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研究揭示結核桿菌分泌系統三維結構
結核病是一種感染率極高的肺部傳染性疾病,通常通過氣溶膠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全世界每年有170萬人死于這種類型的感染。此外,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攜帶至少一種結核病病原菌,雖然長期處于無癥狀的“休眠”狀態,但最終可能會爆發。 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主要致病菌,它通過VII型分泌系統(由駐留在細胞膜中的蛋白質組成的復合體)分泌大量效應蛋白。效應蛋白專門用于抵抗宿主免疫防御,以確保細菌在宿主中存活。然而,目前科學家們對這些分泌系統的運作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近日,和西班牙癌癥研究中心CNIO的科學家現在已經成功地解析了這些納米機器的分子結構。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ature》雜志上。文章作者是來自分子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Sebastian Geibel博士。 在過去五年中, Geibel博士的團隊一直致力于制備可用于冷凍電子顯微鏡觀測的蛋白樣品。之后,通過與馬德里......閱讀全文
Nature:免疫細胞在結核桿菌感染過程中的作用
根據今天在線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篇報道,一類稱為先天性淋巴細胞(ILCs)的免疫細胞介導了人體對結核病(TB)的早期防御。提高這種反應可能為開發針對結核病的治療和疫苗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僅在過去十年中,科學家們發現ILC可以針對病原體啟動快速,非特異性反應,并且還針對特定病原體產生保護性免
Nature:-新研究揭示結核桿菌分泌系統三維結構
結核病是一種感染率極高的肺部傳染性疾病,通常通過氣溶膠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全世界每年有170萬人死于這種類型的感染。此外,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攜帶至少一種結核病病原菌,雖然長期處于無癥狀的“休眠”狀態,但最終可能會爆發。 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主要致病菌,它通過VII型分泌系
結核桿菌介紹
結核分枝桿菌,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據WHO報道,每年約有800萬新病例發生,至少有300萬人死于該病。我國建國前死亡率達200-300人/10萬,居各種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衛生狀態改善,特別是開展
結核桿菌簡介
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1882年由德國細菌學家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發現并證明為人類結核病的病原菌,該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引起肺結核最多見。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全
結核桿菌介紹
? 結核桿菌(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結核病。對人類致病的有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非典型分枝桿菌也可引起類似結核樣病變,但少見。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染色 結核桿菌細長略彎曲,端極鈍園,大小約1~4×0.4um ,呈單個或分枝狀排列,無莢膜、無
結核桿菌標本留取
當你懷疑有肺結核就診時,首先要進行胸部透視,醫生若發現你的肺內有異常陰影,就會給你作痰液檢查.查痰,就是用顯微鏡查找結核 桿菌,痰內一旦發現結核菌,肺結核的診斷便可確定,查痰是診斷肺結核,發現傳染源最準確的方法.另外,病人在治療過在中醫生也會 要求你定期查痰,用以考核和評價治療效果.痰菌陽性
什么是結核桿菌?
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簡稱為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i),是人類結核病的病原體。是專性需氧的一類細菌,抗酸染色陽性。無鞭毛,有菌毛,有微莢膜但不形成芽孢,其細菌壁既沒有革蘭陽性菌的磷壁酸,也沒有革蘭陰性菌的脂多糖。德國細菌學家郭霍(Robert Koch,
結核桿菌PCR鑒定
?? 從痰等臨床標本直接診斷結核分枝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也稱直接擴增試驗(Direct Amplification Test,DAT),主要是利用PCR技術特異性地擴增核酸片斷達到鑒定結核分枝桿菌的目的。RocheLight Cycler 熒光定量PCR儀,從標本處理、核酸擴增到產物鑒定
結核桿菌的檢測
結核桿菌與麻風桿菌是分枝桿菌屬中的主要病原菌。 結核桿菌菌體細長略帶彎曲,有分枝生長趨勢。 菌體含脂量高,與其抗酸特性、抵抗力特性、致病性與免疫 ?性等都有密切關系。 該菌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形成“菜花狀”菌落。一、結核桿菌檢驗程序 結核病人病灶中查到結核桿菌,是病原學診斷的重要
結核桿菌感染途徑介紹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此外還可經皮膚傳播。
結核桿菌的相關介紹
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結核病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的影響,人體許多器官、系統均可患結核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90%以上的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肺結核患者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談笑,使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結核桿菌后便會感
結核桿菌:揭秘“白色瘟疫”
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重要致病菌,可侵及全身各器官,肺結核是結核病最常見的臨床類型,痰結核菌陽性患者是肺結核的重要傳染源。感染結核菌后是否發病取決于感染菌量和宿主抵抗力,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AIDS、糖尿病、矽肺及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均為結核菌易感人群。結核病的病例復雜多樣,以滲出病變為主,或以增殖病
結核桿菌的生化反應
結核分枝桿菌不發酵糖類。與牛分枝桿菌的區別在于結核分枝桿菌可合成煙酸和還原硝酸鹽,而牛分枝桿菌不能。熱觸酶試驗對區別結核分枝桿菌與非結核分枝桿菌有重要意義。結核分枝桿菌大多數觸酶試驗陽性,而熱觸酶試驗陰性; 非結核分枝桿菌則大多數兩種試驗均陽性。熱觸酶試驗檢查方法是將濃的細菌懸液置68℃水浴加溫
概述尿液結核桿菌檢查
(1)24小時尿液抗酸桿菌檢查 結核桿菌是抗酸桿菌中的一種。24小時尿液濃縮作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作抗酸桿菌檢查,方法簡單,結果迅速,陽性率可達50%~70%,但包皮垢桿菌、草分支桿菌也是經常在尿液中存在的抗酸桿菌,因此尿液中的抗酸桿菌并不等于結核桿菌。但是反復多次的這種檢查,均能找到同樣的抗酸桿
