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副主任遲學斌為獲獎隊伍“榴蓮牛奶”頒獎。中科曙光供圖 “我國有上千所大學開設了計算機專業,但是參加這次競賽的團隊大都來自重點大學。我希望每個有計算機專業的大學,多開展并行計算的課程教育,普及并行計算的基礎知識;希望更多的研究生從事并行計算的科研和技術攻關。” 在中科院“先導杯”并行計算應用大獎賽(以下簡稱“先導杯”大獎賽)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作為大賽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提出了兩點希望。在他看來,我國在高性能計算應用和軟件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不小差距,而且我國在并行計算應用特別是并行計算軟件方面的關注與投入,還遠遠不夠。 不過,李國杰也強調,并行計算不是“陽春白雪”,而是計算機從業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并行處理是高性能計算最基礎的一項技術,沒有高效率的并行軟件,高性能計算機就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軟件需要精心設計的并行算法,而設計并行算法和程序,需要既熟悉并行計算又熟悉應用......閱讀全文
9月6日,“第八屆兩岸三院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研討會”在臺北市召開,會議由中研院計算中心、社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和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由中研院計算中心承辦本次會議。來自兩岸三院信息技術相關領域的近15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會議開幕式上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代表承辦單位
中科院創新案例系列講座2008年報告會在南開大學舉行 不久前的一個上午,南開大學伯苓樓報告廳里不時傳出陣陣掌聲,這是研究生們為專家在由中國科學院和南開大學主辦的中科院創新案例系列講座2008年第一場報告會中的精彩講演喝彩。與此同時,在中科院京區黨委、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的支持下,中科院研究生院、中
“我們開發的系列人工神經網絡芯片依次叫diannao(電腦)、dadiannao(大電腦)和pudiannao(普電腦)。2016年時,還有國外學者專門撰文分析這些漢語拼音名字背后的涵義。”“我們就這么順便傳播了中國文化。”在第31期“SELF格致論道”講壇上,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云霽
“國產超級計算機2011年底將告別國外芯片,使用‘中國芯’。”正在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龍芯首席設計師胡偉武3月6日向記者透露,“中科院首臺完全使用國產芯片的超級計算機,將于今年夏天完成裝機。” 據介紹,目前國內主要有三家單位研制超級計算機,即中科院支持的曙光系列、江南計算所的神威
記者從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承擔的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專項“科技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工程”于近日通過驗收。該項目涵蓋數據存儲與管理云服務環境、海量科學數據分析與應用示范、科學數據整合與共享服務3個子項目,以云服務模式,形成支持科研活動與科技創新的數據云。 據該中心數據中心主任黎建輝
科大訊飛供圖 互聯網發展到2009年,進入移動互聯新時期,科大訊飛終于找到了和互聯網的切合點。2010年,科大訊飛發布了全球首個移動互聯網智能語音交互平臺——訊飛語音云,宣告移動互聯網語音聽寫時代到來。 目前,科大訊飛已占有中文語音技術市場70%以上市場份額,訊飛語音云合作伙伴已經超過了3500
科技部評估中心于2017年4月14日在北京組織了由我校主持完成的首批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新型CZT半導體X射線和γ射線探測器研制”項目綜合驗收評審會。以中國工程院潘自強院士為驗收專家組組長的13名評審專家對項目進行了嚴格審查,最終以97.4分順利通過了項目綜合驗收。 該項目于2011
12月9日,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揭牌。這是我國在計算機體系結構方面唯一的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前我國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82個,包括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61個、試點國家實驗室6個。而新揭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科院
3月2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在京舉行了揭牌儀式。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到會宣讀了中科院關于成立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的通知。 該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組建,聚集了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和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計算機與控制學院、管理學院的相關人才
6月16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科研團隊宣布,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為基于量子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奠定了基礎;6月19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由我國全自主研發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
研討會現場 8月22日,第九屆兩岸三院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研討會在吉林長春召開。會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社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和中研院計算中心共同主辦,由社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承辦本次會議。來自兩岸三院信息技術相關領域的百余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大會,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荀鳳棲
日前,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聯合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廣州超算中心,成功研發出一種超高通量的藥物分子虛擬篩選平臺,可以利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在一天之內完成對4200多萬個化合物的計算評價,相當于把包括現有藥物、天然產物和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在內的地球上所有可用于藥物研發的化合物都計算篩選一遍
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為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制的噴淋式蒸發冷卻超級計算機(QSC-1)通過72小時Linpack測試。這標志著噴淋蒸發冷卻熱管理技術獲得了創新性成功示范,已從科研成果轉化為成熟的工業應用產品,開創了高效相變冷卻技術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應用的先河。 作為國內首個
