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14項裝置通過了由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組織的國家計量基準專家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鼎、王乃彥等三十余名相關領域專家作為評審專家參加此次評審。圖1 評審會議現場 計量基準是統一全國量值的最高依據,其技術水平代表著國家的最高測量能力。近年來,中國計量院在長度、力學、電學、無線電、電離輻射等多個專業領域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采用世界先進的測量原理,建立了多項新一代的基準裝置,使之能夠滿足我國科學研究、國防建設和先進制造的量值溯源需求。圖2 評審專家現場評審 評審專家按不同專業分六組對“直流電壓基準裝置”“重力加速度基準裝置”等14項國家計量基準進行了評審,經聽取課題組介紹、現場查看、專家質詢等程序,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專家組強調,計量基準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是全國量值的最高源頭,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各有關單位要加強科學研究,不斷提高計量基準裝置的自主可控水平,進......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的鍶87原子光晶格鐘(鍶光鐘)數據首
1月30日,中國計量院2017年度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在和平里院區召開。三類14項院科技成果獎,科技創新團隊、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在大會上受到表彰。讓我們跟隨表彰獎項和中國計量院2017年度工作總結,看看中國計量院2017年度十大科技事件吧! “超痕量物質精密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2017年國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宋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宋偉在致辭中講到,國家計量院作為國家的法定計量技術
在這金秋時節,以“計量科技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國內外計量界精英,是中國計量工作者了解國際計量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探討計量如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際計量組織和世界計量技術機構代表交流計量
2月29日,質檢總局向社會發布10項國家計量基準并正式啟用。這些基準可歸納為四類:一是振動(中、高、低頻)國家計量基準(副基準)4項和沖擊加速度國家計量基準2項;二是容量計量基準1項;三是硬度計量副基準2項;四是聲學計量基準1項。 計量能力決定著國家其他技術能力的實現,這已成為世界的共識。
3月11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在中國計量院正式啟動。 本項目研究的目標為:在中國計量院現有的銫原子噴泉鐘研究基礎上,研制新型銫噴泉基準鐘復現秒長;組成基準鐘組駕馭商品氫鐘組產生獨立準確的時標,使得中國秒長基準和時標基準進入國際一流水平,在國內作為時
張茅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考察時強調 一流的科技成果要應用到國民經濟主戰場 5月24日,第19個世界計量日剛過,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一行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考察,看望慰問一線計量科研人員和干部職工。 張茅實地考察了中國計量院的時間頻率計量、玻爾茲曼常數測量、量子器件、紅外遙感載荷定標
5月24日,第19個世界計量日剛過,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一行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考察,看望慰問一線計量科研人員和干部職工。 張茅實地考察了中國計量院的時間頻率計量、玻爾茲曼常數測量、量子器件、紅外遙感載荷定標、醫用加速器實驗室和化學計量等實驗室,之后,聽取了中國計量院負責同志的工作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五種生物多胺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首個國家技術標準的成功研制為災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技術服務;“食品中違禁藥物(興奮劑)標準物質研究”項目形成的一系列標準物質,在2008年被廣泛應用于奧運食品檢測,為奧運食品把住了安全的大門;在應對“三聚氰胺”事件中,“用液相色譜法測
計量科學是測量的科學。在現代化的建設中,計量科學是準確測量的基礎。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成果研究建立新型的計量基準、標準裝置和標準物質,開展前沿計量科學技術研究,特別是以量子理論為基礎的現代化計量科學研究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科研發展的方向。 在中國參加的CCEMK11毫伏級小電壓國際比對中,其他8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從1955年建院,今年已滿60周年;已擁有自主研制的國家計量基準130項、標準296項、實現測量能力國際互認1224項,排名實現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近80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十一五,十二五這十年間,共有13個科技進步獎,其中兩項科技進步一等獎,……。時任副總理的
12月11日,在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從技術和應用層面,詳細解讀了國際單位制變革的內容以及意義。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下面我從技術和應用層面出發,介紹此次國際單位制變革的主要內容,解讀
雨后的中國計量院昌平實驗基地,空氣清新,百花爭艷,滿園飄香。中國計量院――清華大學精密測量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交流研討會在這里舉行。聯合實驗室青年學子們的到來,讓這座美麗的園子更富有朝氣活力,變成了交流碰撞的大舞臺。 參觀擺放著銫鐘和守時鐘組的時間頻率實驗室、固體密度基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20日-21日,由中國計量科學院、中檢協與高登商業三家機構聯合舉辦的2019中國(上海)國際計量測試技術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展會同期舉辦了2019國際計量測試發展論壇,圍繞國際計量標準,計量技術的未來發展,計量創新與國際合作等內容展開深入交
4月26日至27日,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面化學分析分技術委員會(SAC/TC38/SC2,以下簡稱表面化學分委)2018年年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召開。中國計量院院長方向、表面化學分委委員及相關領域專家三十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表面化學分委主任委員、中國科技大學
