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s(miRNAs)簡介(2)
65%B細胞慢性淋巴型白血病(CLL)病人,50%的套細胞淋巴瘤病人,16-40%的骨髓瘤病人、60%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13q14位點的缺失。因此,在這個30Kb的區域中必定有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的存在。而mir-15a和mir-16-1位于這一區域中一個功能未知的被稱為LEU2的非編碼蛋白的RNA基因的內含子區域。Climmino等最近報道,miR-15a和miR-16-1負調控BCL2,一個抗凋亡基因,因此,這兩個 miRNAs的缺失或下調,導致了BCL2表達的升高,促進了白血病、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的發生。有研究報道,mir-143和mir-145在結腸癌中明顯下調。有趣的是,其發夾結構的前體分子在腫瘤和正常組織中含量相似,這表明,可能是由于其成熟過程受到破壞。mir-143和mir-145的腫瘤抑制基因功能不僅僅局限于結腸癌,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淋巴癌等細胞系中其表達量也明顯下調。Takamizawa等發現肺癌病人的......閱讀全文
microRNAs(miRNAs)簡介(2)
65%B細胞慢性淋巴型白血病(CLL)病人,50%的套細胞淋巴瘤病人,16-40%的骨髓瘤病人、60%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13q14位點的缺失。因此,在這個30Kb的區域中必定有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的存在。而mir-15a和mir-16-1位于這一區域中一個功能未知的被稱為LEU2的非編碼蛋白的RNA基因
microRNAs(miRNAs)簡介(1)
microRNAs(miRNAs)是一種小的,類似于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組編碼,miRNA通過和靶基因mRNA堿基配對引導沉默復合體(RISC)降解mRNA或阻礙其翻譯。miRNAs在物種進 化中相當保守,在植物、動物和真菌中發現的miRNAs只在特定的組織和發育階段表達,m
miRNAs檢測技術
MicroRNAs (miRNAs)是一種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具有抑制靶向mRNA轉錄、翻譯或者剪切靶向mRNA并促使其降解的功能。它會組裝進入沉默復合體(RISC),識別并與靶向mRNA互補配對,從而降解或者阻止mRNA翻譯。miRNAs負責調控多種生理過程,包括細胞周期(發育、
與腎癌相關的MIR2181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與結直腸癌相關的MIR2181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MIR2181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與食管癌相關的MIR2181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MIR218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胚胎發育與腫瘤發生之間新關聯
MicroRNAs(miRNAs)是長度約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分子RNA,調節多種重要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包括胚胎發育和腫瘤發生。許多研究闡述了miRNAs在腫瘤發生與胚胎發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對于胚胎發育與腫瘤發生之間的關聯研究非常有限。近期,武漢大學郭明雄副教授,領銜其團隊,對胚胎發育
測序揭示鯊魚肝臟再生相關miRNAs
大量的證據表明,microRNAs(miRNAs)豐富地存在于肝臟中,并對肝臟的發育,再生及疾病的發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肝臟疾病與海洋生物的研究,近日,浙江理工大學的呂正兵教授,領銜其團隊,對條紋斑竹鯊肝臟的miRNA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7月刊的BioMed Research
武漢大學:發現胚胎發育與腫瘤發生之間新關聯
MicroRNAs(miRNAs)是長度約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分子RNA,調節多種重要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包括胚胎發育和腫瘤發生。許多研究闡述了miRNAs在腫瘤發生與胚胎發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對于胚胎發育與腫瘤發生之間的關聯研究非常有限。近期,武漢大學郭明雄副教授,領銜其團隊,對胚胎
Nature重大突破:不同尋常的細胞修復
人類在出生后不久,心臟細胞即會喪失它們大部分的增殖與再生能力,這使得在生命后期心臟難于從損傷中恢復過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4個人類 microRNAs,證實它們可以刺激培養物中的成年鼠心臟細胞增殖,當小鼠心臟病發作時可幫助防止損傷。這一研究在線發表在12月5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芯片和降解組測序揭示掌葉半夏miRNAs新信息
掌葉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是中醫中最重要的中草藥之一,可治腫毒,具有止嘔,化痰,消腫,止痛等功能。MicroRNAs(miRNAs)是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在植物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但目前在miRBase上仍沒有掌葉半夏的microRNAs信息,并且對其相關生物學功
測序解析miRNA調控害蟲發育機制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全球范圍內嚴重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生長的鱗翅目害蟲,據估計每年造成的損失和防治成本達到40-50億美元。最近的轉錄組分析和基因組測序為了解小菜蛾適應環境脅迫的分子機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盡管Etebari等1發現了在寄生脅迫下二齡幼蟲中的一組miRNA
浙理工:測序揭示鯊魚肝臟再生相關miRNAs
大量的證據表明,microRNAs(miRNAs)豐富地存在于肝臟中,并對肝臟的發育,再生及疾病的發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肝臟疾病與海洋生物的研究,近日,浙江理工大學的呂正兵教授,領銜其團隊,對條紋斑竹鯊肝臟的miRNA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7月刊的BioMed Researc
浙理工大:芯片和降解組測序揭示掌葉半夏miRNAs新信息
掌葉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是中醫中最重要的中草藥之一,可治腫毒,具有止嘔,化痰,消腫,止痛等功能。MicroRNAs(miRNAs)是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在植物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但目前在miRBase上仍沒有掌葉半夏的microRNAs信息,并且對其相關生物
