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技術和中國糧食安全與主權的話題在歷經一年的爭論熱議,以及多輪政府決策者、非政府組織以及消費者的互動之后,歲末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12月8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就轉基因問題給出官方定調:“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應用是大勢所趨, 是我國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戰略舉措。農業部將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中國是美國轉基因大豆的最大買家。 12月9日隨即爆出消息:農業部機關幼兒園“魚肉類食品統一由為農業部機關食堂供貨的優質水產品公司供貨,食用油采用非轉基因油”。 聽其言,觀其行,部分民眾要求“農業部的機關幼兒園采用轉基因食品,給全國人民做個表率”的聲音響起。 在全球范圍內,轉基因技術也仍是個爭議巨大的話題,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辯論仍處進行時。一面是轉基因技術所承諾的解決人類面臨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機和資源匱乏等難題,另一面是由于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潛在風險,如何在促進轉基......閱讀全文
科學而健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實施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些現實的或者潛在的負面影響。 自1985年人類首次試種成功轉基因作物以來,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已占到世界總耕地面積的2%,轉基因生物已達120種左右,其中主要的4種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
當我們談論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時候,支持方和反對方都在支持和反對“誰”呢?答案是“方”。這是一則冷笑話。不過,當我們陷入深思的時候,這則冷笑話揭示了至少一個問題: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們真的需要補一補轉基因的“歷史課”。 如果要對近幾年的社會話題按照“敏感指數”排出一個名次的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2011年1月22日,德國柏林,超過1萬人加入游行隊伍,抗議轉基因種子的使用。在“食品安全”的大旗下,本來互不相干的農民、商人、環保人士等各色人等,攜手掀起了反對轉基因的新高潮,而且一浪接著一浪。(CFP/圖) 在有關轉基因的爭論中,最常見也是最方便的話題就是“食品安全”。這一旗幟爭論雙方
木瓜是生物技術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卻是美國夏威夷州農業支柱。上世紀90年代,公共科研機構植物病毒學家戴尼斯·岡薩弗斯培育的轉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廣,拯救了受環斑病毒危害的木瓜產業。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銷往美國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據了日本市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這是近九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轉基因技術。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等專家認為,九年六次提轉基因技術傳遞的正是中央持續鼓勵轉基因科研,探索其商業化道路的信號。 技術研究:支持科學家搶占前沿技
中央一號文件九年六次提轉基因技術 中農辦表示 國新辦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時表示,轉基因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技術,中國農業轉基因產品的市場不能都讓外國的產品占領。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2月17日,法國參議院以兩票的微弱多數否決了社會黨議員提出的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的法律草案。18日法國政府重申法國領土上不能種植轉基因玉米,保證在3月中旬前將推出新政令。法國政府這一表態再一次引起世界各國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自從轉基因食品問世以來,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熱點問題。
摘要:本文論述了轉基因農產品、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對轉基因食品從基因、基因轉錄、基因翻譯表達三個層面的檢測技術做了概述。 關鍵詞: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農產品 食品安全 生物技術 檢測技術 Abstract: discuss on the question Gen
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吳孔明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彭于發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研究員 徐海濱 近期,一些媒體報道對轉基因技術提出多種質疑,如“中國消費轉基因大豆油的區域是腫瘤發病集中區”“歐洲、美國禁止老百姓食用轉基因
隨著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繼而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11月30日,植保(中國)協會在京召開以“農業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為主題的媒體研討會,會議分別就農業生物技術的安全性測試、轉基因食品安全以及轉基因棉花的種植情況進行了探討。 轉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嗎?美國人吃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會讓民族斷子絕孫嗎?為什么轉基因食品爭議這么大?”昨天下午,首屆轉基因嘉年華活動在后山藝術空間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等“挺轉”人士,現場回應了對轉基因問題的一些質疑。” 在昨天的活動現場,幾位知名“挺轉”人士—
2010年11月30日,植保(中國)協會在北京召開以“農業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為主題的媒體研討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楊曉光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教授和高碑店市農民祖茂堂分別在研討會上作了主題報告。科學家和農民代表就農業生物技術的安全性
摘要:本文論述了轉基因農產品、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對轉基因食品從基因、基因轉錄、基因翻譯表達三個層面的檢測技術做了概述。 關鍵詞: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農產品 食品安全 生物技術 檢測技術 Abstract: discuss on the question Genetically modifi
