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芯片的制備技術
制備組織芯片的兩個關鍵步驟是制備受體蠟塊和從供體石蠟塊中精確采集微量樣品。雖然至今仍然有很多研究機構采用純粹手工方法進行操作,但是各種商業化機械制備儀的制作效率和精度更高。Beecherlnstruments公司的組織陣列排布儀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制備儀。制備儀包括操作平臺、特殊的打孔采樣裝置和一個定位系統。打孔采樣裝置對供體組織蠟塊進行采樣,也可對受體蠟塊進行打孔。定位裝置可使穿刺針或受體蠟塊線性移動,從而制備出孔徑、孔距、孔深完全相同的組織芯片蠟塊。 受體石蠟塊的一般尺寸為45mmX25mm,高度以5—10mm為宜。石蠟的邊緣常留下2.5~3mm的空白,以防止因石蠟質量不好而造成石蠟塊的撕裂。陣列中兩個相鄰的樣本之間的距離為o.65~1mm。純粹手工操作和機械化排布儀所用的打孔采樣針的直徑為0.6~2.0mm。根據針直徑的不同,在一張載玻片上可以排列40~1 000個組織標本。一般......閱讀全文
組織芯片的制備技術
制備組織芯片的兩個關鍵步驟是制備受體蠟塊和從供體石蠟塊中精確采集微量樣品。雖然至今仍然有很多研究機構采用純粹手工方法進行操作,但是各種商業化機械制備儀的制作效率和精度更高。Beecherlnstruments公司的組織陣列排布儀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制備儀。制備儀包括操作平臺、特殊的打孔采樣裝置和一個定位
組織芯片的制備——冰凍組織芯片
實驗材料新鮮組織試劑、試劑盒OCT 包埋劑切片黏合劑儀器、耗材1 mm 孔徑針載玻片實驗步驟將每個需要制備 TMA 的新鮮組織,不經固定包埋在 OCT 包埋劑中, -20℃ 中凍成塊。另外,再將 OCT 包埋劑倒在長 3 cm×寬 1.5 cm×高 lcm 的模具中, -20℃ 中凍成塊。用特制的
組織芯片的制備——石蠟塊組織芯片
實驗方法原理首先制作模具蠟塊(受體,recipient)。從供體蠟塊(donor)上取樣,取樣針分別有 0.6 mm、1.0 mm、1.5 mm 和 2.0 mm 幾種,在 1 個大小 45 mm×20 mm 的模具蠟塊上,以 0.6 mm 取樣針間隔 0.1 mm,可排列 1000 余個位點,如取
組織芯片的制備
實驗方法原理 首先制作模具蠟塊(受體,recipient)。從供體蠟塊(donor)上取樣,取樣針分別有 0.6 mm、1.0 mm、1.5 mm 和 2.0 mm 幾種,在 1 個大小 45 mm×20 mm 的模具蠟塊上,以 0.6 mm 取樣針間隔 0.1 mm,可排列 1000 余個
組織芯片制備儀
組織芯片技術是以形態學為基礎的分子生物學新技術,應用范圍涵蓋了整個生命科學中各個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應用研究以及藥物開發的相關領域。憑借其省時、高效、誤差小等優點,自誕生以來就獲得了生命科學從業人員的熱切關注。 那么組織芯片到底是如何制備出來的呢? 簡短截說,組織芯片制備就是通過組織芯片陣列
組織芯片技術
1998 年 ?Konoen 等提出了組織芯片的概念,在美國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制作組織芯片用于乳腺癌p53 基因擴增及其表達蛋白水平的研究。隨后 Moch 等對腎癌,Scharan ?等對不同類型腫瘤, Richter 等對尿道膀胱癌的組織芯片進行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分子雜交等
組織芯片制備的技術路線和基本制作過程
組織芯片制備的技術路線和基本制作過程:通過組織芯片制作機細針打孔的方法,從眾多的組織蠟塊(稱為供體蠟塊,donor)中采集到數十至上百的圓柱形小組織(組織芯,tissue core),并將其整齊排列另一空白蠟塊(稱為受體蠟塊,recipient)中,而制成組織芯片蠟塊。然后對組織芯片蠟塊進行
組織芯片制備的技術路線和基本制作過程
組織芯片制作機細針打孔法實驗材料組織蠟塊試劑、試劑盒萊卡石蠟蜂蠟水冰塊儀器、耗材載玻片組織芯片制作機塑料盒溫箱冰箱切片機冰袋APES切片黏合劑取樣針通過組織芯片制作機細針打孔的方法,從眾多的組織蠟塊(稱為供體蠟塊,donor)中采集到數十至上百的圓柱形小組織(組織芯,tissue core),并將其
生物芯片技術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組織芯片的定義和技術特點
