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組織芯片的兩個關鍵步驟是制備受體蠟塊和從供體石蠟塊中精確采集微量樣品。雖然至今仍然有很多研究機構采用純粹手工方法進行操作,但是各種商業化機械制備儀的制作效率和精度更高。Beecherlnstruments公司的組織陣列排布儀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制備儀。制備儀包括操作平臺、特殊的打孔采樣裝置和一個定位系統。打孔采樣裝置對供體組織蠟塊進行采樣,也可對受體蠟塊進行打孔。定位裝置可使穿刺針或受體蠟塊線性移動,從而制備出孔徑、孔距、孔深完全相同的組織芯片蠟塊。 受體石蠟塊的一般尺寸為45mmX25mm,高度以5—10mm為宜。石蠟的邊緣常留下2.5~3mm的空白,以防止因石蠟質量不好而造成石蠟塊的撕裂。陣列中兩個相鄰的樣本之間的距離為o.65~1mm。純粹手工操作和機械化排布儀所用的打孔采樣針的直徑為0.6~2.0mm。根據針直徑的不同,在一張載玻片上可以排列40~1 000個組織標本。一般......閱讀全文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種精確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體,尤其特指亞微米結構的技術,又稱其為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或微流控芯片技術。其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由于在生物、化
基因芯片技術及其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進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它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基礎研究價值,又具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總體精神,為加快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迫切需求,充分發揮材料的基礎和支撐作用,有效組織實施“十二五”材料領域國家科技計劃,做好2
蛋白芯片應用:蛋白芯片檢測蛋白芯片檢測技術按照模式和應用的不同可以分為:正相和反相檢測技術。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正相蛋白芯片分析技術,它利用不同樣品與固定在芯片上的大量已知捕捉分子的相互作用,來同時進行多參數的檢測分析。這項技術包括了用于識別和定量目標蛋白的抗體芯片技術和用于分析蛋白和固定結合分子相互作
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進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它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基礎研究價值,又具有明顯的產
基因芯片 技術的誕生為生物技術工作人員打開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門,曾被評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本文對基因芯片的實驗原理、技術基礎、分類、用途、操作主要環節等內容做詳細的介紹。 1.基本原理和技術基礎 基因芯片以DNA雜交 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
8月28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 本次《目錄》調整先后征求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業界學界和社會公眾意見,共涉及53項技術條目:一是刪除了4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二是刪除5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三是新增
一、指南方向與內容 1. 新型電子材料與器件 1.1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應用 1.1.1 高質量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關鍵技術 開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大尺寸、低成本、高質量襯底制備和外延技術研究,突破相關核心關鍵技術,滿足高溫、高頻、高效大功率器件研制的需求。 1.1.2
單細胞測序日趨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單細胞分離技術的不斷完善。這一講,我們將跟大家一起回顧傳統的單細胞分離技術,并重點介紹單細胞分離技術的新寵微孔芯片技術及微流控技術。圖1為目前常見單細胞分離設備。圖1:目前常見單細胞分離設備傳統單細胞分離技術相信許多實驗人員,都見過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傳統的單細胞
TGF-f3/Smad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 實驗方法原理 TGF-13/Smads信號傳導通路中任
TGF-f3/Smad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 實驗方法原理 TGF-13/Smads信號傳導通路中任
如今,單克隆抗體藥物以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及高效性,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為全球的研發熱點,目前已有2400個單克隆抗體藥物處于研發及商業化階段。 1975年雜交瘤技術問世[1]。1986年鼠源單克隆抗體藥物Muromonab的上市拉開了單克隆抗體發展的序幕。
轉化生長因子(TGF)-13/Smads信號傳導通路相關蛋白表達主要用于:(1)研究腫瘤組織TGF-13/Smad信號傳導通路中相關蛋白的表達;(2)聯系臨床病理資料作相關分析,闡明癌癥發病機制。實驗方法原理TGF-13/Smads信號傳導通路中任一元件的異常都可以引起TGF-13/Smads信號傳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16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貴陽舉行。本次大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5學術年會同期舉辦,參會200余人。張玉奎院士擔任會議名譽主席,關亞風研究員擔任會
