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和藥物研究中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二)
二、藥物安全性評價試驗(一)急性毒性大多為半數致死量(LD50)實驗。也有不少國家對一部分藥不再要求做LD50。可節約大量的動物和藥品。如藥物毒性很小,則進行耐受劑量實驗。常用大鼠、小鼠,最常用為封閉群動物(二)長期毒性試驗觀察連續給予受試藥物。需兩種以上的動物才能較正確地預示受試藥物在臨床上的毒性反應,常用:一種為嚙齒類大鼠,另一種為犬、猴、小型豬。大鼠:封閉群大動物:Beagle犬(三)生殖毒性實驗:3個獨立試驗1.一般生殖毒性試驗2.致畸敏感期毒性試驗3.圍產期毒性試驗不同種屬動物對藥物敏感性不同至少應用二種以上動物。嚙齒類:小鼠、大鼠、倉鼠非嚙齒類:兔、犬、靈長類。(四)致突變及致癌試驗長期致癌:1.對動物要求高。常用:F344大鼠,A系小鼠,基因剔除小鼠。2.對環境要求高;3.排除一切其它致癌因素;(五)藥物依賴性試驗觀察期一般較長,項目較多。都采用大、小鼠及猴。(六)其他毒性試驗藥物毒性試驗及原則之一,給藥途徑必須與......閱讀全文
醫學和藥物研究中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二)
二、藥物安全性評價試驗(一)急性毒性大多為半數致死量(LD50)實驗。也有不少國家對一部分藥不再要求做LD50。可節約大量的動物和藥品。如藥物毒性很小,則進行耐受劑量實驗。常用大鼠、小鼠,最常用為封閉群動物(二)長期毒性試驗觀察連續給予受試藥物。需兩種以上的動物才能較正確地預示受試藥物在臨床上的毒性
醫學和藥物研究中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三)
四、消化和呼吸疾病選擇動物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結果的準確性。兔、羊、豚鼠:草食動物,與人類消化系統迥然不同,不能選擇。犬:消化系統發達,與人類消化過程相似,宜于慢性實驗。豬:呼吸、泌尿、血液系統與新生人相似,適于營養不良癥,鐵、銅缺乏。大鼠:無膽囊,適宜收集膽汁實驗(馬同),及肝切除。胰腺炎:可用幼年
醫學和藥物研究中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四)
九、老年病:以哺乳類為主,大鼠、小鼠、豚鼠、兔、狗、豬、猴等。以大鼠為最多,應用廣泛。以細胞生化,消化器,激素,酶等為主。選擇標準:1.壽命期限明確,變化應很小2.對傳染病感染具有抵抗力,尤其死亡率高,發病率高的傳染病。3.與人類有解剖、生理學上的相似性,尤其疾病相似性。4.食譜和營養類似于人類。5
醫學和藥物研究中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一)
一、藥理學研究中的選擇1、臨床藥物代謝動物學研究:首選動物及性別,應盡量與藥效量或毒理學研究所用動物一致。藥物動力學參數測定:最好使用犬、猴子等大動物,可在同一動物上多次采樣。藥物分布實驗:大、小鼠較方便。藥物排泄試驗:一般首選大鼠,膽汁采集可在乙醚麻醉,膽管插管引流。2、一般藥理研究主要藥效作用以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二)
四、哺乳綱 這一綱的動物,其基礎生物學與人類比較接近,是實驗動物的主要來源,有些動物已經實驗動物化,個體比較均一,控制了微生物的感染,遺傳背景清楚,并能商品化供應。成為科研、檢驗、生物制品等工作的重要資源。 (一) 嚙齒目 小鼠、大鼠、豚鼠、地鼠、長爪沙鼠、棉鼠。 1.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
?一、兩棲綱蛙與蟾蜍與人類的關系疏遠、個體小、易于飼養。有冬眠、體外受精繁殖。蛙在發育過程中呼吸系統的鰓轉變成肺。蟾蜍的皮膚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別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離體心臟常為生理、藥理研究心臟生理、藥物作用的標本。腓腸肌坐骨神經標本可作神經肌肉試驗。刺激蛙的皮膚可觀察反射弧的作用。破壞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三)
3.豚鼠 妊娠期長,初生時仔豚鼠被毛長全,能活動,生后2-5天離乳,自行采食。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耳蝸敏感。可供鏈霉素和聽覺試驗。對結核菌人型和鳥型敏感。適宜作過敏、免疫、白喉、螺旋體病、百日咳、鼠疫、面氏桿菌、口蹄疫、斑疹傷寒、維生素C、肺水腫,血管通透性等的研究。 (1) 肝癌.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六)
1.獼猴 有10科51屬185種,分布在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獼猴在動物進化上有許多生物學特性,形態學、生理學、行為與人類相似。獼猴的神經系統發達、有低等智力。獼猴作為實驗動物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潛在能力。它能感染一些人類的疾病,如脊髓灰質炎、結核、菌痢、腦炎等,它的許多特性是其他實驗動物不可比擬的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四)