量子計算機,事關人類對未來的想象,近些年以來,既是科學研究的最前沿,也是各國競相研發的焦點。 一支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團隊給新型量子計算機的研制帶來了更多可能性。8月17日在線出版的《科學》雜志上,報道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高鴻鈞和丁洪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發現,他們首次在超
9月13日至14日,第一屆計算機視覺前沿研討會暨CCF計算機視覺專業組2014工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計算機視覺專業組承辦,會議得到了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英偉達、海康威視、愛奇藝等單位的協辦。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知名專家學者
近日,在如雷的掌聲中,一位兩鬢已白,卻仍然健步的學者踏上了第八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的舞臺,接過了首個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的獎杯。他就是資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汝鈐。 “完全沒想到,又有些惶恐。”獲獎之際,原本生活簡單安靜、連手機都不用的83歲
11月16日至21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本屆高交會上,商務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農業部、中科院、國家知識產權局等7家主辦單位組團參展,主辦單位組團參展數再創新高,其中中科院以“感知中國”技術產品專題展專館形式參展,以
記者昨日從新區發改委獲悉,未來5年,新區將優化技術創新軟硬環境,通過加強與科技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共建,繼續聚集國家級和世界知名科研機構,到2015年,國家級和海外高水平科研機構計劃發展到100家,市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發展到200家。 作為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濱海新區目前已累計建
近日,接科發人教函字[2010]110號文件,中科院聲學研究所董濱博士申報的項目“基于語音技術的新疆“雙語”教育計算機輔助系統研究”獲中科院院長獎獲得者科研啟動專項資助,金額10萬。 董濱,2006年畢業于聲學所,獲工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2007年,就職于日本富士通研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資源一直存在著運營管理成本高而使用效率低的難題,這直接影響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進程。我們急需一種“傷筋不動骨”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科技資源的深度整合。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建立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為北京科技資源的整合及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它用較低的成本,高效實現了科技資源的深度整
1月21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宣布將進一步改革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突出包括“成果轉移轉化產生重大社會經濟效益”在內的產業化導向。記者采訪的多位科研人士表示,已經明顯感覺到科技成果產業化、資本化轉化的步伐在大大加快,中科院嫡系高科技上市公司有望在這場競賽中“先人一步”。 與中科院有股權關系或存在
曾經高端大氣的基因檢測,如今隨著費用的降低逐步融入到大眾的生活。不論是孕產婦、新生兒、癌癥病人甚至每一個普通人,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它。 今年兩會也出現了多項與基因檢測相關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委常委陸春云建議,加強基因檢測在腫瘤學上的應用,將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納入腫瘤特效藥醫保支付范圍;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興偉研究員和鄧偉僑研究員應邀訪問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并分別作了題為Rhodium- and iridium-mediated C-H activation and O-atom transfer in oxidative and Red
屠呦呦是“三無”人員——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出國經歷,不是院士。她是1955年的大學畢業生,學的又是中醫,你說有哪些訪問學者出國去學中醫?談及屠呦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機研究員李國杰的幾句話引起了大家的笑聲。 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屠呦呦,引起社會對國內科研評價體系的廣
1956年,一位37歲的年輕人和著名科學家華羅庚、錢學森一起,獲得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1年,當時的年輕人已是82歲的老人。這一次,他站在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領獎臺上。 他就是著名數學家先生。 近一個世紀的數學人生,取得了世界公認的杰出成就,今年已是92歲高齡的吳老
近日,根據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工作部署安排,科技部公布了將參加此次綜合評議的專家名單。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綜合評議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共345人)序號姓名單位1丁玉庭浙江工業大學2丁貴杰貴州大學3卜文俊南開大學4于鳳坤北京昆玉基石投資顧問有限公司5于興軍北京航天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
科技部長萬鋼接受采訪 在幾十年前,一位村支書和來他們這插隊的年輕人說,人這一輩子有兩樣東西,是越用越多,一個是力氣,一個是腦筋。后來這個年輕人成長為了教師,工程師,大學校長,科技部的部長,在過去的五年當中,他在什么方面動了腦筋,用了力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科技部部長萬鋼。
科技部長萬鋼接受采訪 記者:在幾十年前,一位村支書和來他們這插隊的年輕人說,人這一輩子有兩樣東西,是越用越多,一個是力氣,一個是腦筋。后來這個年輕人成長為了教師,工程師,大學校長,科技部的部長,在過去的五年當中,他在什么方面動了腦筋,用了力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科技部
張芳曼制圖 “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當前國際人才競爭越發激烈,必須以更加靈活的政策和機制積極參與競爭。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
今天,移動互聯網無處不在,人工智能已經向我們走來,“用代碼改變世界”的流行語不再是程序員的自我調侃。現代信息社會對計算機系統的依賴,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軟件的依賴,計算機系統的缺陷很多情況下都由軟件問題引發。軟件系統能否在操作錯誤、環境影響、外部攻擊等干擾下,提供連續的服務,已成為一項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