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便攜儀器可對人類基因組高效測序
新一期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志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團隊用一種手機大小、方便攜帶的基因測序裝置,對完整的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意味著基因測序技術在市場上應用的門檻大大降低。 對人類基因組測序曾是一項非常難的工作,2003年發布的第一份人類基因組圖譜是由全球多國科學家合作十多年、耗資約30億美元才得到的。從那以后,科學界一直在開發更快、更低成本的基因測序技術。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使用一種名為MinION的小型儀器,測出了一份完整的人類基因組。這種儀器的優勢在于每次能夠測量的序列長度能達到傳統方法的8000倍,從而大大減小了將許多較短序列拼裝成完整基因組的復雜度。 東英吉利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說,利用這個只有手機大小、成本僅為1000美元的便攜裝置就能實現基因組測序。報告作者之一、該校學者賈斯丁·奧格雷迪說,這項技術能夠推動個性化基因組測序的應用,未來有望用于診斷癌癥等疾病。 相關新......閱讀全文
新便攜儀器可對人類基因組高效測序
新一期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志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團隊用一種手機大小、方便攜帶的基因測序裝置,對完整的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意味著基因測序技術在市場上應用的門檻大大降低。 對人類基因組測序曾是一項非常難的工作,2003年發布的第一份人類基因組圖譜是由全球多國科學家合作十多年、耗資約30億
ENJM:人類基因組測序速度實現新突破
近期,斯坦福大學的科研人員完成了利用人工智能計算加速工作流程的DNA巨量測序技術,把人類基因組測序時間縮短至5小時2分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研究成果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標題為“Ultrarapid Nanopore Genome
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緣起
雖然公眾對于開展人類基因組測序已經翹首以待,但是為這項計劃舉辦的首次協調會卻令人泄氣。1984年夏季,美國能源部(DOE)健康與環境研究項目主任查爾斯·德利西(Charles DeLisi)召開了專家會議,旨在評估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可行性。自20世紀80年代早期以來,能源部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致力
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欲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
J. Craig Venter(中)希望通過利用基因組學實現對抗衰老的目標。 美國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J. Craig Venter將和其新創立的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HLI是“基因組學和細胞的診斷與治療公司”,計劃于今年夏季啟動,終極目
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欲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
J. Craig Venter(中)希望通過利用基因組學實現對抗衰老的目標 美國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J. Craig Venter將和其新創立的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HLI是“基因組學和細胞的診斷與治療公司”,計劃于今年夏季啟動,終極目標
便攜式土壤檢測儀器@風途儀器上新啦
便攜式土壤檢測儀器FT-GT4廠家挑選風途科技,風途科技實力廠家,其土壤檢測儀器新型體積較小,便于移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具有現場取樣現場檢測的功能,無需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縮短了土壤成分檢測剖析的等待時間,檢測的成果較為準確,而且該設備檢測的本錢較低,適用范圍廣,該設備結構簡單易操作,投入本
《自然》社論關注人類基因組測序
2月10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社論——《最好的還未到來》(Best is yet to come),回顧了人類基因組測序工程過去10年的發展并展望其值得期盼的輝煌未來。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從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到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2001年
口袋裝置測序人類基因組
1月30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利用一個口袋大小的納米孔裝置測序和從頭組裝人類基因組。該研究報告了迄今為止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組裝,而且只使用了單一測序技術。 理解和解讀人類基因組是現代醫學的基石,人們一直希望可以盡可能多地測序基因組。在此之前,因為速度、成本和測序系統有限
人類基因組測序或將只需數分鐘
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技術,它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個人基因組的測序,且費用比目前的技術要低得多。研究人員已經將這項原型技術申請ZL,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納米快報》(Nano Letters)雜志上。 在這個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能在50nm孔中利用電荷高速推動DN
人類基因組測序或將只需數分鐘
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技術,它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個人基因組的測序,且費用比目前的技術要低得多。研究人員已經將這項原型技術申請ZL,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納米快報》(Nano??Letters)雜志上。??? 在這個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能在50nm孔中利用電荷高速推動DNA鏈。當
最新測序的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最新測序的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 20年前,科學家宣布讀取了一個人的全部脫氧核糖核酸(DNA),其實,他們漏掉了少許。現在,由于讀取DNA方法的改進,科學家終于可以從頭到尾讀取人類的全部基因組了!據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對全部
測序技術及測序儀器的比較
自sanger測序技術發明以來,經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促進,測序技術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以實驗方法與實驗儀器的改進為標志,測序技術經歷了三代的發展,同時測序技術向著高通量測序,單分子測序,低價格測序的方向發展,目前測序技術已成為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的重要的實驗手段。本文主要簡單回溯了測序技術的發展歷史,介紹了
新內窺探針可對細胞硬度三維成像
科技日報北京4月16日電?(記者劉霞)英國諾丁漢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款內窺探針,可對單個生物細胞和復雜生物體的硬度進行三維成像,從而幫助醫生更早發現和治療癌癥。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15日出版的《通訊生物學》雜志。癌細胞早期階段比正常細胞軟很多,這使它們能擠過狹窄縫隙,并迅速擴散。在此過程中,這些癌細胞會
新內窺探針可對細胞硬度三維成像