結核桿菌的-傳播方式介紹
結核桿菌的傳播方式主要經呼吸道傳染,隨地吐痰最直接污染了生活的環境,是傳播呼吸道疾病的元兇。這是一種惡習,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應當從娃娃抓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但是不隨地吐痰,并不等于把痰咽進肚里,因為痰里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物。有了痰,必須吐在痰盂里,或吐入衛生紙里丟入垃圾箱,也可以
結核桿菌的傳染性
只有痰涂片檢查顯示抗酸桿菌陽性的結核患者才具有傳染性,才是結核病的傳染源。也就是說,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的肺部病灶有很多結核桿菌,當人們大聲說話、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結核桿菌從呼吸道播散出來,附著在空氣的飛沫里面,并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健康人吸進去了這些含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就有可能受
結核桿菌檢查的相關介紹
結核桿菌檢查是確診肺結核最特異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采取涂片檢查法或細菌培養法。涂片抗酸染色鏡檢快速簡便,在我國非典型分枝桿菌尚屬少見,故抗酸桿菌陽性,肺結核診斷基本即可成立。除了痰液,尚可采取咽喉部分泌物、胸液、腹水、尿液、腦脊液、胃液、膿液、糞便等標本進行檢驗。
正確留取找結核桿菌標本
當你懷疑有肺結核就診時,首先要進行胸部透視,醫生若發現你的肺內有異常陰影,就會給你作痰液檢查。查痰,就是用顯微鏡查找結核桿菌,痰內一旦發現結核菌,肺結核的診斷便可確定,查痰是診斷肺結核,發現傳染源最準確的方法。另外,病人在治療過在中醫生也會要求你定期查痰,用以考核和評價治療效果。痰菌陽性病人療程結束
結核桿菌的致病性
結核桿菌的致病作用可能與細菌在組織細胞內頑強增殖引起的炎癥反應,以及誘導機體產生遲發性變態反應性損傷有關。結核桿菌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機體,侵犯各種組織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結核病。
結核桿菌致病機制獲揭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37.shtm
結核桿菌的防治原則介紹
預防 近20年國際組織提出控制結核病主要方法有:發現和治療痰菌陽性者在傳染源上進行防控。卡介苗(BCG)接種。目前較普遍的看法是接種后尚不足以預防感染,但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發病及嚴重性。Dots戰略是who根據20年來的經驗將其上升為一種保證結核病控制對策獲得成功的戰略。 治療 目前結核病
結核桿菌的傳播方式介紹
只有痰涂片檢查顯示抗酸桿菌陽性的結核患者才具有傳染性,才是結核病的傳染源。也就是說,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的肺部病灶有很多結核桿菌,當人們大聲說話、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結核桿菌從呼吸道播散出來,附著在空氣的飛沫里面,并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健康人吸進去了這些含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就有可能受
結核桿菌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后,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后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后形成結核結節。
結核桿菌的形態與染色
結核分枝桿菌為細長略帶彎曲的桿菌,大小1~4X0.4μm。牛分枝桿菌則比較粗短。分枝桿菌屬的細菌細胞壁脂質含量較高,約占干重的60%,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圍在肽聚糖層的外面,可影響染料的穿入。分枝桿菌一般用齊尼(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 石炭酸復紅加
結核桿菌的培養特性介紹
專性需氧。最適溫度為37℃,低于30℃不生長。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的脂質含量較高,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故生長緩慢。結核菌在含氧40%~50%并有5%~10%CO2和溫度為36℃±5℃,合適PH值為6.8~7.2的條件下生長旺盛。在一般培養基中每分裂1代需時18~24小時,營養豐富時只需5小時。
結核桿菌所致疾病的介紹
結核分枝桿菌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損傷侵入易感機體,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通過呼吸道引起肺結核為最多。結核分枝桿菌可通過飛沫微滴或含菌塵埃的吸入,故肺結核較為多見。 1、肺內感染 ⑴原發感染:多發生于兒童。多表現為低熱,盜汗,少量咯血等癥狀。肺泡中有大量巨噬細胞,少數活的結核分
結核桿菌的抵抗力
結核桿菌對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較強,可在干痰中存活6~8個月,若黏附于塵埃上,可保持傳染性8~10天。在強酸強堿溶液中能耐受30分鐘。但對濕熱、紫外線、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體中加熱到62℃~63℃15分鐘,直射日光下2~3小時,或75%酒精內數分鐘即死亡。
結核桿菌檢測有了新技術
陽性檢出率從25%提高到60%以上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專家發明的液基夾層杯法抗酸桿菌檢驗技術,使結核病菌的陽性檢出率從25%提高到60%以上。該院最近運用這項新技術,首次在疑似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中發現結核分枝桿菌。 專家介紹,以往結核病確診試驗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傳統的痰涂片和痰培養,這也是
結核桿菌的傳播方式是什么
結核桿菌的傳播方式主要經呼吸道傳染,隨地吐痰最直接污染了生活的環境,是傳播呼吸道疾病的元兇。這是一種惡習,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應當從娃娃抓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但是不隨地吐痰,并不等于把痰咽進肚里,因為痰里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物。有了痰,必須吐在痰盂里,或吐入衛生紙里丟入垃圾箱,也可以
關于多重耐藥結核桿菌的簡介
2002-2006年,WHO在組織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結核調查(Anti-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in the world),證實多重耐藥結核菌(MDR-TB)正在全球迅速蔓延。2008年2月26日,WHO公布了上述調查結果: 81個調查國家(地區)總共有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