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證明了海洋內波(海里的波浪)的冷卻功能可為珊瑚礁營造一個抗熱環境,或有助防止和更準確地預測珊瑚白化。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地球科學》。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遭受由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等極端氣候引起的泛熱帶白化現象威脅,但白化模式很難預測,在較深的水域尤甚。目前,大部分白化預測都是基于由衛星收集的海水溫度數據做表面評估。但這些數據只反映了海洋表面溫度以及相對大面積的溫度平均值。 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圣地亞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就內波對太平洋西面、中部及東面珊瑚礁的溫度影響進行了定量分析。該團隊花了數年時間,在日本、法屬波利尼西亞和巴拿馬不同海深的珊瑚礁位點量度溫度,并記錄了在2015年和2016年因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加熱事件。 通過自主研發的新型過濾方法,該團隊從溫度記錄中提取內波訊號,以比較有內波及無內波海域的加熱情況。結果顯示,內波的出現有助減少該海區的酷熱......閱讀全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證明了海洋內波(海里的波浪)的冷卻功能可為珊瑚礁營造一個抗熱環境,或有助防止和更準確地預測珊瑚白化。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地球科學》。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遭受由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等極端氣候引起的泛熱帶白化現象威脅,但白化模式很難預測,在較深的水域尤甚。目前,大部分白化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