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哈佛大學珀賽爾用吸收法首次觀測到石蠟中質子的核磁共振(NMR),幾乎同時美國斯坦福大學布洛赫(F.Block)用感應法發現液態水的核磁共振現象。因此,他們分享了195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核磁共振的方法與技術作為分析物質的手段,由于其可深入物質內部而不破壞樣品,核磁共振波譜儀具有迅速、準確、分辨率高等優點而得以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核磁共振波譜儀已經從物理學滲透到化學、生物、地質、醫療以及材料等學科,核磁共振波譜儀在科研和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早期的核磁共振波譜儀主要采取連續波技術,靈敏度較低,研究的對象是自然豐度高,旋磁比較大的原子核,這就限制了核磁共振波譜儀的應用范圍。1966年發展起來的脈沖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技術,使信號采集由頻域變為時域,大大提高拉檢測靈敏度,使研究自然豐度的核成為現實,13C、15N、29Si等NMR譜及固體NMR譜得到廣泛應用。同時這種方法可以利用不同的脈沖組合來得到所需要的分子信息......閱讀全文
位于北京大學核磁共振中心的核磁共振波譜儀。(攝影:邸利會) “(他們)態度很不好,很惡劣。”在北大核磁共振中心,儀器工程師李紅衛有些無奈地說。去年的12月6日,該中心一臺800兆赫茲的核磁共振波譜儀發生“強失超”無法正常工作。可此后與儀器制造商布魯克的交涉經歷,讓他頗為不快—— “壞了之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物理學會波譜學專業會核磁用戶維權特別委員會與布魯克 BioSpin 集團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歷經四個月的對峙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時間追溯到2018年12月6號,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臺800兆赫茲核磁共振波譜儀發生“強失超”現象,無法正常工作。之
北大核磁中心一臺950兆赫的核磁共振儀器正在工作。 在我國,核磁共振、電鏡、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高端科研儀器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已是不爭的事實。受整體制造業水平影響,國內科研工作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依然將高度依賴進口高性能儀器設備。 除了在長期戰略上繼續加強高端科研儀器研發和生產,當科學家作為消費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24日,2018年北京波譜年會在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隆重舉行。此次會議旨在促進北京地區波譜技術的交流與發展,并同時邀請北京及周邊省市的波譜專家進行學術報告。本次會議共有近150人參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為您帶來全程報道。簽到處會議現場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
具有核磁性質的原子核(或稱磁性核或自旋核),在高強磁場的作用下,吸收射頻輻射,引起核自旋能級的躍遷所產生的波譜,叫核磁共振波譜。利用核磁共振波譜進行分析的方法,叫做核磁共振波譜法(NMR)。從而可以看出,產生核磁共振波譜的必要條件有三條:1·原子核必須具有核磁性質,即必須是磁性核 (或稱自旋核),有
2014年11月19日,日本電子株式會社(以下簡稱JEOL)在北科大廈召開了“2014年JEOL 核磁新產品介紹會暨JEOL固體核磁新技術的應用”。 JEOL產品經理夏駿先生、JEOL總經理大谷圭一先生、西山裕介等公司人員對出席的近100余名專家、學者介紹了JEOL公司的最新
推薦專業書籍!《世界常用農藥核磁譜圖集》由龐國芳院士、張磊博士(天津阿爾塔科技董事長)及團隊合著。 內容簡介: 該譜圖集是龐國芳院士《世界常用農藥譜圖集》系列專著之一,包括1015種有機磷、有機氯、菊酯、氨基甲酸酯、磺隆類等農藥及部分代謝物,以及56種多氯聯苯類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譜圖1007幅
阿爾塔為您推薦專業書籍!《世界常用農藥核磁譜圖集》由龐國芳院士、張磊博士(天津阿爾塔科技董事長)及團隊合著。 內容簡介: 該譜圖集是龐國芳院士《世界常用農藥譜圖集》系列專著之一,包括1015種有機磷、有機氯、菊酯、氨基甲酸酯、磺隆類等農藥及部分代謝物,以及56種多氯聯苯類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
一、概述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譜是一種基于特定原子核在外磁場中吸收了與其裂分能級間能量差相對應的射頻場能量而產生共振現象的分析方法。核磁共振波譜通過化學位移值、譜峰多重性、偶合常數值、譜峰相對強度和在各種二維譜及多維譜中呈現
核磁共振是基于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質。自旋不為零的原子核磁矩μ為:μ = γIh/2π (1)其中γ為磁旋比,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動量矩之間的比值,是各種原子核的特征常數;I為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h為普朗克常數,為6.626×10-34 J?s。在外磁場中,自旋的能量E與磁場強度B0和磁矩μ有關:E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8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協辦的“2019年度北京波譜年會”第一日下午報告精彩繼續(相關鏈接:發展核心動力 波譜人歡聚一堂 | 2019北京波譜年會召開)。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的支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會議現場北京微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4月24日,2015北京波譜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年會由北京波譜學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會議旨在促進核磁共振實驗經驗交流、技術進展,核磁共振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研究和新進展,吸引行業內專家、學者近1
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協辦的“2019年度北京波譜年會”在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西湖校區)召開(相關報道:發展核心動力 波譜人歡聚一堂 | 2019北京波譜年會召開)。在第一天精彩的會議報告后(相關報道:波譜當自強 經驗互分享 | 2019北京波譜年會精彩不斷
BCEIA 2011期間,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展覽館1號會議室召開了用戶技術交流會。交流會期間,來自綠綿科技的李衛建工程師向大家介紹了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特點及其應用。 綠綿科技技術交流會現場 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 李衛建 工程師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檢院”)500MHz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已安裝調試完畢,并由中檢院標準物質與標準化研究所分析測試室負責正式投入運行。這是中國藥品檢驗機構配備的第一臺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它填補了國內法定藥品檢驗機構在核磁共振檢測儀器配備方面的空白。 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主要用于有
