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研究中常見模式生物簡介(一)
模式生物由于其結構簡單、生活周期短、培養簡單、基因組小等特點,在生物醫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模式生物作為材料不僅能回答生命科學研究中最基本的生物學問題,對人類一些疾病的治療也有借鑒意義。常見的模式生物有有真菌中的酵母,原核生物中的大腸桿菌,低等無脊椎動物中的線蟲,昆蟲綱的果蠅,魚綱的斑馬魚,哺乳綱的小鼠以及植物中的擬南芥。1 模式生物的研究歷史早期的生命科學研究,人們總是用一些常見的生物作為材料,所用生物就是研究的目的,并沒有模式生物的概念。隨著科學的發展,有關生命的知識越來越多,急需將這些凌亂的知識有系統的進行整理,全面的理解生命的整體過程。但同時,人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的生物均一一研究,這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就被選擇出來進行研究,這是模式生物出現的原動力。同時在醫學領域中,因為倫理問題,一些試驗不可能用人來作為試驗材料,而不得不尋找可靠的替代物,這是模式生物出現的另一個推動力。1.1擬南芥的研究歷史擬南芥(Arab......閱讀全文
微透析技術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綜述(一)
摘要:近幾十年來利用微透析技術在許多組織中開展了監測內源性及外源性物質濃度及其含量的研究。該技術已經逐漸顯示出其能直接且在線反映某物質在組織器官中信息的特點,同時微透析技術對組織器官是安全的,因其產生的損傷機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主要綜述了微透析技術原理及其在疾病進展監測等臨床研究領域應用,同時展
合成生物學:從“設計生命”到理解生命
近年來,生命科學的蓬勃發展,使得人類不僅能夠更好地“認識生命”,甚至開始“設計生命”,充當新時代的“造物主”;在“上帝已死”的時代,人類自身開始扮演起近乎“上帝”的角色。 2010年,基因科學家溫特爾帶領他的團隊在實驗室合成了第一個人工合成細胞,命名為“辛西婭”,并稱它是第一種“以計算器為父母
模式生物研究關乎人類健康
未來對果蠅和線蟲的研究將為疾病治療提供最短和最有效的途徑科學家們分析基因組信息如何通過轉譯、表達和相互作用而形成果蠅和線蟲。 黑腹果蠅和秀麗隱桿線蟲是理解包括人在內的所有動物生物學的最好模式生物。十多年前,當研究人員公布這兩種生物的基因組序列時,人們為之驚嘆。如今,幾百位科學家合作
生物黑客玩轉生命密碼
地球上破壞性最強的力量潛藏于DNA中。不信?2009年,豬流感爆發不過5天,寄生在豬身上的這種病毒只是換了換幾個基因的位置,就讓墨西哥全國癱瘓了。學校放假,教堂關門,就連墨西哥城著名的墨西哥獨立日游行都被迫取消了。 在美國,感染新型病毒的幾十例流感患者使航空公司股價大跌。權威評論員也念叨著
生物芯片入門(一):生物芯片及應用簡介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膠、尼龍膜等載體)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掃描或
國內科研青年人才比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第一
本期青塔統計歷年來國內科研機構國家優青項目獲得者人數,結果供大家參考。 從統計結果來看,2012年-2019年共有151家科研機構(不包含普通高校、軍校),總共691人獲國家優青項目,占總人數的20%左右;其中,中國科學院系統為581人,為科研機構的主要單位,占比超80%;其他單位有中國農業科
一級生物安全柜簡介
一級生物安全柜可保護工作人員和環境而不保護樣品。氣流原理和實驗室通風櫥一樣,不同之處在于排氣口安裝有HEPA過濾器。所有類型的生物安全柜都在排氣和進氣口使用HEPA過濾器。一級生物安全柜本身無風機,依賴外接通風管中的風機帶動氣流,由于不能對試驗品或產品提供保護,目前已較少使用。
重癥CVD生命支持(一)
??????????