利用microRNAs恢復心臟再生能力
一旦心臟完全成形,構成心肌的細胞,即心肌細胞,其自我復制能力就變得非常有限。心臟病發作后,心肌細胞死亡,無法制造新的心肌細胞,心臟形成疤痕組織。如此惡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使人們患上心力衰竭。 4月17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利用micr
micrornas基因的結構及作用
micrornas(micrornas)是短的(20-24nt)非編碼RNAs,通過影響mRNas的穩定性和翻譯,參與多細胞生物中基因表達的轉錄后調控。小RNA被RNA聚合酶II轉錄,作為可編碼蛋白質或不編碼的有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的初級轉錄物(pri-mirnas)的一部分。初級轉錄物被Drosha核
中國農大:測序解析miRNA調控害蟲發育機制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全球范圍內嚴重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生長的鱗翅目害蟲,據估計每年造成的損失和防治成本達到40-50億美元。最近的轉錄組分析和基因組測序為了解小菜蛾適應環境脅迫的分子機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盡管Etebari等1發現了在寄生脅迫下二齡幼
內蒙古大學哈達組:miRNA在大豆感染SMV病毒中的作用
植物通過幾種不同的防御機制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RNA干擾(RNAi)是一個突出的抗病毒機制,需要AGO(Argonaute)和Dicer / DCL(Dicer-like)蛋白的參與。效應物觸發免疫(ETI)是由抗性(R)基因介導的抗病毒機制,其中大部分編碼NBS-LRR家族蛋白。microR
Pharmacological-Research: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組織中microRNAs的功能及臨床應用
根據GLOBOCAN 2020的數據,胃癌(G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在全球發病率排名第五,死亡率在所有癌癥類型中排名第四。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引起胃癌的病原體,影響著全球約50%的人口,并引起胃粘膜的慢性炎癥。 一項中國病例隊列研究顯示,大約80%的非賁門型胃癌和60%的賁門型胃
陳雪梅教授Cell揭示基因沉默新機制
提及RNA分子,最廣為人知的作用就是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然而MicroRNA (miRNA),這類被發現廣泛存在于植物和動物中,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卻并不編碼蛋白,而是在基因調控中發揮作用,其影響了從發育、生理到應激反應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過程。 microRNAs幾乎存在于
科學家發現“鑒別減肥藥效果”生物標記物miR92a
想減肥的人經常遇到的一個瓶頸:不管他們如何嘗試,體重都難以下降。而超重和肥胖會有嚴重的健康后果,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自從發現“并不是所有的脂肪細胞都一樣的”以來,研究人員一直都在尋找一種可靠的方法,來區分所謂的“好”脂肪——代謝活躍的棕色脂肪細胞,和“壞”脂肪——相對惰性的
第二軍醫大學蘇長青教授Mol-Cancer-Ther發表癌癥治療新策略
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及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針對癌癥細胞內廣泛表達的致癌性microRNAs,建立了一種能夠同時干擾多種致癌性microRNAs功能并影響多條癌癥發生發展信號傳導途徑活性的腫瘤治療新策略。這一重要研究成果5月18日在線發表于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merican Ass
《cell》:miRNA是逆境的捍衛者?
現有許多數據說明microRNAs (miRNAs) 除了在發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外,在許多逆境應答(stress responses)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讓人驚訝的是miRNAs這一通常抑制靶基因轉錄表達的小分子,也許在逆境中成為了表達的激活因子,其中的機制也許就是通過逆境中,miRNA/Argon
BMC-Plant-Biology測序鑒定鋁脅迫下野生大豆miRNA及其靶基因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之一。相比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的脅迫如干旱,堿,鹽脅迫。對野生大豆的性狀進行系統研究,將有助于栽培大豆的遺傳改良。近日,華南農業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年海教授領銜的課題組聯合使用第二代高通
二代測序鑒定鋁脅迫下野生大豆miRNA及其靶基因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之一。相比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的脅迫如干旱,堿,鹽脅迫。對野生大豆的性狀進行系統研究,將有助于栽培大豆的遺傳改良。近日,華南農業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年海教授領銜的課題組聯合使用第二代高通量測
-西農:miRNA參與決定海膽性別
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光棘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nudus)既是非常好的研究發育的模式生物,又是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食物來源。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道過miRNAs參與調控S.nudus性腺分化。由西北農林科
microRNAs可有效抑制癌細胞轉移
癌癥擴散到全身的過程被稱之為癌癥轉移,癌癥轉移是引發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20年前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存在于單一腫瘤和癌癥全身擴散間的一種中間可治療的疾病狀態,研究者將這種狀態稱之為癌癥少兆項(Oligometastasis),癌癥少兆項狀態就意味著初級腫瘤僅僅可以產生少量的局限性次級腫
Nature子刊:miRNAs是血腦屏障的保護
且不論潛在的損傷機制,中樞神經系統的病理情況都會顯示一定程度的血腦屏障(BBB)受損。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是血管損傷起始的最早事件,是由中風、動脈粥樣硬化、外傷或是腦部感染引起的炎癥造成的。現今,microRNAs(miRNAs)已成為一類基因表達的調節子。然而,神經炎癥與腦內皮細胞中miRNAs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