組織芯片(tissue chip),也稱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s),是生物芯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將許多不同個體組織標本以規則陣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載體(使用載玻片最多)上,進行同一指標的原位組織學研究。該技術自1998年問世以來,以其大規模、高通量、標準化等優點得到大范圍的推
生物芯片技術的樣品制備
RNA樣品通常需要首先逆轉錄成cDNA并進行標記后才可進行檢測。目前,由于檢測靈敏度所限,尚難以普通探針對極少量的核酸分子進行雜交和檢測,所以需要對樣品或后續測試信號進行適當的放大。多數方法需要在標記和分析前對樣品進行適當程度的擴增,例如通過PCR方法,以使樣品核酸的拷貝數有所提高達到檢測的靈敏度。
生物芯片技術的樣品制備
RNA樣品通常需要首先逆轉錄成cDNA并進行標記后才可進行檢測。目前,由于檢測靈敏度所限,尚難以普通探針對極少量的核酸分子進行雜交和檢測,所以需要對樣品或后續測試信號進行適當的放大。多數方法需要在標記和分析前對樣品進行適當程度的擴增,例如通過PCR方法,以使樣品核酸的拷貝數有所提高達到檢測的靈敏
直接點樣的芯片制備技術
??? 直接點樣法最早由Stanford大學Brown實驗室發展而來,是將微量的寡聚核苷酸片段、cDNA或蛋白質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排列到玻片等介質上,生物大分子探針通過共價鍵或離子鍵與特殊處理的玻片相連,從而制備成芯片。直接點樣法主要包括3個重要的環節:探針的準備,載體的表面修飾和點樣。
生物芯片技術樣品制備
RNA樣品通常需要首先逆轉錄成cDNA并進行標記后才可進行檢測。目前,由于檢測靈敏度所限,尚難以普通探針對極少量的核酸分子進行雜交和檢測,所以需要對樣品或后續測試信號進行適當的放大。多數方法需要在標記和分析前對樣品進行適當程度的擴增,例如通過PCR方法,以使樣品核酸的拷貝數有所提高達到檢測的靈敏度
實驗技術:組織切片的制備
【目的】組織標本必須首先被制成組織切片,再經過染色處理,然后才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臨床診斷和科學研究。【原理】蘇木素染色結合伊紅染色是常規組織學染色技術,也稱為H & E染色。蘇木素是堿性染色,細胞核被染成深紫或蘭色,常用作核染色;伊紅是酸性染色,細胞漿染呈紅色,常用作胞漿染色。【材料】1.試劑和溶液(
組織芯片
組織芯片(tissue chip),也稱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s),是生物芯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將許多不同個體組織標本以規則陣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載體(使用載玻片最多)上,進行同一指標的原位組織學研究。該技術自1998年問世以來,以其大規模、高通量、標準化等優點得到大范圍
原位合成的基因芯片制備技術
生物芯片制備中材料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原位合成法和點樣法兩種,點樣法又分為接觸式點樣法和非接觸式點樣法。原位合成法主要用于基因芯片的制備,點樣法可用于基因芯片和蛋白質芯片的制備。細胞芯片主要是通過細胞本身的貼壁生長來完成固定。組織芯片通過一些黏性溶劑(如石蠟)使組織切片固定在載體上。某些微流體芯片不需
單分子芯片制備實驗技術問世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教授課題組研發出成熟的單分子芯片制備實驗技術,主要揭示了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的制備與單分子錨定兩大關鍵步驟。這些技術生產的單分子器件具有普適性,將會催生新一代單分子電子設備,并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單分子交叉科學新領域的發展,例如單分子物理與化學基本物性、單分子化學反
