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基因轉錄水平的調控1
一、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三種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Ⅲ。二、真核基因順式作用元件(一)、順式作用元件概念指DNA上對基因表達在調節活性的某些特定的調控序列,其活性僅影響其自身處于同一DNA分子上的基因。(二)、種類啟動子、增強子、靜止子1、啟動子的結構和功能啟動子 與原核啟動子的含義相同,是指RNA聚合酶結合并起動轉錄的DNA序列 。但真核同啟動子間不像原核那樣有明顯共同一致的序列。而且單靠RNA聚合酶難以結合DNA而起動轉錄,而是需要多種蛋白質因子的相互協調作用。RNA聚合酶Ⅱ啟動子結構1)TATA框(TATA frame):其一致順序為TATAA(T)AA(T)。TATA框中心在-30附近,相當于原核的-10序列(pribnow box)。對大多數真核生物來說,RNA聚合酶與TATA框牢固結合之后才能開始轉錄。 TATA框的左右富含G┇C 序列,這就有利于該框與RNA聚合酶形成開放性啟動......閱讀全文
真核基因轉錄水平的調控1
一、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三種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Ⅲ。二、真核基因順式作用元件(一)、順式作用元件概念指DNA上對基因表達在調節活性的某些特定的調控序列,其活性僅影響其自身處于同一DNA分子上的基因。(二)、種類啟動子、增強子、靜止子1、啟動子的結構和功能啟動
真核基因轉錄水平的調控2
(3)增強子的位置可在基因5′上游、基因內或其3′下游的序列中,而其作用與所在基因旁側部位的方向似無關系,因為無論正向還是反向,它都具有增強效應;(4)增強子所含核苷酸序列大多為重復序列,其內部含有的核心序列,對于它進入到另一宿主之后重新產生增強子效應至關重要;(5)增強子一般都具有組織和細胞特異性
Cell:武漢大學闡明真核基因中的轉錄調控機制
近日,來自武漢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SR蛋白與7SK和啟動子相關新生(Nascent )RNA協同作用,促進了轉錄過程中停頓的聚合酶釋放。這一研究發現為闡明真核基因中的轉錄調控機制,深入了解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相關論文發表在5月9日的《細胞》(Cell
真核生物翻譯的調控(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主要在轉錄水平上進行,而真核生物由于RNA較為穩定,所以除了存在轉錄水平的調控以外,在翻譯水平上也進行各種形式的調控。在蛋白質生物合成的起始反應中主要涉及到細胞中的四種裝置,這就是:1.核糖體,它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場所;2.蛋白質合成的模板mRNA它是傳遞基因信息的媒介;3.可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發生在哪些水平上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遠比原核生物復雜,可以發生在DNA水平、轉錄水平、轉錄后的修飾、翻譯水平和翻譯后的修飾等多種不同層次(真核生物基因表達中可能的調控環節)。但是,最經濟、最主要的調控環節仍然是在轉錄水平上。DNA水平上的調控是通過改變基因組中有關基因的數量、結構順序和活性而控制基因的表達。這一類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dna水平調控包括什么方式
1、轉錄起始水平。這一環節是調控的最主要環節,由對基因轉錄活性的調控來完成,包括基因的空間結構、折疊狀態、DNA上的調控序列、與調控因子的相互作用等。a.活化染色質:在真核生物體內,RNApol與啟動子的結合受染色質結構的限制,需通過染色質重塑來活化轉錄。常態下,組蛋白可使DNA鏈形成核小體結構而抑
轉錄水平的調控
該模型認為在整合基因的5’端連接著一段具有高度專一性的DNA序列,稱之為傳感基因。在傳感基因上有該基因編碼的傳感蛋白。外來信號分子和傳感蛋白結合相互作用形成復合物。該復合物作用于和它相鄰的綜合基因組,亦稱受體基因,而轉錄產生mRNA,后者翻譯成激活蛋白。這些激活蛋白能識別位于結構基因(SG) 前面的
瞬時轉染真核基因表達調控技術
調節瞬時轉染基因的表達l??????四環素作為哺乳動物細胞中可誘導基因表達的調控物階段一:pTet-tTAk穩定轉染成纖維細胞培養和轉染細胞1.??????在DMEM完全培養液中培養貼壁細胞。轉染前一天,把細胞換到含有0.5μg/ml四環素-HCl(四環素)的DMEM完全培養液中。每個10 cm培養
瞬時轉染真核基因表達調控技術
調節瞬時轉染基因的表達*四環素作為哺乳動物細胞中可誘導基因表達的調控物階段一:pTet-tTAk穩定轉染成纖維細胞培養和轉染細胞1.?在DMEM完全培養液中培養貼壁細胞。轉染前一天,把細胞換到含有0.5μg/ml四環素-HCl(四環素)的DMEM完全培養液中。每個10 cm培養皿中加入足量細胞,使轉
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