英國諾丁漢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款內窺探針,可對單個生物細胞和復雜生物體的硬度進行三維成像,從而幫助醫生更早發現和治療癌癥。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15日出版的《通訊生物學》雜志。癌細胞早期階段比正常細胞軟很多,這使它們能擠過狹窄縫隙,并迅速擴散。在此過程中,這些癌細胞會“變身”為堅硬的腫瘤,以保護它們免受外
《科學》:奇才David-Baker設計蛋白可對抗新冠病毒
本周,素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公布了一年一度的獲獎名單。其中,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蛋白質設計研究所的David Baker教授成為生命科學獎項的四位獲獎人之一。David Baker教授(圖片來源:HH
便攜式VOCs儀器
便攜式VOCs分析儀主要有便攜式FID/PID檢測器、便攜紅外分析儀、便攜激光光譜儀、便攜式氣質聯用儀等。 最新公布的環保部標準中便攜式儀器提到了FID檢測器、PID檢測器和紅外吸收檢測器三種。 便攜式VOCs檢測儀主要的國內廠商有東西分析、嶗應、富瞻環保等,國外廠商有美國Inficon、英
第三代測序重大突破!首次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
第二代測序是當今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但讀長短是它的軟肋,并且它無法解決高度雜合的基因組、高度重復序列、高GC區域、拷貝數變異、大的結構變異等問題。第三代測序技術避免了第二代測序讀長短的缺點,近年來漸漸被應用于各大研究中。以前談到第三代測序,也許你想到的是病毒基因組或細菌基因組測序,而如今隨著技
中國參與的人類基因組測序都完了來了解下單細胞測序
細胞是生物學的基本單位,研究人員正更加努力地嘗試將它們進行單個分離、研究和比較。單細胞測序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測序單細胞微生物相對簡單的基因組,更大更復雜的人類細胞基因組。 中文名 單細胞測序 外文名 Single-cell sequencing 細 胞 生物學的基本單位 實 例 多重退火 主
新智能監控系統可對山體災害24小時監測預警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安全關鍵工業測控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夏娜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Ⅱ+慣性測量的山體滑坡災害監測系統”,可對山體進行24小時實時變形監測,智能評估其安全狀況,并對可能的險情提前預警。 山體滑坡發生突然,破壞力大,但多數發生
?中國科學院:新成果或可對抗超級細菌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帶領研究團隊通過納米化改造,設計形成了一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特異抑制作用的候選藥物分子,為新型抗菌藥物研發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納米快報》。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引發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中毒性休克綜合征、菌血癥及敗血癥等多種疾病,也容易引發術后
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在核酸分析中的應用
?????????高效毛細管電泳儀(CE)是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利用荷電粒子之間的淌度差異和分配系數差異進行分離,是分析科學繼高效液相色譜儀之后的又一重大進展,使分析科學從微升級進入到了納升級水平,不僅使單細胞乃至單分子分析成為可能,也使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轉
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在核酸分析中的應用
? ? ? ??高效毛細管電泳儀(CE)是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利用荷電粒子之間的淌度差異和分配系數差異進行分離,是分析科學繼高效液相色譜儀之后的又一重大進展,使分析科學從微升級進入到了納升級水平,不僅使單細胞乃至單分子分析成為可能,也使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轉機
Nature:實時、便攜式基因組測序
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人類會引起致命的出血熱,發病率和病死率極高。2014年這種病毒在西非造成了嚴重的疫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1,000人。今年一月份,就在人們以為這場疫情正式結束之際,塞拉利昂又出現了新的病例。 本期Nature雜志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便攜式基因組測序儀在這次疫情中起到
首款便攜式DNA測序設備問世
日前,新西蘭奧蘭多大學的研發人員研發出一款只有普通筆記本電腦大小的無線DNA測序設備。這款被稱為“Freedom 4”的設備通過采用定量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來為DNA樣本測序。值得一提的是,這臺Freedom 4的續航時間可達到6小時,通過內置的無線模塊與智能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相連就可以直接進
NGS測序十年記:ABI奮起直追
說起全自動測序儀,Applied Biosystems(ABI)那是絕對的領頭羊,其3730旗艦測序儀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在新一代測序方面,454和Solexa搶了先機,率先推出了NGS儀器。ABI當然不會作壁上觀,讓客戶的實驗室里擺滿對手的儀器。 于是,它在2006年斥資1
便攜式質譜及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
2009年11月27日下午15時,第十三屆BCEIA舉辦同期,在北京展覽館A會議室,國內三家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舉辦了“便攜式質譜及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發布會前,在會議室還舉行了兩臺儀器的現場小型演示。到會的國內專家、國內外相關企業高管共計10
亞洲10萬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發布!
非盈利聯盟GenomeAsia 100K最近宣布了一項計劃,測序10萬亞洲人的基因組,希望能加速精準醫療在亞洲人群中的應用。該計劃除測序外也將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的研究進展。至少12個南亞國家,7個北亞和東亞國家將參與其中。 第一階段,該計劃將主要為亞洲所有主要種族分布構建參考基
-盤點全球各國政府主導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
美國科學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正式啟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都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2000年6月26日,六國科學家共同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制工作已經完成。在這場規模宏大、影響世界的基因測序項目落幕后,全球內陸續又有不
Pacific-Biosciences推出新的Sequel-II測序系統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ACB)是基因組,轉錄組和表觀基因組的高質量測序的領先供應商,于4月24號宣布Sequel?II系統的商業發布。該系統包括新的8M SMRT?Cell,以及配套試劑,儀器控制軟件和SMRT Link
“RNA測序”通用模板新突破
通過檢測血液或尿液中少量的RNA來診斷或治療疾病是一個新興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可以對RNA片段進行測序,但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測序RNA,有時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影響成功的一個重大障礙,使得此領域很難取得進展。近來,密歇根大學Tewari教授的實驗室領導了美國和荷蘭的9個實驗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