4月25日,質檢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梅克保陪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主任楊衛,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調研。楊衛先后參觀了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計量、二米線紋基準、波爾茲曼常數測量、能量天平、化學計量和生物安全等實驗室,重點了解了中國計量院為應對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和經濟社會發
5月9日,中共中央黨校中央國家機關分校2018年春季青年干部培訓班(簡稱青干班)全體學員39人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開展現場教學活動。中央國家機關分校副校長魏黎耕、代吉成,中國計量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段宇寧、副院長吳方迪以及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此次活動。圖1 教學活動現場
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傳來消息,該院承擔的“交流大電流量程頻率擴展”課題日前順利通過專家組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首次成功地解決了目前其他國家交流電流基準采用的臺階法存在的不確定度分量的評估問題,首次解決了臺階法中兩電阻不能同時接地電位的問題,從而消除了較大的不確定度分量。課題的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
2015年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全體大會正在北京召開,關于計量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近日,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副司長張益群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段宇寧做客“中經在線訪談”,就我國計量工作的現狀、未來發展,以及計量工作對“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影響發表了看法。 張益群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第二輪會議通知 蛋白質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
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獲悉,該院近日收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世界衛生組織(WHO)次級標準劑量實驗室網絡(SSDLs)通知,經多方面能力認證,中國計量院正式成為IAEA/WHO次級標準劑量實驗室網絡(SSDLs)劑量基準實驗室成員,也是繼日本計量院(NMIJ)之后,該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分黨組(擴大)主題黨日活動在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舉行。 6月29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由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分黨組書記、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李智勇及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分黨組副書記、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支樹平率隊,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分黨組成員和部分在京黨員、全
——M6四極桿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發布會實錄 【導語】歷經五年的艱辛,普析通用發布M6四極桿氣質聯用儀,這是和中國計量院產研合作的結晶,它的正式發布是否會改寫中國主流質譜市場進口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期待各方關注...... 2009年10月26日,北京普析通用儀器
6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黨組走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現場學習。總局黨組書記、局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肖亞慶主持現場學習。 總局黨組一行先后來到重力基準實驗室、時間頻率計量實驗室、紅外遙感載荷定標實驗室、化學計量實驗室,深入了解計
“水立方”50米泳道的標準依據是什么?什么樣的食品能夠稱得上是安全奧運食品?奧運場館運行中的各種電子電器設備相互干擾問題如何才算得到有效控制? 對奧運賽事感興趣的奧運媒體記者,同樣對這些問題抱有濃厚的興趣。8月18日,“見縫插針”的60余名中外奧運媒體記者在中國計量科學院得到了所要的答案。 18
成為國際上第4個可以獨立測量普朗克常數的國家 日前,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能量天平質量量子基準研究”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驗收。該課題通過“能量天平”方案,開展對普朗克常數測量和質量量子基準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建立能量天平法測量普朗克常數裝置,使我國首次具備普朗克
一、比對和能力驗證的定義和作用 (一)什么是比對和能力驗證 比對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驗室,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按照預先規定的條件,測量同一個性能穩定的傳遞標準器,通過分析測量結果的量值,確定量值的一致程度,確定該實驗室的測量結果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從而判斷該實驗室量值傳遞的準確性的活動。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于“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
3月28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微納技術計量標準和物質研究”項目課題“用于計量的微納集成器件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課題驗收會上,清華大學金國藩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姚駿恩院士等技術專家組成員聽取了課題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