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是和這類轉錄后修飾密切相關的。真核mRNA3’端在轉錄后發生修飾,加上多聚腺苷酸(polyA)的尾巴結構。大多數真核生物基因末端有一段AATAAA共同序列,再下游還有一段富含GT序列,這些序列稱為轉錄終止的修飾點。真核RNA轉錄終止點在越過修飾點延伸很長序列之后,在特異的內切核酸
真核生物基因組1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比較龐大,并且不同生物種間差異很大,例如人的單倍體基因組由3.16×109 bp組成。在人細胞的整個基因組中實際上只有很少一部份(約占2%~3%)的DNA序列用以編碼蛋白質。?第一節 真核生物基因組特點 真核生物體細胞內的基因組分細胞核基因組與細胞質基因組,細胞核基因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差異
原核生物同一群體的每個細胞都和外界環境直接接觸,它們主要通過轉錄調控,以開啟或關閉某些基因的表達來適應環境條件(主要是營養水平的變化),故環境因子往往是調控的誘導物。而大多數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最明顯的特征是能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的細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從而實現“預定”的,有序的,不可逆的分化和發育過
轉錄后水平的調控
真核生物基因轉錄在細胞核內進行,而翻譯則在細胞質中進行。在轉錄過程中真核基因有插入序列,結構基因被分割成不同的片段,因此轉錄后的基因調控是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一個重要方面,首要的是RNA的加工、成熟。各種基因轉錄產物RNA,無論rRNA、tRNA還是mRNA,必須經過轉錄后的加工才能成為有活性的分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有哪些環節
可分為三種主要途徑環節:1、遺傳調控(轉錄因子與靶標基因的直接相互作用);2、調控轉錄因子與轉錄機制相互作用,3、表觀遺傳調控(影響轉錄的DNA結構的非序列變化)。轉錄調控通過轉錄因子直接調控靶標DNA表達是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轉錄調控改變轉錄水平的方法。基因的編碼區周圍通常都具有幾個蛋白質結合位點,具
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特點
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是和這類轉錄后修飾密切相關的。真核mRNA3’端在轉錄后發生修飾,加上多聚腺苷酸(polyA)的尾巴結構。大多數真核生物基因末端有一段AATAAA共同序列,再下游還有一段富含GT序列,這些序列稱為轉錄終止的修飾點。真核RNA轉錄終止點在越過修飾點延伸很長序列之后,在特異的內切核酸
關于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介紹
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是和這類轉錄后修飾密切相關的。真核mRNA3’端在轉錄后發生修飾,加上多聚腺苷酸(polyA)的尾巴結構。大多數真核生物基因末端有一段AATAAA共同序列,再下游還有一段富含GT序列,這些序列稱為轉錄終止的修飾點。真核RNA轉錄終止點在越過修飾點延伸很長序列之后,在特異的內切
真核生物翻譯的調控(2)
5′端非翻譯區的二極結構影響到調控蛋白與帽結構的接近,阻礙40S前起始復合體的裝配和在mRNA上的掃描,起負調控的作用。但若二極結構位于 AUG的近下游,(最佳距離為14 nt),將會使移動的40亞基停靠在AUG位點,增強起始反應。真核的系列翻譯起始因子可使二極結構解鏈,使翻譯復合體順利通過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的區別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過程在總體上基本相同,但是,其過程要復雜得多,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1、真核生物RNA的轉錄有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而蛋白質的合成則是在細胞質內進行的。且真核生物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遺傳信息系統被稱為真核細胞的第二遺傳信息系統,或核外基因及其表達體系。這是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過程差異
⒈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有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而蛋白質的合成則是在細胞質內進行的。且真核生物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遺傳信息系統被稱為真核細胞的第二遺傳信息系統,或核外基因及其表達體系。這是因為研究發現,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除有DNA外,還有RNA(mRNA、tRNA、 RNA)、核糖體、氨基酸活化酶等。說明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過程的區別
