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貿易戰對科學儀器的影響繼續存在 博弈兩年,中美貿易摩擦終于迎來實質性進展,12月13日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中方也將相應考慮不實施原計劃在12月15日生效的擬對美方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 根據聲明,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變動如下: 2500億美元商品(340億+160億+2000億)加征的關稅保持不變,仍為25%。 3000億美元A清單商品(9月1日加征)加征的關稅由15%降到7.5% 。 3000億美元B清單商品(原定12月15日加征)將暫停加征。 雖然關稅下調和暫停加征對科學儀器行業是最直接的利好,但是中方仍有2500億美元商品(340億+160億+2000億)被美加征25%關稅,3000億美元A清單商品(9月1日加征)加征的關稅仍然有7.5%。 2020年中美貿易戰對于科學儀器的影響還會繼續存......閱讀全文
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自2000年至今蓬勃發展了20年,尤其是近些年來,一批國產分析儀器品牌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但需要正視的是國外品牌仍在我國市場占主導地位,一些技術仍落后于國外企業。那么,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能否像航天、高鐵、通訊等行業從跟跑、并跑直至領跑?當前,國內科學儀器行業處于什么階段?我們面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在科學儀器領域,新標準的發布是一項“風向標”,因為很多實驗室將采用新類型儀器。以前在新標準發布時,國產儀器常缺席,使用戶不得不采購進口儀器,進而造成用戶從上到下的單位養成使用習慣,國產儀器難再進入。但近幾年新標準發布時已有同類國產儀器上市,彰顯了我國科學儀器的研制速度和水平已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月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20北方區理事會(擴大)會”在京隆重召開。本次理事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北京雪迪龍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旨在回顧2019年分會的工作以及展望2020年工作計劃,分享儀器研發和應用進展。會議共有近百名理事、會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11日,美國政府發布了擬對從中國進口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并就該措施征求公眾意見。8月2日,美方宣布擬對上述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8月3日晚間,商務部發布了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商務部在公告中指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月11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北方區理事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匯報分析儀器分會工作總結和來年計劃;分享儀器研發及應用進展;此外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解讀分析儀器生產企業知識產權問題。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
專訪理化聯科(北京)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紅先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當Tiktok在歐美成為下載量第一的APP時,當中國的5G技術震撼全球時,分析儀器界的眾多國產企業還在高喊“追趕國際先進”,幾乎沒有人敢硬杠國際大牌的技術。6月18日,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北京云發布一系列新品,包括iPore系列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之院士-青年學者交流活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在會議同期,組委會特邀請到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士李燦,廈門大學、中科院院士田中群和美國伊利特伊大學、南京大
第一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會議1979年在桂林舉辦,今年適逢光譜會議四十年。回顧四十年來我國光譜事業的發展歷程,凝聚著老一輩科學家的開創、堅持和奉獻精神。日前,分析測試百科網來到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采訪到在現代催化研究和分子光譜領域的著名學者辛勤研究員。通過辛勤研究員的回顧,希望能幫助當今的研究者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已邁入8月大關,縱觀今年上半年國內外各大儀器廠商的并購,生命科學領域仍是堅守的收購陣地。此外,也看到了一個收購“新寵”——電子顯微鏡領域,不論是電鏡制霸的賽默飛、儀器巨頭布魯克還是老牌拉曼廠商HORIBA都對其青睞有加。2018年1-7月主要并購事件序號收購方被收購方
各位理事、會員及科技工作者: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一年一度的北方區理事會(擴大)會議定于2019年1月11日(星期五)在北京召開,值此年度歡聚之時,將向大家匯報分會工作總結和來年計劃,分享儀器研發及應用進展,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解讀分析儀器生產企業知識產權問題并實地參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華大智造COO、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蔣慧博士 天書已譜好,我們是否就安全了? 人類基因組計劃始于1990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計劃。截止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至此,人類的基因這本“天書”也譜寫完成。這一偉大的
華大智造COO、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蔣慧博士 天書已譜好,我們是否就安全了? 人類基因組計劃始于1990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計劃。截止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至此,人類的基因這本“天書”也譜寫完成。這一偉
健康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隨著現代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資本力量的加速推動,基因檢測成了熱門行業,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基因檢測行業的迅速發展似乎讓人們覺得通過基因檢測預測或者治療某些疾病已經成為可能。基因檢測是否真正能夠幫助人們實現對疾病的提前把控?基因檢測究竟在臨床診斷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ASMS訪LECO力可公司Lorne Fell和張志杰 在GCMS的市場中,如果您日常面對非常復雜的樣品分析,需要更好的分離度、靈敏度和分辨力,以及更快更智能的數據分析,一定會考慮GC×GC-TOF技術,該技術的開創者和市場領導者是美國LECO公司。在LECO力可:極客型企業亦能興盛百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