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基因組成 lDNA至少包括61個基因,大多基因按功能相似性成簇排列,其中一部分為噬菌體生命活動的必須基因,另一部分約1/3為非必須區段。 3. l噬菌體載體的類型 插入型 (Insertion vectors ) 這種載體僅僅有一個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點。 如:λgt10 、 λgt11 克隆能力小,不到10kb 置換型 (Replacement vectors) 這種載體具有兩個對應的酶切克隆位點,在兩個位點之間的λDNA區段是λ噬菌體的非必需序列,可以被外源插入的DNA取代。 如Charon 4 載體 克隆能力大,20~25kb (二)M13噬菌體 1、絲狀......閱讀全文
據科技日報報道, 中國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一批志愿者已注射, 志愿者有3組,每組36人,注射后將集中隔離觀察14天。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介紹,我國5大技術方向疫苗總體進展順利,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都已完成動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發團隊4月份都能完成臨床前研究,并
基因療法以其“一次給藥,終身受益”的優勢越來越受到醫療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等機構至少已批準13種基因治療產品上市,同時還有2500多項細胞和基因治療正在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8月,國際頂級期刊《新
基因療法以其“一次給藥,終身受益”的優勢越來越受到醫療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等機構至少已批準13種基因治療產品上市,同時還有2500多項細胞和基因治療正在進行臨床試驗。2019年8月,國際頂級期刊《新
6月29日港股盤前,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 已于6月25日獲得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下稱:軍委后保部)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1年。 公告中介紹,Ad5-nC
3月17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分享了一個重要進展: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科研團隊已開始招募受試者—— “我國已有(疫苗)研發進展比較快的單位,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并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愿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
新冠肺炎疫情的趨勢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在2月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月18日起,全國新增的治愈出院病例數快速增加,已連續三天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數,30個省份新增的出院病例數大于或等于新增確診病例數,“這充分釋放了疫情好轉的信號”。 這是全國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面臨的完全是一種新的疾病,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3月18日,在廣州市舉行的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如何對此疾病進行防控,我國的實踐表明采用強烈的干預辦法是有效的。 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 “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系數平均接近3,相當
當前海外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中國。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疫苗作為控制和預防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發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多家藥企入局,mRNA技術備受矚目 據美聯社報道,一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已于3月16日開始,第一位參與試驗的志愿者在當天接受試驗性疫苗。知情
3月17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分享了一個重要進展: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科研團隊已開始招募受試者—— “我國已有(疫苗)研發進展比較快的單位,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并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愿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
8月28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 本次《目錄》調整先后征求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業界學界和社會公眾意見,共涉及53項技術條目:一是刪除了4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二是刪除5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三是新增
載體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兩大類,其中質粒DNA是一種新的非病毒轉基因載體。一、一個合格質粒的組成要素? 復制起始位點Ori 即控制復制起始的位點。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個復制起始點。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個復制起始位點。?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
載體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兩大類,其中質粒DNA是一種新的非病毒轉基因載體。一、一個合格質粒的組成要素? 復制起始位點Ori 即控制復制起始的位點。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個復制起始點。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個復制起始位點。?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