楊云霞 1 蔣士強2 趙明1 董志強1 (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北
近來,湖南的“黃金大米”、法國開展的小白鼠食用轉基因玉米試驗等,再次把轉基因推于風口浪尖。在兩院院士師昌緒的倡導下,兩院資深院士聯誼會組織轉基因作物論壇,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針對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產業化等問題展開探討。那么,院士專家究竟如何看待轉基因? 保障未來糧食安全 農業部副
“這么多年來,我做食品安全的報告時從來不談轉基因,因為我認為它不屬于食品安全的問題。可是在互動時,總有人會提。” 4月29日,在北京市科協科技思想庫轉基因技術決策咨詢沙龍(以下簡稱“沙龍”)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上臺道出了這樣一番話。 與其說這是陳君石個人的“困惑”,不如說這是當下中國關
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從國外到國內從來都是爭論不休。 10月17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檢測與評估是由權威機構來進行,不是“隔壁王大媽說了算”。但權威機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建構?以及如何檢測?是否真正權威?這些問題就如神秘的生物科技
圖為研究人員在無菌環境下給小白鼠喂食轉基因食品,做毒理與過敏實驗。90天后,將會對這些小白鼠進行血常規等一系列化驗,為人類安全食用轉基因食品提供可靠數據。中開 攝 專家指出,轉基因技術自誕生以來爭論就從未間斷過。但是,圍繞轉基因的爭論基本屬于科學認知和技術認
"轉基因食品--吃,還是不吃?這不是一句話就能夠簡單回答的問題。在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談到了要重組食品監管機構,健全食品監管體制,對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機關也應該做一個有效的監管設計。"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天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何悅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
具備一些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最基本單位,記錄著生物生殖繁衍的遺傳信息。從目前的情況看,轉基因產品確實有些方面還說不清楚,比如,食品安全方面有一些讓人懷疑的地方。 &nbs
農業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全文如下: 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06(農業水利類388號)提案答復的函 王路等10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經商質檢總局、食品藥品
無論是頭發的顏色與發型,還是臉上的面相與神態,第一眼看到克萊夫·詹姆士(Clive James)博士,總感覺與經典影片《卡桑德拉大橋》中的喬納森·張伯倫大夫多少有些相似。不過與喬納森大夫的神經外科專業不同,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有自己專注的領域——轉基因作物。 作為ISAAA(國際農業生物技術
無論是頭發的顏色與發型,還是臉上的面相與神態,第一眼看到克萊夫·詹姆士(Clive James)博士,總感覺與經典影片《卡桑德拉大橋》中的喬納森·張伯倫大夫多少有些相似。不過與喬納森大夫的神經外科專業不同,克萊夫·詹姆士博士有自己專注的領域——轉基因作物。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暨全國生物技術大會會 議 通 知 隨著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已滲透到醫藥、工業、農業、海洋、食品安全和國防等各個領域。為推進和提升生物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搭建生物技術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青年學生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定于2012年8月31
“轉基因的玉米還是玉米啊!”2014年5月北京科技周期間,一對老夫婦站在中國農科院大院里舉行的轉基因技術科普知識宣傳欄之前發出感嘆。雖然我國政府積極推動以轉基因為特征的生物技術發展,但是,公眾接受程度仍然很低,許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轉基因技術的戰略意義以及其對社會安全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日前,在北京市
一邊是轉基因大豆油走入尋常百姓家,一邊是轉基因食品“不安全”之聲不絕于耳,公眾該相信誰? 近日,農業部發放三種進口轉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證書掀起的風浪尚未平息,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拋出的“轉基因致癌說”又將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送上風口浪尖。 一邊是轉基因大豆油走入尋常百姓家,另一邊是轉基因
2014年12月底,《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再次提交全國人大,由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最新的修訂草案援引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已有的標識制度,新增了“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等內容。 轉基因食品是一種新興事物,隨著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轉基因食品已經走進了人們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轉基因的問題有一句表述,就是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學普及,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究,這一點是我們一貫的政策,因為轉基因可以說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技術、新的產業。”2月3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再次喚起了公眾們對轉基
8月28日,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關于科學面對轉基因的幾點意見》,呼吁學術界、政府監管部門、媒體、公眾應該科學面對轉基因。 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在意見中指出,轉基因是一項新技術,也是一個新產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而轉基因生物技術是人類科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還是不安全 ——訪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林敏 關注轉基因 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已有共識 科技日報:目前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國際上是否已經達成共識? 林敏:目前,有轉基因安全無定論的說法,是因為混淆了轉基因技術、研發中的轉基因產品與通過安全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