維譜技術是七十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它能給出物質結構的豐富信息,在解析復雜圖譜和研究高階耦合效應方面顯示了很大的優越性,在過去幾十年中核磁共振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核磁共振波譜儀)已經很少有幾個化學的領域與核磁波譜學的結果無緊密聯系,而且它的重要性目前已深入到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從固態物理到分子生物學,
【摘要】本文選取不論是對于眾多學科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的核磁共振研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研究,清晰地呈現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鮮明的階段性特征,以及由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動態變化著的、復雜的互動關系。最后通過分析和總結,得出了這一典型案例對我國的科
【摘要】本文選取不論是對于眾多學科的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的核磁共振研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研究,清晰地呈現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鮮明的階段性特征,以及由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動態變化著的、復雜的互動關系。最后通過分析和總結,得出了這一典型案例對我國的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8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協辦的“2019年度北京波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西湖校區)召開。來自院校、科研機構、企業機構的業內人士100余位參會。本次會議涵蓋了液體、固體核磁共振波譜,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和成像波譜的方法學
核磁共振技術最初起源于醫學,是臨床上主要用于判斷大腦、內臟等軟組織是否發生病變的最為常用準確的醫學技術。由于多學科技術的發展,加上測試速度快、靈敏度高、無損、綠色等自身優點,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食品、環境、石油等領域關注度愈來愈高。 從需求著手 驅動應用領域拓展 生物固體核磁共振技術是膜蛋白研究
作為測定原子的核磁距和研究核結構的直接而又準確的方法,核磁共振波譜儀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的研究中的一種重要而強大的實驗手段,也是許多應用科學,如醫學,遺傳學,計量科學,石油分析等學科的重要研究工具。以下是核磁共振波譜儀的一些基本應用:l子結構的測定l化學位移各向異性的研究l金屬離子同位素的應用l動
磁共振波譜(NMR),一種用來研究物質的分子結構及物理特性的光譜學方法,與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光譜和質譜并稱有機波譜的四大譜。核磁共振波譜與紫外、紅外吸收光譜一樣都是微觀粒子吸收電磁波后在不同能級上的躍遷。紫外和紅外吸收光譜是分子分別吸收波長為200~400nm和2.5~25μm的輻射后,分別引起分子
談及核磁共振技術,科學家們想到的是獲得6次Nobel獎;普通人想到的是醫院放射科的MR磁共振成像;理科學霸們想到的是化學實驗室的NMR核磁共振波譜。而人們不知道的是,低場(弛豫)核磁作為一種分析手段早已滲透到科研和工業的各個領域。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紐邁分析”)的創業者均是核磁領
(一)原子核的自旋與原子核的磁矩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波譜學是近幾十年發展的一門新學科。1945年以F.Block和E.M.Purcell為首的兩個研究小組分別觀測到水、石蠟中質子的核磁共振信號,為此他們榮獲1952年Nobe1物理獎。今天,核磁共振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為核磁共振。是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核磁共振波譜學是光譜學的一個分支,其共振頻率在射頻波段,相應的躍遷是核自旋在核蔡曼能級上的躍遷。基本原理自旋量子數I不為零的核與
11月3日,美國PicoSpin公司首席科學家和市場總監Dean Antic博士專程到北京對代理商進行產品培訓并拜訪有關客戶。 Dean Antic博士針對全球首臺微型核磁共振儀的原理、特點、應用做了詳細的介紹,并現場演示了實際樣品去分析,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科爾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參
核磁共振波譜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寫為NMR)與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質譜被人們稱為“四譜”,是對各種有機和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進行定量分析。原理在強磁場中,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和電子能量本身所具有的磁性,被分裂成兩個或兩個
綜述國內外核磁共振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的技術研究。從核磁共振技術定義與分類,及其對食品成分、分子結構的分析以及水果品質無損檢測等方面的應用進行闡述。從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該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具有快速、準確以及不損壞原料的優點,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關鍵詞:核磁共振技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23日,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19)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相關鏈接:活動繽紛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其中,本次展會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展區非常搶人眼球,來自50家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展示了近100
核磁共振波譜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寫為NMR)是材料表征中*有用的一種儀器測試方法,它與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質譜被人們稱為“四譜”,廣泛應用于物理學、化學、生物、藥學、醫學、農業、環境、礦業、材料學等學科,是對各種有機和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