⒈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有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而蛋白質的合成則是在細胞質內進行的。且真核生物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遺傳信息系統被稱為真核細胞的第二遺傳信息系統,或核外基因及其表達體系。這是因為研究發現,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除有DNA外,還有RNA(mRNA、tRNA、 RNA)、核糖體、氨基酸活化酶等。說明
?轉錄水平調控的概念和方式
轉錄水平調控是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環節。根據真核基因表達是否受環境影響可分為:發育調控和瞬時調控。其中發育調控是指真核生物為確保自身生長、發育、分化等對基因表達按“預定”和“有序”的程序進行的調控,是不可逆的過程;瞬時調控是指真核生物在內、外環境的刺激下所做出的適應性轉錄調控,是可逆過程。
基因轉錄調控的途徑
可分為三種主要途徑:1)遺傳調控(轉錄因子與靶標基因的直接相互作用);2)調控轉錄因子與轉錄機制相互作用,3)表觀遺傳調控(影響轉錄的DNA結構的非序列變化)。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2月29日,Nature Plants 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植物環境表觀遺傳學實驗室)題為Coupling of histone methylation and RNA processing by the nuclear mRNA Cap
真核基因組的特點
真核基因組的特點之一就是存在多基因家族(multi gene family)。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經過重復和變異所產生的一組基因。
真核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提高目的基因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表達的策略:1、DNA水平:增加基因拷貝數(1)高拷貝載體;(2)基因共擴增;2、轉錄水平:利用強啟動子、增強子,可誘導啟動子,如CMV、Tet;3、翻譯水平:優化翻譯起始序列和非編碼區序列。本篇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
真核基因組的特點
1.真核生物基因組D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儲存于細胞核內,除配子細胞外,體細胞內的基因的基因組是雙份的(即雙倍體,diploid),即有兩份同源的基因組。 2.真核細胞基因轉錄產物為單順反子。一個結構基因經過轉錄和翻譯生成一個mRNA分子和一條多肽鏈。 3.存在重復序列,重復次數可達百
真原核基因表達的區別
1、原核生物染色體為一個基因連鎖群,而真核為兩個或以上,當一個有缺陷時另一個可以補充;2、原核生物染色體不與組蛋白結合,省去的解聚的步驟;3、原核生物的轉錄與翻譯都在同一區間,而真核是分開的;4、真核生物基因內有內含子,mRNA會有一個自我剪接的修飾過程,原核生物則不會;5、真核生物蛋白質的翻譯后修
基因轉錄后調控方式
真核生物的RNA被翻譯之前需要通過核孔輸出,因此核輸出對基因表達有著顯著影響。所有進出細胞核的mRNA的運輸都是通過核孔進行的,受到各種輸入蛋白和輸出蛋白的控制。攜帶遺傳密碼的mRNA需要存活足夠長的時間才能被翻譯,因為mRNA在翻譯之前必須經過很長距離的運輸。在典型的細胞中,RNA分子僅在特異性保
我國科學家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現,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有著相互依存關系,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相關成果2月29日在線發表于《自然—植物學》雜志。 據了解,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真核生物基因組4
(2) 苯丙酮尿癥 苯丙酮尿癥(PKU)的病因是患者肝細胞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謝為酪氨酸,導致血清中苯丙酮酸濃度升高。現已知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定位于12q24.1,此基因全長約90kb,含13個外顯子,在中國人中已發現10余種點突變,這是造成酶活性缺乏的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