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苯環結構,在紫外 280 nm 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峰,其吸收值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故可用 280 nm 波長吸收值大小來測定蛋白質含量。實驗材料 待測蛋白質樣品試劑、試劑盒 實驗用緩沖液(空白對照)儀器、耗材 分光光度計(配備紫外檔)石英比色杯用于溶液轉移的吸管和吸球實驗步驟 1. 單道分光光度計1.1 將實驗用緩沖液加入比色杯中 ,將 A280 值調至零。1.2 吸去緩沖液對照加入樣品,記錄值 。2. 雙道分光光度計2.1 將儀器調零。2.2 將樣品和對照分別加入樣品杯和對照杯中,然后記錄光吸收值。注意事項 1. 實驗室中常犯的錯誤是認為用 1 cm 的比色杯所測光吸收值為 1.0 時,蛋白質溶液濃度大約為 1 mg/ml,這是非常不精確的。以下比較了不同的標準蛋白質在 1 mg/ml 時的光吸收值。2. 這一技......閱讀全文
280納米(A280)光吸收法 實驗方法原理 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苯環結構
在現今分子生物領域中,樣本的核酸提取、檢測和定量已是每個實驗室常用的實驗手段。近年,實時定量PCR和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誕生更令核酸提取的需求大大增加。這些新的核酸檢測技術對核酸的純度要求比較高,所以核酸提取的質量也比以前更受注重。另一方面,準確的核酸定量對于這些新技術,如第二代測序,起了成敗的關鍵作用
通常情況下,對定量DNA應用熒光或紫外-可見光譜。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應考慮在整個分析中,包括上、下游工藝的方法。 對分子生物學家而言,DNA定量是一種重要而常規的技術。量化數據本身很少被當作實驗的最終結果,更常見的是將其作為生物源提取物和下游使用、分析之間的橋梁。定量是重要的,但
通常情況下,對定量DNA應用熒光或紫外-可見光譜。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應考慮在整個分析中,包括上、下游工藝的方法。 對分子生物學家而言,DNA定量是一種重要而常規的技術。量化數據本身很少被當作實驗的最終結果,更常見的是將其作為生物源提取物和下游使用、分析之間的橋梁。定量是重要的,但
實驗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有效解決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問題,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科研儀器的共享已經成為關鍵著眼點。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支持,特推出儀器共享政策,以方便廣大師生。以下為具體儀器設備和收費標準。 西北大學儀器共享須知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