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基因工程的支持者們一直堅信,它將有助于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然而,盡管已經培育出許多抗蟲害和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科學家在促進農作物產量方面卻一直難有作為。如今,研究人員首次證明,通過改變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基因,他們終于可以放心地將玉米產量提高10%,而不用管生長條件是好是壞。 “這太不可思議了。”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艾姆斯市愛荷華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家Kan Wang說。她表示,除了提高玉米產量外,新的轉基因技術還將激勵研究人員努力提高其他農作物的產量。 全世界種植最廣泛的轉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和棉花)都是通過一些相對簡單的基因改良創造出來的。例如,通過將細菌的一個基因添加到特定的農作物品種中,科學家賦予了它們合成一種可以殺死多種昆蟲的蛋白質的能力。另一種簡單的基因操作結果可以使農作物抵抗草甘膦或其他除草劑,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讓農民可以在不侵蝕土壤的前提下除掉雜草。還有一種操作可以在干旱時保護農作物......閱讀全文
美國玉米因檢出未經我國農業部批準的轉基因成分MIR162而頻遭退運,該事件不僅讓遠在美國的玉米出口商們寢食難安,更因“轉基因”三個字的分外敏感,讓我國國內有著玉米進口配額指標的企業心神不寧。尤其是我國糧油進出口貿易的龍頭企業—中糧集團,更是又一次深陷進口轉基因農作物的輿論困局之中,被多方問責。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從去年10月至今,因為檢出未經農業部批準的MIR62轉基因成分,中國已退運了過百萬噸美國進口玉米 , 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大量退運給美國農業產業帶來不小損失,美國曾多次敦促中國盡快完成審批。 多位專家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進口的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玉米,由于轉基因的核心技術都被國外
圖片說明:2008年11月24日布魯塞爾,一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者在歐盟總部大樓前進行的抗議活動中展示被畫上鬼臉的轉基因玉米。 歐洲農民很可能將在世界糧食市場上落于劣勢,因為歐盟的糧食消費者們對轉基因糧食充滿敵意,這阻礙了科學家對培養高產量抗蟲害的糧食作物的研究。 目前歐盟只批準了一種轉
木瓜是生物技術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卻是美國夏威夷州農業支柱。上世紀90年代,公共科研機構植物病毒學家戴尼斯·岡薩弗斯培育的轉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廣,拯救了受環斑病毒危害的木瓜產業。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銷往美國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據了日本市場。
最近,農業部批準三種新品種轉基因大豆進口,引起了國人高度關注。澳洲是農業大國,又是對食物檢疫非常嚴格的國家,對于轉基因食物,他們是這樣做的:禁止出售新鮮的轉基因食物,凡是有機食品不允許使用轉基因材料,只有轉基因棉花和油菜籽可作商業種植…… 什么是轉基因食物 長久以來,人類運用雜交選育
國家質檢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13年10月至今,因為檢出未經我國農業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已退運了100多萬噸美國進口玉米。 對于轉基因農產品,社會認識不統一。轉基因玉米用途是什么?食用是否安全?美國人吃不吃轉基因食品?為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走訪了中國農業部、美國農業部、中
轉基因技術和中國糧食安全與主權的話題在歷經一年的爭論熱議,以及多輪政府決策者、非政府組織以及消費者的互動之后,歲末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12月8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就轉基因問題給出官方定調:“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應用是大勢所趨, 是我國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
在過去的10多年里,中國社會輿論中爭訟最為激烈和持續的焦點話題之一,是一個普通人看似幾乎插不上嘴的專業科學問題:轉基因農作物應不應該商業化? 而有關轉基因問題的論戰,現在越來越異化為不同政治立場之間的紛爭,乃至謾罵。它實際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最初的科學研究和食品安全范疇,淪為一場迷失了目標的情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 “轉基因”問題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日前,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發布的《轉基因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一文,引發了網民的熱烈討論。28日,人民網記者就網民所關心的七大疑問,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 疑問一:“轉基因增產”是真
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修班近日在長春舉行,重點討論了轉基因安全性與安全認證的相關問題,并針對中國當前轉基因產業化的路徑和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國家轉基因發展前沿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間,擔任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總工程師的中國工程院萬建民院士,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
權威學術組織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今天在京發布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風口浪尖的轉基因,頻頻在網絡上傳出“圣女果都是轉基因”、“美國人從來不吃轉基因”等虛假消息,即便權威人士反復辟謠也沒能阻擋謠言的流傳。你有沒有中招,來看一看。 謠言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生產出來都賣給中國人 美國市場上