美提出生命進化新假說:兩個原核生物造一個新生命
如果沒有兩個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的微小生命形式)在古代的融合,人類今天可能無法行走在地球表面。這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雷克在近期的《自然》雜志網絡版上提出的關于原核生物與生命進化的最新重大見解。 內共生指的是一個細胞生活在另一個細胞內。如果兩個細胞共存足夠長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與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與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簽約儀式現場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副院長高福共同訪問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并出席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與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與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所長清
新疆生地所在生物量分配模式來源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低資源環境下,植物的生物量分配模式或表型的可塑性暗示著環境信號和個體發育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而不僅僅是植物發育上的延遲(個體發育漂變)。要理解環境因子對生物量分配模式或表型的影響,就必須區分生物量分配模式是來源于環境梯度還是個體發育漂變。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我國學者提出地球歷史上最大一次生命滅絕的新模式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41673031、41721002、41603005、 41473033、41330102)等資助下,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肖益林團隊和沈延安團隊在二疊紀末/三疊紀初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者們首次系統測定了全球二疊-三疊界線的
賀福初院士:“生命組學”研究模式已現端倪
近日,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的賀福初院士介紹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發現時代”,指出集多種組學之大成的“生命組學”研究模式已現端倪,大發現時代將如影隨形。相關論文發表在《中國科學: 生命科學》2013年第一期。 自然科學史表明,當人類對某一領域的認知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常
國內科研機構青年人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第一
隨著雙一流的中期考核和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日漸臨近,各大高校對于人才尤其是各類國家級人才可謂是及其重視。其中,國家杰青和國家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斗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 本文統計歷年來國內科研機構國家優青項目獲得者人數,結果供大家參考
巨噬細胞的生命周期簡介
當單核細胞經血管的內皮細胞層進入一已受損的組織時(這過程被稱為白血球外滲作用),它經過一連串轉變以成為巨噬細胞。單核細胞會因化學趨向性而被化學物質的刺激吸引至受損處,這些刺激包括受傷細胞、病原體、由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所釋放的組織胺,以及由已于該處的巨噬細胞釋出的細胞因子。在某些地方,如睪丸,巨
光學生命探測儀簡介
光學生命探測儀俗稱“蛇眼”,是一種用于探測生命跡象的高科技援救設備。它利用光反射進行生命探測。儀器的主體呈管狀非常柔韌,能在瓦礫堆中自由扭動。儀器前面有細小的探頭,可深入極微小的縫隙探測,準確發現被困人員,其深度可達幾十米以上,特別適用于對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快速的定性檢查,廣泛應用于礦山、地震、
李克強: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更多突破
李克強對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深入交流 凝聚共識 加強協作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更多突破 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10月27日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生命科學事關人的健康和發展,已成為許多國家科技創新的關鍵領域,全球生命科學面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承擔5個項目驗收結果公布
科技部關于病原體與宿主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等5個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國科發基〔2018〕128號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承擔的“病原體與宿主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等5個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5個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標,予以通過驗收。 附件: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2017
從生命科學研究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發揮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如何發揮優勢,履行使命擔當?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和《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開展聯合訪談,邀請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教授,
從生命科學研究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發揮
對話嘉賓:王宏偉?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頡偉?表觀遺傳學及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國強?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
引領生命科學研究的高靈敏度LCMS技術
—納噴霧技術創新的領導者 New Objective公司建立于1997年,以LC-MS納流電噴霧革命性產品PicoTip納噴霧針為核心技術,致力于與客戶近距離的交流,不斷的創新以及對品質極致的追求,在納流色譜柱和納流電噴霧質譜領域一直保持前沿水平。 New Objective的聯合創始
第十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生論壇舉行
5月24日,第十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生論壇暨2015年度“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賽諾菲巴斯德生物醫學杰出研究生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研究生聯合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會承辦。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生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重大原創成果產出高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大批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改革方案相繼出臺,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涉及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推進的難度也明顯增大。然而,要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用人才激活創新機制
十年,對于不少人來說不過是轉瞬之間,而對于北生所,則是滄海桑田。十年,這塊被譽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研究所,展現出一幅生命科學領域的壯偉藍圖。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擔負特殊的歷史重任:不僅要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進的現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機制。自此,北生人兢兢業業,在短短十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用人才激活創新機制
編者按 十年,對于不少人來說不過是轉瞬之間,而對于北生所,則是滄海桑田。十年,這塊被譽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研究所,展現出一幅生命科學領域的壯偉藍圖。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擔負特殊的歷史重任:不僅要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進的現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機制。自此,北生人兢兢業業,在短短十年
《科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羅敏敏研究成果
哺乳動物嗅覺可檢測到二氧化碳得到首次證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羅敏敏實驗室在《科學》發表了此項成果 2007年8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羅敏敏實驗室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題為“Detection of Near-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CO2
遺傳型腎病的模式生物
遺傳性腎病綜合征指由于腎小球濾過屏障組成蛋白的編碼基因或其他相關基因突變所致的腎病綜合征,臨床絕大多數表現為激素耐藥型“腎病綜合征”(NS)。NS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的一組臨床癥候群。研究人員已經鑒定了超過40種基因導致遺傳性
9個頂級新興模式生物“明星”
什么是模式生物? 在生命科學、人類醫藥和健康研究領域,實驗動物在生命活動中的生理和病理過程,與人類或異種動物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并可互為參照,可以用各種方法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動相對穩定地顯現在標準化的實驗動物身上,供實驗研究之用。這些標準化的實驗動物就稱之為模式動物。經典的模式生物中植
模式生物的基本共同點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關注的問題,能夠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類群;2)對人體和環境無害,容易獲得并易于在實驗室內飼養和繁殖;3)世代短、子代多、遺傳背景清楚;4)容易進行實驗操作,特別是具有遺傳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生物:破解生命密碼進軍千億產業
從古老的農耕牧漁到現代的基因工程,生物產業已從歷史走到時代前沿,進入全球產業發展的高端鏈。 用稻米生產血清蛋白,這是生物農業的神奇;用唾液測出疾病緣由,這是生物醫學的本領;用微生物脂肪酸制造柴油,這是生物能源的威力…… 昨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據測算,去年,全省生物產業總產值突破8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