(二) 兔目 兔有9屬60余種,作為實驗動物者為真兔屬。兔為最常用的實驗動物,現常用的品系為新西蘭、日本大耳白兔和青紫蘭三種。兔為食草動物,盲腸大,富有淋巴組織。無咳嗽和嘔吐反應,無自發排卵,妊娠期短。可供計劃生育、妊娠診斷、免疫學、制備各種抗血清用。也作傳染病如天花、狂犬病、腦炎、寄生蟲病、梅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五)
2.狗 為肉食動物,體型有大、中、小三種型。國外已定向培育出實驗狗——小獵兔狗(Beagle)和無特殊病原體狗。狗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發達,特別是嗅覺極敏銳,狗的上鼻道中隔區粘膜有一層高敏感的嗅細胞,其神經末梢纖維通過篩板而入顱腔的嗅腦,嗅腦相對的比其它動物大。狗的聽覺也靈敏。狗胃小,腸管短,肝
生物醫學研究中各類實驗動物的選擇索引(一)
一、兩棲綱 蛙與蟾蜍與人類的關系疏遠、個體小、易于飼養。有冬眠、體外受精繁殖。蛙在發育過程中呼吸系統的鰓轉變成肺。蟾蜍的皮膚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別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離體心臟常為生理、藥理研究心臟生理、藥物作用的標本。腓腸肌坐骨神經標本可作神經肌肉試驗。刺激蛙的皮膚可觀察反射弧
生物醫學主要研究課題中實驗動物的選擇
一、免疫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 在免疫學研究中,常選用以下的幾種實驗動物:??? (一)大鼠:大鼠對綿羊紅細胞和牛r球蛋白的免疫反應有品系差異。大鼠有抗體IgE,蠕蟲感染常能誘發大量的IgE抗體,它們存在于血液循環中,常規的免疫法只能使大鼠產生少量的抗體,在體內存在的時間較短。百日咳桿菌免疫大鼠
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2)
?三、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 (一)實驗動物種系的選擇 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可選用成年的猴、豬、羊、狗、兔、豚鼠、田鼠、大鼠、小鼠等動物來作實驗。我們認為用猴、狗、大鼠和小鼠復制放射病模型比較理想。BALB/cAnN、A、LACA小鼠和Wistar大鼠對射線敏感,應該首選。 (二)實驗動
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1)
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 一、實驗動物在放射生物學研究中的作用 進行放射生物學研究是實驗醫學中最復雜的任務之一。因為在放射生物學實驗研究中,不僅要求工作人員遵守相應的措施,免受超允許劑量的照射或沾染,而且還要得到能客觀反應輻射與生物對象互相作用真實情況的穩定結果。這就必須同時滿足許多
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3)
四、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應用 (一)急性放射綜合征研究中的應用 實驗動物是研究急性放射綜合征的主要對象,常采用60Cor-射線照射實驗動物,使其接受不同劑量的照射,復制成各種不同類型的放射綜合征或稱放射病。再來研究它的發病特點、變化規律、發病機理、診斷和防治方法等。 當動物全身一次受到較
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
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 科學研究、醫療實踐、生物制品的生產和檢定都離不開實驗動物,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重復性,必須選擇標準化及與實驗目的相適應的實驗動物。?? 在某種意義上講,選擇適宜的實驗動物來進行實驗,是科學研究成功的關鍵。一般應遵循以下的原則:??? 一、選擇與人體結構、機能、代謝及疾
常用抗生素在動物及人膽汁中的濃度分布和藥效學研究二
(3)抗生素藥效學指標的測定:采用瓊脂雙倍稀釋法測定抗菌藥物對臨床分離最常見的12種157株膽道病原菌的MIC。將受試菌懸液以多點接種器 (Denly睞400)接種至一系列含抗菌藥物的Mueller2Hinton (MH)瓊脂平皿上,接種菌量為104菌落形成數(CFU)/點。鏈球菌接種
醫學檢驗中常用抗凝劑的選擇
???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能夠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質,稱為抗凝劑或抗凝物質。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如下。?? ???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 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根據
動物實驗時動物的選擇
為了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必須根據實驗目的選擇適宜的觀察對象,在選擇動物時,需考慮如下因素:?種屬的選擇不同種屬的動物對同一疾病病因刺激的反應程度會有很大的差異。在選擇實驗動物時,盡可能選擇對刺激因素較為敏感且與人類接近的種屬。例如在進行發熱實驗時,宜首選家兔:在進行過敏反應和變態反應實驗時,宜首選豚