載體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兩大類,其中質粒DNA是一種新的非病毒轉基因載體。一、一個合格質粒的組成要素? 復制起始位點Ori 即控制復制起始的位點。原核生物DNA分子中只有一個復制起始點。而真核生物DNA分子有多個復制起始位點。?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以便于加以
轉基因造血干細胞(HSC)移植是遺傳病、HIV和癌癥的一種有前景的治療策略。然而,臨床HSC基因治療的一個障礙是,基因通過慢病毒載體(LV)傳遞到HSCs的效率有限。最近,科學家們解決了這個主要的障礙:如何繞過造血干細胞的自然防御系統,有效地將抗病基因插入細胞的基因組中。 由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李德富研究員 生物技術已經被世界各國視為一種高技術,在整個科學技術中占據了特殊的顯著地位,特別是生命科學的發展更離不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的發展備受各國的重視。我國在很多大學中都設立了生命科學院。現代生物技術一般認為包括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酶工程技術和發酵工程技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更加簡單高效的向眼睛細胞插入基因的技術,從而將基因治療從醫治遺傳性視力缺陷如色素性視網膜炎擴展到了由于衰老而導致的退行性眼病,如黃斑病變。 與當前已有的療法不同,這種新的手術實施起來相當快速且不對患者造成創傷,它可以將正常的基因遞送至視網膜上常規技
1.2 其它的基因附加工程在水稻、棉花、馬鈴薯、番茄和其它作物上也進行了δ-內毒素工程,獲得昆蟲抗性也不僅僅是指有著一種方法。蛋白酶抑制劑也是較好的選擇,它可以一只昆蟲腸道內的蛋白酶活性,阻止或減緩害蟲生長,許多植物能產生蛋白酶抑制劑,如豇豆和common bean, 他們的基因
CRISPR/Cas這項基因編輯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頻頻被“潑冷水”,那么基因編輯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呢? 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CRI
血液腫瘤主要包括各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惡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占常見惡性腫瘤的第八位,淋巴瘤也是在前十位,并且發病率逐年升高,多發性骨髓瘤的整個發病率在血液惡性腫瘤里面占10%。血液腫瘤發病急,在傳統的放療、化療、骨髓移植等治療方式下,治療周期長、費用高昂、過程痛苦,但治愈率卻并不很理想。兒童白
(一)堿變性法提取質粒DNA 質粒(Plasmid) 是細菌染色體外能自身獨立復制的雙股環狀DNA。帶有遺傳信息,可賦予細菌某些新的表型。將質粒指紋圖譜分析方法、質粒DNA探針技術及檢測質粒的PCR技術用于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已成為現實。質粒作為載體在基因工程中起著重要的
營養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機體一樣需要相似的營養物質,象細菌一樣它有一套胞內和胞外酶系統,用以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細胞新陳代謝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質.屬于異養。水分像細菌一樣,酵母菌必須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細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極少的環境中生長,如蜂蜜和果醬,這表明它們對滲透壓有相當高的耐受
酵母菌是一些單細胞真菌,并非系統演化分類的單元。酵母菌是人類文明史中被應用得最早的微生物。可在缺氧環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根據酵母菌產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擔孢子)的能力,可將酵母分成三類:形成孢子的株系屬于子囊菌和擔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過出芽生殖來繁殖的稱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
我們在細胞、動物實驗操作時,常常都需要依賴熒光標記。如果能讓這熒光亮一點,再亮一點,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呢~ 有圖有真相!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哦~大家找到自己的細胞了嗎? A549 人肺癌細胞 RKO 人結腸癌細胞 Hela 人宮頸癌細胞 MDA-MB-231 人乳腺癌
血液腫瘤主要包括各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惡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占常見惡性腫瘤的第八位,淋巴瘤也是在前十位,并且發病率逐年升高,多發性骨髓瘤的整個發病率在血液惡性腫瘤里面占10%。 血液腫瘤發病急,在傳統的放療、化療、骨髓移植等治療方式下,治療周期長、費用高昂、過程痛苦,但治愈率卻并不很
細胞紅蛋白在組織缺氧或耗氧突然增加時,把儲存的氧釋放,并且增強氧氣擴散進入細胞線粒體的能力,提高氧利用率,從而滿足組織細胞活躍的需氧代謝需求。中國醫科大學于秀玲所在研究團隊首先采用帶有綠色熒光蛋白的質粒為載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構建表達細胞紅蛋白基因的重組質粒,然后將其轉染至SH-SY5Y細胞使之
自從2015年奧巴馬正式宣布“精準醫療”計劃以來,關于什么是精準醫療,如何實現精準醫療,如何在中國的臨床實際中實現精準醫療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而對于其中的“精準診斷”,業界目前理解比較狹隘,幾乎把精準診斷等同于腫瘤測序這一個領域。 誠然,測序技術的積極意義在于逐漸實現了按照組學的邏輯去診
近日,吉凱基因正式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1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醫療專業基金弘暉資本、華夏信諾、華興資本旗下基金華晟資本以及上市公司澳洋科技等。 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疾病診療關鍵基因研究服務供應商,建立了國內最大的慢病毒文庫和一系列研究平臺,發現了數百個在特定腫瘤
“973計劃”、“86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已退出歷史舞臺,經整合成為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已正式啟動。首批重點研發專項之一即為精準醫學研究,可見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目前已在癌癥、遺傳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鐮刀狀貧血癥、血友病及先天性黑蒙癥等多種疾病中表現出巨大的治療潛力。基因治療以其一次給藥終身治愈遺傳疾病的獨特潛力讓一切不可能變為有可能。
季國慶博士是吉凱基因的技術總監,他的博客文章受到吉凱客戶及廣大生物醫藥讀者群的喜歡。這是因為季博的博文是在他博覽最新文獻并結合自身深厚的遺傳學知識的基礎上,在基因研究、疾病功能基因研究、疾病藥靶及藥物研究等方面都有獨到和深入的理解與解讀。此次,季博專門為吉凱基因轉化醫學平臺撰寫了有關精準醫療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