單分子芯片制備實驗技術問世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教授課題組研發出成熟的單分子芯片制備實驗技術,主要揭示了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的制備與單分子錨定兩大關鍵步驟。這些技術生產的單分子器件具有普適性,將會催生新一代單分子電子設備,并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單分子交叉科學新領域的發展,例如單分子物理與化學基本物性、單分子化
生物芯片技術的生物樣品的制備
分離純化、壙增、獲取其中的蛋白質或DNA、RNA并用熒光標記, 才能與芯片進行反應。用DNA芯片做表達譜研究時,通常是將樣品先抽提MRNA,然后反轉錄成CDNA。同時摻入帶熒光標記的dCTP或dUTP。
蛋白芯片技術的探針的制備方法
低密度蛋白質芯片的探針包括特定的抗原、抗體、酶、吸水或疏水物質、結合某些陽離子或陰離子的化學集團、受體和免疫復合物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制備時常常采用直接點樣法,以避免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保持它和樣品的特異性結合能力。高密度蛋白質芯片一般為基因表達產物,如一個cDNA文庫所產生的幾乎所有蛋白質均
蛋白質芯片技術探針的制備方法
低密度蛋白質芯片的探針包括特定的抗原、抗體、酶、吸水或疏水物質、結合某些陽離子或陰離子的化學集團、受體和免疫復合物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制備時常常采用直接點樣法,以避免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保持它和樣品的特異性結合能力。高密度蛋白質芯片一般為基因表達產物,如一個cDNA文庫所產生的幾乎所有蛋白質均
生物芯片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生物芯片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組織芯片的構建原理
TMA構建原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1.選取待研究的組織。人們利用組織芯片技術對人體各組織均有研究,包括肝臟,前列腺,心臟,乳房等等,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大腦組織中的應用最多。醫學上常選取一些病變器官進行研究。根據制作方法來分,微陣列主要有石蠟包埋的組織微陣列和冰凍微陣列兩種。2.經檢測后標記出待研
組織芯片的構建步驟
1.選取待研究的組織。現在人們利用組織芯片技術對人體各組織均有研究,包括肝臟,前列腺,心臟,乳房等等,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大腦組織中的應用最多。醫學上常選取一些病變器官進行研究。根據制作方法來分,微陣列主要有石蠟包埋的組織微陣列和冰凍微陣列兩種。2.經檢測后標記出待研究的區域。組織微陣列的檢測儀主要是
簡述Lifespan組織芯片生物芯片
Lifespan組織芯片是生物芯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及細胞芯片等一樣,屬于一種特殊、新型的生物芯片,是一種新型的高通量、多樣本的研究的工具。組織芯片組織芯片,也稱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s),是將數十個甚至上千個不同個體組織標本以規則陣列方式排布于同一固
自動組織芯片儀
全自動的概念,除了在蠟塊上實現規劃,還應包含供體蠟塊的打點,肉柱的轉移,不同規格鉆頭的切換功能為全自動控制;設備的設計要整體性,如電腦,軟體控制,觸屏操控等一體化組合也是必須的。
手動組織芯片儀
即供體蠟塊的打點,包括供體蠟塊的打洞關鍵2部分都是人工完成。手動組織芯片儀可以滿足大部分科研單位因為標本有限,資金不足的欲開展相關科研之需。
電鏡組織化學技術樣品制備
良好的樣品制備是電鏡酶細胞化學技術成功的關鍵。酶電鏡組織化學 樣品制備要求既要保存酶的活性,同時又要保存細胞的超微結構。并能防止酶反應產物擴散。每種酶對固定液的要求和顯示方法雖不盡相同。但電鏡酶組織化學的基本程序相似,下面簡要介紹其基本要求: 1.取材? 組織標本的取材是樣品制備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