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聚首電子科大聚焦智能態勢感知前沿研究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9年智能態勢感知前沿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張錫祥、何友、楊小牛、陸軍,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銀福少將以及來自國內24個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專家與會,就近年來在智能態勢感知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交流展望。 開幕式上,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靳敏、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繼先代表主辦方致辭,表示將結合雙方優勢,在國家重大項目方面不斷增強科研合作和協同創新能力,力爭牽頭組織區域性的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為我國智能態勢感知研究再添新功。 陸軍院士表示,此次論壇獲得了郭桂蓉院士、張錫祥院士、何友院士、楊小牛院士等專家學者及電子科大的大力支持,也為電子科大在智能態勢感知領域研究上提供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希望與會專家通過深入交流與討論,進一步拓寬視野,集思廣益,推進該領域的發展。 與會專家在本次論壇上積極探討、深入交流。何友院士、楊小牛院......閱讀全文
南科大與港科大共建深港微電子學院
南方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南科大國際會議廳舉行,兩校共建的“深港微電子學院(籌)”正式揭牌。據悉,深港微電子學院將進行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深港微電子學院(籌)將朝著服務地方經濟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的方向發展,力爭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國家級示范
西安電子科大迎新任校領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87.shtm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消息,12月13日上午,該校舉行校級領導干部任免職宣布會,宣布教育部黨組關于學校領導干部任免職的決定。教育部黨組任命郭俊任中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委員
電子科大兩位副校長“換血”
據電子科技大學網站消息,5月23日下午,該校在清水河校區召開干部教師會議,宣布教育部黨組關于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任免的決定。校黨委書記王亞非主持會議。校長曾勇,校領導班子成員,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教師代表等出席會議。 會上,王亞非宣讀了《教育部關于曾勇等職務任免的通知》《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孔令講等
電子科大永寧園區建設有新進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永寧園區一號科研樓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市溫江區舉行。校黨委書記曹萍、校長胡俊,溫江區委書記馬烈紅,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軍,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波,副區長帥侖應邀出席。曹萍宣布項目開工,胡俊、王軍和中建八局華西分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譚沁分別致辭。副校長趙志欽主持儀式。胡俊
電子科大研發高功率低相干性光源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饒云江團隊在德國期刊《物理年鑒》上發表封面文章,題為《基于高功率多模光纖隨機激光的無散斑成像研究》。該研究工作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輸出功率>100W,散斑對比度低于人眼散斑感知閾值的多模光纖隨機激光器。一直以來,隨著無散斑成像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應
西安電子科大硬科技力量助力戰“疫”勝利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態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科教人員,秉承牢記、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傳承,發揮學科優勢,與時間賽跑,攻克急難,研發助力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成果,用科技的力量助力戰“疫”勝利。 成果一是基于深度學習的新冠肺炎早期檢測篩查系統。疫情發生以來,該校計算機科
南科大:電子皮膚溫覺仿生領域獲新進展
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劉瑋書課題組在電子皮膚的溫覺仿生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上。 相關研究成果展示電子皮膚作為人體皮膚的對應物,通過在柔性基底上集成各種功能元素,可以模擬人體皮膚的各種功能,是未來智能機器人的理想組件。目前,電子皮膚已經實現了類人體的觸覺功能,
電子科大科研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 2022年1月12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玻色子體系中的奇異金屬態》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工作主要由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言榮院士團隊完成,博士生楊超為第一作者,熊杰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 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分為費米子與玻色子兩種,是否存在
西安電子科大集成電路研究院成立
?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成立啟動。 ? 黃如院士、劉明院士、吳漢明院士和鄭南寧院士致辭。 ?
