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一種促進被子植物種間遺傳隔離的分子機制
2019年5月3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Cysteine-rich peptides promote interspecific genetic isolation in Arabidopsis”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該論文揭示了被子植物擬南芥中的一種由小肽信號介導的信號通路,該信號通路通過調控花粉管導向,促進種間遺傳隔離的分子機制。 物種之間的遺傳隔離是維持一個物種不與其他物種混雜的關鍵,有多種因素可以導致物種間的遺傳隔離。160年前,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在其著名的《物種起源》中說,他親自用實驗驗證了一種植物的花粉在與其他物種花粉的競爭中“勝出”的現象(后來稱為“同種花粉優先”現象),認為這種現象非常重要,可造成不同物種之間的遺傳隔離。人們在動物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稱為“同種精子優先”,這種現象保證了一個物種的精子被相同物種、而不是其他......閱讀全文
Science:揭示一種促進被子植物種間遺傳隔離的分子機制
2019年5月3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Cysteine-rich peptides promote interspecific genetic isolation in Arabidopsis”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
促進被子植物種間遺傳隔離的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物種之間的遺傳隔離是維持一個物種不與其他物種混雜的關鍵,有多種因素可以導致物種間的遺傳隔離。160年前,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用實驗驗證了一種植物的花粉在與其他物種花粉的競爭中“勝出”的現象,即后來稱為“同種花粉優先”的現象。這種現象非常重要,維護了物種的純系遺傳。然而,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人們對
促進被子植物種間遺傳隔離的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物種之間的遺傳隔離是維持一個物種不與其他物種混雜的關鍵,有多種因素可以導致物種間的遺傳隔離。160年前,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用實驗驗證了一種植物的花粉在與其他物種花粉的競爭中“勝出”的現象,即后來稱為“同種花粉優先”的現象。這種現象非常重要,維護了物種的純系遺傳。然而,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人們對
種間同源基因的定義
種間同源基因,不同物種中起源于一個共同的祖先基因的一些同源基因。
種間同源基因的定義
種間同源基因,不同物種中起源于一個共同的祖先基因的一些同源基因。中文名稱:?種間同源基因英文名稱: ortholog學科分類:?遺傳學注 釋:這些基因通常保持相同的或相似的功能。
分子遺傳學詞匯--間插序列
中文名稱:間插序列英文名稱:intervening sequence;IVS定 義:基因間或基因內的非編碼序列。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分子遺傳學(二級學科)
分子遺傳學詞匯--基因間抑制
中文名稱:基因間抑制英文名稱:intergenic suppression定 義:一個基因的突變消除另一個基因突變表型的效應。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分子遺傳學(二級學科)
海洋微藻種間混合培養效應
亞心形扁藻、球等鞭金藻和尖刺擬菱形藻是三種常見的海洋微藻。亞心形扁藻體內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能自身合成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等物質,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球等鞭金藻個體較小,體內營養物質豐富,是一種常見的餌料藻。尖刺擬菱形藻屬于擬菱形藻,廣泛分布在兩極、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為探討高密度培養經濟微藻的可能
植物密語:不同物種間存在遺傳信息交換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員發現,在菟絲子等寄生植物向甜菜等寄主植物“借宿”時,它們之間還進行著數量龐大的遺傳信息互換。 這種在分子水平上的植物交流途徑是由該校農業與生命科學院的吉姆·韋斯特伍德(Jim Westwood)教授發現的,他在植物病理、生理和草業科學方面均有涉獵。該項發現無疑向研究
一種罕見遺傳病的最新遺傳因子
威斯康星醫學院和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組成的合作研究團隊,鑒定了一種稱為Warburg Micro綜合癥的疾病的相關基因——一個稱為TBC1D20的的基因。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14日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 War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