胃腸病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張笑人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A microRNA 221 -and 222-mediated feedback loop, via PDLIM2, mainta
近期,我們收到了很多小伙伴提交的文獻獎勵申請,其中,有2篇成功吸引了小編的注意,這2篇文章的內容都是斑馬魚研究相關的。我們都知道,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的模式生物,但是市面上針對斑馬魚的抗體卻非常少,我們不僅有一百多種斑馬魚抗體,而且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來進行定制生產。下面來看看這2篇文章吧。01標題:Sa
2019年,曹雪濤團隊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雜志上發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iNature系統盤點一下曹雪濤團隊的研究成果: 【1】干擾素-γ(IFN-γ)對于細胞內細菌固有的免疫反應至關重要。 非編碼RNA和RNA結合蛋白
Acknowledgements The organizer of the workshop acknowledges Dr. Murray Milford, Professor and Interim Head, and Dr. Mark Hussey, Professor and In
I. Safety ProceduresA. ChemicalsA number of chemicals used in this laboratory are hazardous. All manufacturers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re require
Abstract Choriallantoic membrane (CAM) limb grafting functions as a method to isolate the inductive eve
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核因子κB(NF-κB)水平。用純化的人核因子κB(NF-κB)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受體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核因子κB(NF-κB),再與HRP標記的核因子κB(NF-κB)抗體結合,形成抗體-抗原-酶標抗體復合物,經過徹底洗滌后加底物TMB顯色。
實驗概要 AMNIOTIC FLUID CULTURES ON COVERSLIPS主要試劑Solutions:Colcemid working solution: 10 mcg/ml Colcemid in Hank's Balance
抑郁癥是一種影響3億以上人群的常見疾病,其最嚴重的后果是自殺;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有近80萬人因為抑郁而自殺。這是一個嚴重的精神疾病,對患病者的社會和職業功能有重大影響。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癥和大腦似乎推動了抑郁癥的發展;先天的和適應性免疫系統與神經遞質和神經回路相互作用,影響抑郁的風險。炎癥是一個重要
I. Purpose:Amniotic fluid may be used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neuploidy or other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I. Culture Procedure:A. Aseptic te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謝東研究組題為RACK1 modulates NF-κB activation by interfering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F2 an
今年Cell、Nature等雜志陸續發表的多篇文章表明,蛋白RIPK1是操控著細胞生與死的重要因子。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生死之事是人類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對于細胞來說,生死之間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涉及細胞生死的基因都是專用的,不過科學家們逐漸發現,RIPK1(receptor i
如果問到關注生物科技的朋友免疫細胞治療最紅關鍵詞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說出“CAR-T療法”。沒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的臨床試驗成功確實讓人振奮,直到今天,只要有CAR-T的臨床進展都會刷爆朋友圈。CAR-T之所以成功是源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Carl H. June的
2 kinds of newly launched products are available to SLAS Exhibitors to distribute on 2013 SLAS Asia Conference & Exhibition website. This
1.無創基因檢測有哪些優點? 無創,安全,早期,準確,快速。 孕早期,只需抽取5ml孕婦外周血就可以進行。結果準確率高達99%以上,能夠極大的減輕孕婦的心理負擔,不用擔心穿刺等刺激帶來的流產等傷害,2-3周即可拿到檢測結果。 2.無創基因檢測與唐氏篩查有區別嗎? 無創基因檢測在孕早期(1
美國生物技術巨頭安進(Amgen)近日公布了BiTE免疫療法Blincyto(blinatumomab)一項III期臨床研究(20120215,NCT02393859)的預先指定中期分析結果,顯示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無事件生存期(EFS)已經達到。 該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簽、隨機、對照、全球性多中心研
近日,來自英國沃里克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體溫越高,人體對抗腫瘤、傷口或感染的關鍵防御系統加速就越快。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此前研究人員已經證明,溫度的小幅上升(比如發燒期間)加快了控制感染反應的細胞“時鐘”(a cellular
Ying Yang: Translator of Possibilities What does a German-language undergrad with an M.B.A. have in common with a drug discovery scientist? Ven
I. INTRODUCTION 引言 This guidance helps sponsors of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s (INDs) or applicants of new drug applications (NDAs),
7月13日,據諾華官網消息,今日美國FDA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Oncologic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ODAC)以10:0的投票結果一致推薦批準其CAR-T療法CTL019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r/r)兒童和年輕成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
日前,Autolus公司宣布簽署一項授權合作協議,從UCL Business(UCLB)獲得新型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的全球授權,該療法具有新型靶向特性以用于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并且旨在減少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骨髓和血液中的一種癌癥,
2014年第56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于12月6日-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近日,安進在會上公布了BiTE免疫療法Blincyto一項II期BLAST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在微小殘留病(MRD)陽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中開展。數據表明,經過一個周期Blincyto治療后,有
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多發性骨髓瘤癌癥藥物,并計劃在明年年底前進行臨床試驗。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4的Cancer Cell雜志上,研究人員解析了這種稱為DTP3的藥物在實驗室測試中,如何殺死人體和小鼠體內的骨髓瘤細胞,而且不會出現任何毒副作用,這種毒副作用是目
7月8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生物學雜志》(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劍峰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Bile acids evoke placental inflammation by ac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引起丙型肝炎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天然免疫反應是機體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HCV感染宿主細胞后,可被天然免疫系統識別,激活干擾素信號通路,進一步誘導下游一系列干擾素刺激基因的表達而發揮直接抗病毒功能。但同時HCV又
來自澳大利亞Hudson醫學研究所、莫納什大學和杭州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組蛋白乙酰基轉移酶HAT1通過調控轉錄因子PLZF調節了NF-κB反應。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4月13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杭州師范大學的許大康(Dakang Xu)
新奧爾良-賓夕法尼亞大學(下簡稱賓大)佩雷爾曼醫學院和費城兒童醫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將于今天宣布關于成人和兒童對標準療法反應無效的晚期血癌研究的最新結果,他們的一個臨床試驗實施3年半之后,證明了持續使用基因工程T細胞治療白血病的首次成功。首批接受這個稱為CTL019個體化細胞療法研究的59個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