歐盟委員會向轉基因玉米亮"綠燈"放行,周遭隨即響起一片非議之聲。知名的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放言,歐盟迫于業界壓力放行的轉基因玉米"巨毒",將危機百姓健康與生存環境。 歐盟衛生和消費者事務委員托尼奧·博格11月6日在此間向外界披露,歐盟委員會起草了一份允許杜邦先鋒公司旗下轉基因玉米TC150
超級雜草、自殺與基因的悄悄傳播——有關轉基因作物,哪個為真實,哪個為虛假,哪個尚屬未知的呢?2013年5月2日的《自然》雜志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報道。文章認為,轉基因作物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但是對其進行污蔑也是不應當的。真理存在于兩者之間的某個位置上。 在有關轉基因食品與作物的激烈爭論中,
轉基因技術誕生20多年,關于其收益和風險討論越來越激烈。 7月13日,轉基因與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等在內的國內外專家從不同角度均確認轉基因既不高產,也不環保,更不安全。 他們一致表示,轉基因作為食品對人體不安全,釋放到環境對環境不安全,而且也沒有兌現當
據媒體報道,本月初,陜西榆林靖邊縣4000多畝玉米被當地政府強行鏟除事件被曝光后引起社會關注。在玉米即將成熟收獲之際,如此“大動干戈”的背后竟是農民種植的玉米父本中包含轉基因成分。 為了稍作彌補,當地政府承諾向農戶每畝補償1400元。而“始作俑者”玉米種子提供者劉振國已被警方以非法經營罪拘留,
目前,中國農業面臨著三方面的重大挑戰。首先耕地銳減,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蟲害、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發,環境惡化。 發展轉基因技術可以有效地緩解或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轉基因農作物品種能夠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
日前,《環球時報》又刊登了彭光謙"轉基因安全要用事實說話"的文章,新華網也報道了彭光謙的評論"靠轉基因解決糧食問題是飲鴆止渴".郎咸平在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播出的"警惕!轉基因!",上海第一財經頻道"解碼財商"做的《轉基因食品,你敢吃嗎?》中,更是把權威機構已反復澄清過的所謂轉基因食品致癌、影響
日前,《環球時報》又刊登了彭光謙"轉基因安全要用事實說話"的文章,新華網也報道了彭光謙的評論"靠轉基因解決糧食問題是飲鴆止渴".郎咸平在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播出的"警惕!轉基因!",上海第一財經頻道"解碼財商"做的《轉基因食品,你敢吃嗎?》中,更是把權威機構已反復澄清過的所謂轉基因食品致癌、影響
編者按: 一個社會的專家系統,通常由公共知識體系及負責其生產的專業技術隊伍組成,其有效運轉依賴于專業知識的生產、解決問題時理性思維的運用,以及更為重要的一點,即科學共同體參與公共決策的廣度和深度。 一個運行良好的專家系統既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高水平的咨詢意見,又可以為公眾提供專業判斷
在美洲最大的三個國家,轉基因食品可謂是大行其道。美國是許多轉基因作物的發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種植國;南美的巴西則是世界上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國;加拿大對轉基因食品也和美國一樣無需任何標識。 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201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1.703億公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出于糧食安全的考慮,我國正逐年增加轉基因生物的進口數量。圖為轉基因大豆。 養豬如果全部使用配合飼料,每年將消耗糧食生產總量的40%左右。本版圖片來源:昵圖網 目前我國所使用的飼料大多數都含有轉基因成分。用轉基因作物或者其加工副產品制作的轉基因飼料是否會對動物乃
專訪國內外生物技術專家解析熱點疑問 不久前有經濟學者在電視訪談節目中稱,轉基因玉米讓老鼠長腫瘤、美國連牲畜都被禁止喂食轉基因飼料。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再度成為社會焦點。一些人質疑:轉基因食品致癌或讓人“絕育無后”?老外不吃轉基因食品?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國內外生物技術專家及業內人士,求證
自人類耕作以來,就在探索有效防除雜草的途徑。草甘膦,因能在結構上阻斷植物體內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導致雜草和作物死亡,有效控制危害最嚴重78種雜草中的76種,而占據著農藥銷售榜的首位。 科學家夢想將抗草甘膦基因導入作物中,獲得抗草甘膦的轉基因作物。抗除草劑,便成為轉基因作物商業化后,最具優
食物價格的上漲促使各國考慮使用生物技術來提高產量。但轉基因技術真能奏效嗎?李泰格通過調查指出,就轉基因技術的增產效用還需經一步研究。 在國際糧食價格急劇上漲的關頭,一些生物技術公司和研究人員不失時機地提出:轉基因技術可以為應對世界性糧食不足提供新的解決之道。 在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廣上,中國也顯
提起主糧,許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麥。其實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糧。對美國來說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產自美國。玉米是美國最重要的作物,不僅總產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2009年總產量3.34億噸),總產值也是第一
“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中國成為國外轉基因糧的生死試驗場”“民族的噩夢”……已經兩個月了,有關轉基因
近來,法國一研究報告稱某轉基因玉米導致實驗鼠患癌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對此,不少業內專家以及一些歐盟國家的農業部長均認為,轉基因玉米致癌論“言之過早”。而本次事件背后的一些利益糾葛以及研究程序問題也有待進一步厘清。 這項研究發表在19日的《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志上。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
本文根據2016年4月14日許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講堂”的演講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講座人:許智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