5月11日,來自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合成干細胞成功制備器官芯片,從而實現了器官在體外生長,模擬了病變組織的生長情況。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模擬人類組織患病的研究。該研究的成功使得人類在個性化醫療方面前進一大步 5月11日,來自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合成干細胞成功制備器官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辦公廳(室):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部署的、引領未來發展、對科學和技術發展有很強帶動作用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實驗概要生物芯片是將生命科學研究中所涉及的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利用微電子、微機械、化學、物理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使之連續化、集成化、微型化。生物芯片技術主要包括四個基本要點:芯片方陣的構建、樣品的制備、生物分子反應和信號的檢測。1
(六)X射線儀器 1. X射線衍射儀 國外在X射線衍射儀方面的的技術發展很快。主要表現在新型探測器、模塊化、分析軟件的功能強化、先進的X射線光學器件等方面。 目前國外各衍射儀生產廠家紛紛研發配備新型高性能探測器,以確保高檔儀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有的公司每不到兩年就推出一種新
基因芯片用途廣泛,在生命科學研究及實踐、醫學科研及臨床、藥物設計、環境保護、農業、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用武之地。這些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著廣泛的經濟、社會及科研前景。因此,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投資者和科學家均看好這一技術前景。認為基因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產值有可能超過微電子芯片,
隨著基因芯片技術的日漸成熟, 在功能基因組、疾病基因組、系統生物學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 用, 已經發表了上萬篇研究論文, 每年發表的論文呈現增長的趨勢. 芯片制備技術極大地推進了生物芯片的發展, 從實驗室手工或機械點制芯片到工業化原位合成制備,&n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膠、尼龍膜等載體)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掃描或
最近,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可編程人類干細胞按需產生不同類型的組織,最終可能會允許研究人員為需要移植的患者,制備個性化的器官。 這項技術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對于在芯片上制備器官樣的組織,也有短期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月6日的《Nature Communicat
生物芯片雖然只有10多年的歷史,但包含的種類較多,分類方式和種類也沒有完全的統一。用途分類(1)生物電子芯片:用于生物計算機等生物電子產品的制造。(2)生物分析芯片:用于各種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的操作以及生物化學反應的檢測。前一類目前在技術和應用上很不成熟,一般情況下所指的生物芯片主要為生物分析芯
(六)X射線儀器 1. X射線衍射儀 國外在X射線衍射儀方面的的技術發展很快。主要表現在新型探測器、模塊化、分析軟件的功能強化、先進的X射線光學器件等方面。 目前國外各衍射儀生產廠家紛紛研發配備新型高性能探測器,以確保高檔儀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有的公司每不到兩年就推出一種新儀器。
以新型生物芯片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型醫療技術從腫瘤診療研究走向早期診斷及動態監控等臨床應用,成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其中,液體活檢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癌癥早篩、預后監測、用藥指導、患者分層等領域均表現出十足的潛力,出現了大批重要臨床結果。 2018年已近尾聲,縱覽一年液體活檢助力精準
基因芯片用途廣泛,在生命科學研究及實踐、醫學科研及臨床、藥物設計、環境保護、農業、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用武之地。這些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有著廣泛的經濟、社會及科研前景。因此,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投資者和科學家均看好這一技術前景。認為基因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產值有可能超過微電子芯片,
LUMEX實時熒光定量PCR應用---肉類摻假快速鑒別應用研究編者按中國農科院質標所陳愛亮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基于現代生物分析技術的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鑒別與溯源方法研究及產品研發等, 利用我司生產的微芯片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在食品安全領域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建立了一種基于芯片PCR的快速
1. 什么是生物芯片? 在20世紀科技史上有兩件事影響深遠:一是微電子芯片,它是計算機和許多家電的“心臟”,它改變了我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并已進入每一個家庭;另一件事就是生物芯片,它將改變生命科學的研究方式,革新醫學診斷和治療,極大地提高人口素質和健康水平。這是美國《財富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自從1996年美國Affymetrix公司成功的制作出世界上首批用于藥物篩選和實驗室試驗用的生物芯片,并制作出芯片系統,此后世界各國在芯片研究方面突飛猛進,不斷有新的突破。美國的Hyseq公司、Syntexi公司、Nanogen公司、Incyte公司及日本、歐洲各國都積極開展DNA芯片研究工作;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