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爆發的李斯特氏菌感染與冷熏魚產品有關
2019年6月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消息,多國爆發的李斯特氏菌克隆復合物8感染與冷熏魚產品有關。 據了解,歐盟食品安全局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的專家使用全基因組測序和可追溯性調查來確認了感染源。愛沙尼亞生產的冷熏鱒魚和鮭魚是李斯特氏菌感染爆發的源頭,自2014年以來,已影響到五個國家的22人。 受影響的國家有:丹麥(9例)、愛沙尼亞(6例)、芬蘭(2例)、法國(1例)和瑞典(4例),其中5人死亡。丹麥于2019年2月報告了最新病例。在確定食品加工點的確切污染點之前,不能排除會出現新病例。......閱讀全文
李斯特氏菌的檢驗
李斯特菌(也稱李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敗血病為主要癥狀,伴有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為紀念近代消毒手術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屆國際微生物學大會命名為李斯特菌。單核細胞增生李
李斯特氏菌的檢驗
實驗概要本文介紹了李斯特氏菌的檢驗方法。實驗原理李斯特菌(也稱李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敗血病為主要癥狀,伴有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為紀念近代消毒手術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
關于李斯特氏菌的概述
其中單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類疾病的。單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種常見的土壤細菌,在土壤中它是一種腐生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爛的有機物為食。它也是某些食物(主要是鮮奶產品)中的一種污染物,能引起嚴重食物中毒。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簡述李斯特氏菌的特點
1.分布廣: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廢水)、昆蟲、植物、蔬菜、魚、鳥、野生動物、家禽。 2.生存環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報道0℃能緩慢生長)能在冰箱冷藏室內較長時間生長繁殖。 3.適應范圍大:酸性、堿性條件下都適應。 4.帶菌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類(特別是
多國爆發的李斯特氏菌感染與冷熏魚產品有關
2019年6月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消息,多國爆發的李斯特氏菌克隆復合物8感染與冷熏魚產品有關。 據了解,歐盟食品安全局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的專家使用全基因組測序和可追溯性調查來確認了感染源。愛沙尼亞生產的冷熏鱒魚和鮭魚是李斯特氏菌感染爆發的源頭,自2014年以來,
關于李斯特氏菌的廣泛分布介紹
李斯特氏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在腐爛的植物、土壤、動物糞便、污水、青貯飼料和水中均可找到其蹤跡。總體上說,李斯特氏菌可能存在于有乳酸菌、索絲菌和一些棒狀桿菌生活的地方。它們和奶制品、青貯飼料的關系,與乳酸菌與這些產品的關系一樣,是眾所周知的。在蘇格蘭進行的一項針對海鷗糞便、白嘴鴉和青貯飼料的研究
簡述李斯特氏菌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健康成人個體出現輕微類似流感癥狀,新生兒、孕婦、免疫缺陷患者表現為呼吸急促、嘔吐、出血性皮疹、化膿性結膜炎、發熱、抽搐、昏迷、自然流產、腦膜炎、敗血癥直至死亡。 控制 單增李斯特氏菌在一般熱加工處理中能存活,熱處理已殺滅了競爭性細菌群,使單增李斯特氏菌在沒有競爭的環境條件下易于存
李斯特氏菌的基本信息介紹
李斯特菌(學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為李斯特菌病的病原體。李斯特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屬厚壁菌門,取名自約瑟夫·李斯特。它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
李斯特氏菌的檢驗方法(二)
4. 用涂抹棒、海棉或其它采樣設備收集環境樣本。濕潤采樣設備的液體應≤10 mL。濕潤劑可以是無菌水、緩沖蛋白胨水(Buffered Peptone Water, BPW),或中和緩沖液,如Letheen肉湯或Dey/Engley (DE)中和肉湯。5)挑取典型菌落接種于TSBYE肉湯管中,35℃培
李斯特氏菌屬的基本信息
該菌屬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926年由Murray首先發現,可引起兔子單核性白細胞急劇增加,后來發現可以起孕婦流產和腦炎。(一)生物學特性該菌為革蘭氏陽性短桿菌,大小約為0.5μmх1.0-2.0μm,直或稍彎,兩端鈍圓,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狀、雙球狀,兼性厭氧、無芽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