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nCoV的簡要回顧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藥物的研制離不開對2019-nCoV的認識。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分別在Nature上發表文章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和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報道了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這篇文章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注:張永振教授是第一位公布該病毒序列的科研工作者,1月10日公布序列,病毒完整基因組已存入GenBank,登記號為MN908947)。 而石正麗團隊的這......閱讀全文
2月6日晚,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臨床試驗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從媒體關注和社交網絡討論上看,瑞德西韋是一款被人們寄予厚望的藥物。甚至臨床試驗未開始之前,網友們對瑞德西韋藥物效果的討論便層出不窮。 對新冠肺炎疫情新藥開發一直保持關注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員、免疫學博
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前線除了醫生、護士,還有科學家的身影。 -導 語 - 截至1月28日,國內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為4535例,死亡病例為106例,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已經展開,全國上下一時間談“毒”色變,紛紛“宅”在家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很多人可能對來自全國各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針對引起武漢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鑒定研究工作,3日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相關研究團隊從核酸檢測、血清學診斷、病毒分離和受體利用等方面揭示了該冠狀病毒的基本生
近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微信公眾號刊發題為《公衛·科普 | 武器!面對新型肺炎,我們并非束手無策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病毒治療選擇》一文,作者署名為盧洪洲。公開資料顯示,盧洪洲為感染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文章中介紹了多種潛在有效的藥物可用于抗擊新型冠
近日,在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多部門支持下,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已完成臨床試驗的注冊審批工作,第一批病例入組工作也已就位。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患者2月6日將接受用藥。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牽頭,研究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多
新型冠狀病毒怡情爆發以來持續爭議不斷的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以下簡稱“武漢病毒所”)又一次站上了輿論焦點。 2月4日晚,武漢病毒所官網發布一篇名為《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稿件,稿件表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集中發生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流行病調查發現這些陸續出現的肺炎病例都與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武漢市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調查,利用實驗檢測等手段認定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為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8日,初步確認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疫情的病原。 現階段疫情防控
2020年1月31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了美國的第一例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病人[1],住院第7天開始使用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在研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次日退燒,癥狀減輕!圖片來自于參考文獻[1]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Remd
最近網上陰謀論瘋傳,稱如今肆虐我中華大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實驗室泄露的“人造病毒”。謠言的源頭首先是印度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在不需要同行審核的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新冠病毒的Spike蛋白中發現4段氨基酸序列和艾滋病病毒蛋白序列高度相似,因此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是人造
日前,醫學頂刊《柳葉刀》(Lancet)新冠肺炎專欄更新了兩篇文章。其中文章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張洪,作為一名一線醫護人員,他分享了“來自2019-nCoV疫情一線的早期教訓”。 世衛組織已宣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爆發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9-nCoV
【內容簡介】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
最近幾天,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14億中國人民,每天最關心的莫過于肺炎疫情的最新進展。 如何快速遏制肺炎疫情,成為當下中國最最緊迫的任務。 近日,浙江大學聯合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啟動應急科研專項,支持全國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攻關,期望為肺炎疫情的防控及時提供理論技術支持和有效的解決方
春節假期臨近結束,很多人即將踏上返程工作的道路,人潮的遷徙不免會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概率,很多人不免發出這樣的疑問: 針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什么時候能出來? 大家都希望能盡快有好的藥物來對付這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藥物的研發、生產、應用有基本的規律和時間要求。
2019年年末,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從中國中部省份湖北武漢市爆發,這場由2019-nCo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席卷神州大地,在交通日益發達的條件下,世界其他國家也紛紛“淪陷”。由于病毒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飛沫進入呼吸道,使得其傳播極為迅速,截止2020年2月7日17:30,中國已經有3125
中日友好醫院辟謠: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未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 2月6日晚,針對互聯網上流傳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在武漢“顯效”的傳聞,正在武漢負責該藥物臨床試驗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今晚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表示,這一說法不實。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
春節假期臨近結束,很多人即將踏上返程工作的道路,人潮的遷徙不免會增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概率,不禁有人會問: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什么時候能出來? 大家都希望能盡快有好的藥物來對付這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藥物的研發、生產、應用有基本的規律和時間要求。 藥物研發三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有網友翻出2018年“科學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舊聞,懷疑“是否兩年前就已發現如今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記者今天向中科院求證,該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稱2018年報道的“病毒”,與此次引發肺炎疫情的2019-nCov并非“同一種病毒”。2018年4月,國際學術期刊《自
截至2月10日,國家衛健委報告已確診人數為35982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包括重癥病例6484例。如何更有效的拯救這些生命成為了一種迫切的需求。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病例正在被研究,并揭示一些新結論。 2月8日一份名為《Caution on Kidney Dysfu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2月2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接受了媒體采訪,釋放了一些有關疫情防控的新信息,值得關注。 1、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有望出現高峰 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現有重癥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從美國到澳大利亞再回到中國,科學家們正利用新技術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努力,不惜耗資數百萬美元,以便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出一種疫苗,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這種新病毒自去年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以來迅速傳播,致使數萬人感染。 任何疫苗的研制通常都需要數年時間,這包括需要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在人體上進行臨床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以下是公告全文:關于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按照“統
2020年2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通告,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本審評要點適用于進行首次注冊申報的產品。企業應提交在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生產環境下生產的試劑盒進行的所有性能驗證的研究資料,包括具體研究方法、實驗方案、實驗數據、統計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還在繼續蔓延,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微生物研究單位,疫情發生以來,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做些什么呢? 就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該所領導和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的科學家。 《中國科學報》:微生物所在這次疫情中主要承擔了哪些任務? 微生物所副所長錢韋(法人代表)
2020年,1月27日,Science雜志發表了題為“Can an anti-HIV combinationor other existing drugs outwit the new coronavirus?”的報道,提出了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藥物與單克隆抗體的組合很可能是201
由于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日前調整了疫情期間的藥品注冊受理等事項,除防控2019-nCOV感染肺炎等特殊產品的申報可隨時聯系CDE之外,其他現場注冊、簽收、申報、咨詢等業務將暫停。 2月8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了《關于印
新型肺炎疫情依然不斷升級,而“人民的希望”也來了!2 月 6 日起,熱議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將在武漢金銀潭等一線醫院開啟臨床試驗,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開始接受用藥。 值得一提的是,瑞德西韋的制造商吉利德科學公司近日陷入了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專利之爭”,吉利德科
1瑞德西韋已進入臨床研究測試:結果尚未出來 美國吉利德科學2月6日向第一財經記者就其原研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專利主張做出回應。吉利德方面稱,該公司2016年就已針對瑞德西韋(Remdesivir)在冠狀病毒上的應用,在中國以及全球申請了專利。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