實驗動物的選擇
動物實驗和實驗動物都要求達到實驗室操作規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和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這些規范和操作對實驗動物和實驗室條件,工作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和操作方法都要求標準化。所有藥物的安全評價試
動物所在性選擇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孫悅華及博士后陳嘉妮等以Problem-solving males become more attractive to female budgerigars 為題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發表研究成果。論文于2019年1月11日在線發表。這是一個虎皮鸚鵡雄鳥通過學習取
動物實驗的常用方法
在醫學教學、科研和醫學工作中,不論是從事基礎醫學的還是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都需要用實驗動物來進行各種實驗。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的觀察和分析,來研究和解決醫學上存在的許多問題,動物實驗方法已成為醫學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動物實驗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醫學的各個領域內都有其不同的應用,其中一
藥物對動物腹腔巨噬細胞的影響實驗(二)
4. ?采用免疫熒光微球法檢測(1)實驗設對照組、LPS+IFN-γ組、不同濃度的Sal組和Sal+LPS+IFN-γ組,每組設3個復孔。(2)將密度為2×109個細胞/L的腹腔巨噬細胞接種到24孔培養板中,每孔加500 μL RPMI1640基礎培養基,并加入10 μL 不同濃度的Sal(終濃度為
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
? 當前,動物實驗和實驗動物都要求達到實驗室操作規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和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這些規范和操作對實驗動物和實驗室條件,工作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和操作方法都要求標準化。所有藥物的安全評價
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十二五”規劃研討會
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十二五”規劃研討會在昆明動物所召開 依據中國科學院50年發展路線圖,中國科學院人口健康與醫藥基地委托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該領域有關優勢單位,研討和制定“十二五”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規劃,服務于我院重大疾病機理研究和新藥研發。研討會于6月22日在昆明
實驗動物常用的標記法
常用的標記法有染色、耳緣剪孔、烙印、號牌等方法。二)烙印法用刺數鉗在動物耳上刺上號碼,然后用棉簽蘸著溶在酒精中的黑墨在刺號上加以涂抹,烙印前最好對烙印部位預先用酒精消毒。(三)針刺法用七號或八號針頭蘸取少量碳素墨水,在耳部、前后肢以及尾部等處刺入皮下,在受刺部位留有一黑色標記。該法適用于大小鼠、豚鼠
常用實驗動物介紹3
?28.NOD/Lt:(1)遺傳背景:①起源:在對ICR/Jcl小鼠進行近交培育的第6代時, 從白內障易感亞系分離出非肥胖糖尿病品系(nod)和非肥胖正常品系(NON)。在近交第20代時,首先發現NOD雌鼠有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1988年從JAX引到IMLAS。②毛色和毛色基因:白化,AA、BB、c
常用實驗動物介紹2
(2)品系特征:免疫:CBA/N小鼠對T細胞非依賴性2型抗原(TI-2抗原:聚蔗糖ficoll、右旋糖酐dextran、肺炎球菌多糖體等)不能引起抗體產生應答。而對T細胞非依賴性I型抗原(TI-I抗原:布氏菌脂多糖等)呈正常反應。CBA/N小鼠血中IgM及IgG3會計師少,而且對T細胞依賴性抗原的
常用實驗動物介紹4
二、大鼠近交品系特征及用途? 1.ACI:(1)遺傳背景:①起源:1926年由哥侖比亞大學腫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 培育。1945年Heston繁殖30代,1950年美國NIH繁殖到41代,最后由Dunning(或NIH)育成。 近交代數F>100。②毛色和毛色基因:黑色,腹部及腳白
常用實驗動物介紹5
20.SHR/ola:(1)遺傳背景:①起源:源于東京遠交系Wistar大鼠,1963年K. Okamoto(Kyoto大學醫學部病理系)培育。用群體動物中患有自發性高血壓的一只雄鼠(血壓值為 145-175mmHg)與一只血壓升高的雌鼠(血壓值為130-140mmHg)交配繁殖,之后進行兄妹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