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粒子介導的 DNA 轉染實驗 試劑、試劑盒 CaCl2 乙醇 甘油 亞精胺 質粒DNA 細胞生長培養基 儀器、耗材 基因槍 金或鎢粒子 鏡頭紙 微量離心管 需轉染的細胞或組織 實驗步驟材料緩沖液與溶液貯存液、緩沖液與試劑的成分見附錄1。稀釋貯存液至所......閱讀全文
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導入真核細胞的技術,它是研究基因表達調控,突變分析等的常規工具。細胞轉染分為瞬時轉染和穩定轉染。瞬時轉染是指外源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后,存在于游離的載體上,不整合到細胞的染色體上。穩定轉染是指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細胞轉染途徑(一) 物理介導:
一、細胞轉染途徑轉染大致可分為物理介導、化學介導和生物介導三類途徑。電穿孔法、顯微注射和基因槍屬于物理介導技術;化學介導方法很多,如經典的磷酸鈣共沉淀法、脂質體轉染方法、和多種陽離子物質介導的技術;生物介導方法,有較為原始的原生質體轉染,和現在比較多見的各種病毒介導的轉染技術。1、物理介導(1)電穿
磁性納米粒子的應用磁性納米粒子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主要分為兩大類:體外應用主要包括分離純化、磁性轉染、免疫分析、催化、Magnetorelaxometry、固相萃取等。體內應用可大致分為治療和診斷兩類,治療方面的應用如熱療和磁靶向藥物,診斷方面的應用如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enti
實驗步驟 一、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最簡單的經典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是一個重組的桿狀病毒,其基因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為編碼目標蛋白質的dDNA,在多角體蛋白啟動子控制下進行轉錄。這個嵌合的基因由多角體蛋白啟動子和外源蛋白編碼序列組成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基因療法是指將正常基因植入靶細胞代替病人細胞中的遺傳缺陷基因,或關閉、抑制異常表達的基因,以達到預防和醫療疾病目的的一種臨床醫療技術。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惡性腫瘤、癌癥、艾滋病病毒(HIV)、關節炎、糖尿病、腺苷脫氫酶(ADA)缺陷癥、神經系統紊亂、心臟病等疾病方面,基因療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
劉光清 劉在新 謝慶閣(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農業部畜禽病毒學重點開放實驗室,蘭州730046)摘 要: 反向遺傳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已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綜述反向遺傳技術研究進展,并討論該技術在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應用。關鍵詞: 反向遺傳學 反向遺傳技術 全長c
近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系統病毒學研究組在桿狀病毒ODV特異性囊膜蛋白HA72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桿狀病毒包含37個核心基因,它們在病毒生活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Helicove
近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系統病毒學研究組在桿狀病毒ODV特異性囊膜蛋白HA72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桿狀病毒包含37個核心基因,它們在病毒生活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Helicove
桿狀病毒是一類在自然界中專一性感染節肢動物的DNA病毒,可用于(1)作為基因工程病毒殺蟲劑 ,提高害蟲防治效率(2)作為超高效的真核基因表達載體 ,生產有用的工程蛋白(3)研究桿狀病毒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4)研究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機制。實驗方法原理由于昆蟲桿狀病毒環狀雙鏈DNA基因組很大 (約 13
最新發布的2013年1月SCI學術期刊《納米尺度》(Nanoscale)中報道了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勞特伯生物醫學成像研究中心磁共振(MRI)分子影像研究組與醫藥所肝臟基因與細胞治療中心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自組裝高靈敏度MRI探針在微環DNA(Minicircle DNA
本實驗所用基因傳遞系統(基因槍)原理:低壓基因遞送系統(GDS-80 基因槍 U.S. Patent Number: 6,436,709 B1),根據火箭噴嘴原理和空氣動力學原理設計,是用于傳遞生物微粒進入靶細胞的一種新型系統。如圖1中所示,當左側出現輸入氣體壓力時(如:氦氣),兩個腔室之間將形成巨
共軛聚合物具有較強的光捕獲能力,可用來放大熒光傳感信號,在疾病診斷以及生物檢測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共軛聚合物在細胞與動物水平的熒光成像以及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也獲得了高度關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共軛聚合物設計
自2010年3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員共發布五批儀器設備采購公告,采購各類儀器23臺(套)。其中,第五批儀器采購公告為11月17日發布,尚處于采購過程中。儀器名稱臺數用途第五批(11月17日發布)脈沖場電泳系統1微生物基因分型鑒定;環境基因組大片段分析;質粒、病毒基因
作者:馮銘 王任直 作者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 北京 100730 【摘要】 近年來,干細胞在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病和心臟疾病治療中獲得廣泛應用。干細胞移植后,活體示蹤干細胞的存活和遷徙具有重要意義。分子影像學技術的發展使干細胞活體示蹤成為可能,光學成
傳感器(MP-SPR)生物傳感器、氣體傳感器、食品安全、環境監測、免疫響應、實驗開發◆ 應用MP-SPR技術測量氣體導致的表面變化MP-SPR儀器用于表征由不同氣體導致的聚合物薄膜變化。不同的濕度顯示了與聚合物相互作用的濃度依賴性,并且乙醇蒸氣看起來滲入了聚合物層。◆ 應用M
【摘要】 近年來,干細胞在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病和心臟疾病治療中獲得廣泛應用。干細胞移植后,活體示蹤干細胞的存活和遷徙具有重要意義。分子影像學技術的發展使干細胞活體示蹤成為可能,光學成像、磁共振成像、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臨床和實驗中常用的分子影像學方法,
《納米尺度》雜志近日報道了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關于自組裝高靈敏度MRI探針在微環DNA傳遞中的應用研究。 據介紹,微環DNA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基因治療載體,而如何實現微環DNA的高效遞送以及載體非侵入性生物學信息的獲取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聚乙烯亞胺(PEI)作為陽離子基因傳遞載體,已
納米藥物制造系統NanoAssemblr,為新型納米顆粒制造而設計,解決了傳統制備方法的難題。納米藥物制造系統NanoAssemblr應用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術,快速、精準地混合納米顆粒成分多種生物材料可選,可包裹藥物,siRNA,CRISPR,DNA,蛋白等。用戶可以通過改變程序
10月25日,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發布了《干細胞制劑制備質量管理自律規范》的公告,公告顯示,《規范》是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和《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經業內骨干企業及專家的研討,為規范我國干細胞制劑制備,加強質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隨著大數據、全基因組測序等越來越“大”的手段被利用到研究中,我們在看待研究上好像也站在越來越“大”的視角上。 這次讓我們把視角縮小到一個細胞上,看看下面這些幫助研究者“撬開”細胞,研究更細微的核酸與蛋白質的“神兵利器”們,它們是由 The Scientists Magazine 評選出的 20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研究理事會(VR)的雙邊合作協議,2016年雙方將共同資助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之間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含小型雙邊研討會)項目。經過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項目申請45項,經初步審查,確定有效申請41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申請公布如下:序號科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