院士專家聚首電子科大聚焦智能態勢感知前沿研究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9年智能態勢感知前沿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張錫祥、何友、楊小牛、陸軍,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銀福少將以及來自國內24個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專家與會,就近年來在智能態勢感知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交流展望。
中國科大自旋電子學材料的理論設計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金龍教授研究組在電場調控半導體載流子自旋取向方面取得重要理論進展,使得制備電學可控的自旋電子學材料成為可能。該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自旋電子學是基于電子的自旋進行信息的傳遞、處理與存儲的,它具有目前傳統微電子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在自旋電子學應用中,如何實現用電場
日本雙葉電子工業株式會社代表團訪問中國科大
7月4日,日本雙葉電子工業株式會社社長櫻田弘先生一行五人訪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座談會上,侯建國校長介紹了中國科大即將啟動組建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發展戰略,以及借鑒硅谷模式籌建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思路,并歡迎雙葉株式會社能在先進技術研究院中與科大的實驗室共同組建研究開發平臺。朱長飛副校長向代表團介
西安電子科大:讓科研成果彰顯“不可替代”特色
每一個到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聽過學校情況介紹的客人,都會對兩個頻繁出現的詞語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最早”和“第一”:“國內最早建立信息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等專業的高校之一。”“曾研制了新中國第一臺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余跡通信系統、第一臺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臺毫米波通信機等。”現
中國科大等在氧化物電子學領域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文彬和王凌飛團隊聯合西北大學教授司良團隊,制備了廣譜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犧牲層材料Sr4Al2O7,可用于制備多種高質量自支撐氧化物薄膜。1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形式,以Super-tetragonal Sr4Al2O7?as a sacrificial laye
中國科大等在氧化物電子學領域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文彬和王凌飛團隊聯合西北大學教授司良團隊,制備了廣譜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犧牲層材料Sr4Al2O7,可用于制備多種高質量自支撐氧化物薄膜。1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形式,以Super-tetragonal Sr4Al2O7?as a sacrificial laye
中國科大在氧化物電子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718.shtm 日前,中國科大吳文彬教授、王凌飛教授團隊與西北大學司良教授團隊合作,成功制備了一種廣譜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犧牲層材料Sr4Al2O7,可用于制備多種高質量自支撐氧化物薄膜。成
華為x電子科大強強聯合打造定制人才——華為致遠班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舉行"華為致遠班"開班儀式,校長曾勇、華為成研所所長肖寧,副校長胡皓全、華為成研所副所長裴勁松出席活動,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華為成都研究所相關人員及首期"華為致遠班"全體成員參加開班儀式。 電子科技大學"華為致遠班"是學校"研究生引航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于2019年啟
中國科大發現全新的非線性電子散射現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陳向軍教授研究組與羅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掃描探針電子能譜儀發現了全新的非線性電子散射現象,該現象的發現有可能發展出一種革命性的固體表面單分子探測技術。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上,中國科大徐春凱副教授是論文的第一作者。Phys.org
快訊!電子科大申恒濤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發布2022年新增院士名單,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申恒濤教授當選。 申恒濤教授,ACM Fellow、IEEE Fellow、OSA Fellow、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21),現任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
尋找創業夢想+-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在電子科大啟動
行動再微小,也是向上的力量。6月20日下午,2024年廣發證券·KAB大學生微創業行動(以下簡稱“大學生微創業行動”)在電子科技大學啟動,主辦方宣布面向全國征集大學生微創業項目,給予50個項目總計120萬元的扶持資金。大學生微創業行動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聯合實施,旨在引導大
電子科大研究生開學典禮-新生集體宣誓學術誠信
? “請全體研究生起立,讓我們共同進行學術誠信宣誓。” 這是電子科技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設置的一個特別環節。9月6日,在該校清水河校區體育場,6700余名新入學的研究生共同舉起右手,集體宣讀學術誠信誓詞。這也是該校首次舉辦研究生新生學術誠信集體宣誓活動。 “我承諾,遵守學術規范,
電子科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量產
3月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5所高校研發的14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得了歐盟CE認證,正式取得了進入歐盟市場的資質。 這其中就有電子科技大學楊正林教授團隊聯合企業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該試劑已進入量產,并應用于包括武漢、
內地高校Nature--Science概況--電子科大首篇Nature首登封面
本月21所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Science發文 2020年6月,Nature和Science(后文簡寫為N&S)兩期刊總計刊出原創論文(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135篇,其中Nature刊出76篇,Science刊出59篇。中國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含共同通訊作者單
兩年實現Nature和Science雙發,這位電子科大博士火了
二年實現Nature和Science雙發—— 最近,電子科技大學的一位博士有點火。 他叫楊超,2019年末以一作身份發表首篇Science論文,成果解決了三十年來懸而未決的量子金屬態問題。 2022新年伊始,他又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再次以一作身份在Nature發表論文。
中科大在湍動磁場重聯電子加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全明和王榮生研究團隊,在湍動磁場重聯電子加速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論文第一作者為中科大博士生李新民,共同通訊作者為中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王榮生和陸全明。 基于地球磁層多尺度衛
大咖云集|西安電子科大集成電路研究院成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成立啟動。黃如院士、劉明院士、吳漢明院士和鄭南寧院士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大郝躍教授致辭。? 圖片均由西電提供。? 4月1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該校北校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等出席儀式并
中國科大在籠目超導的電子向列相研究中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558.shtm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陳仙輝院士、王震宇教授等人在籠目超導的電子向列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利用譜學成像-掃描隧道顯微技術,研究團隊在籠目超導
電子科大鎳基超導研究新突破:H元素的關鍵作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38.shtm 3月2日,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喬梁教授團隊在超導新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了無限層鎳氧化物超導體(鎳基超導)超導電性的關鍵性元素(H)和奇異電子態(間隙位s軌道),為鎳基超
中國科大在籠目超導體的競爭電子序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物理學院、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教授陳仙輝團隊教授吳濤等,在籠目超導體(kagomesuperconductor)的競爭電子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利用高壓下的核磁共振技術,科研團隊在籠目超導體CsV3Sb5中觀察到一種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