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癌癥“登月”計劃啟動
美國最大的癌癥中心——德州大學(UT)MD Anderson癌癥中心9月宣布,推出一項“登月”計劃,將針對幾種類型的癌癥,在未來的十年中集中研究,希望顯著提高癌癥生存率,這項計劃預期資助力度為30億美元。不過也有一些外界研究人員對于只通過一個機構就能克服癌癥表示遲疑。 這項計劃的背后是D Anderson癌癥中心新任老板:著名的癌癥領銜科學家Ronald DePinho,他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癥藥物、人體衰老以及退化性疾病,是分子遺傳學和實驗鼠人體癌癥模型等項目的領頭人。今年入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DePinho將這一項目比作50年前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宣布的美國登月計劃,就探索太空這一點上,“我們有扎實的知識和成熟的技術,因此能做到,”DePinho說,在癌癥領域,也能看到“革新性技術進步的融匯,令我們能更深入了解癌癥的根本機制。” 登月計劃(Moon Shots Program)目的在于......閱讀全文
30億 癌癥“登月”計劃啟動
美國最大的癌癥中心——德州大學(UT)MD Anderson癌癥中心9月宣布,推出一項“登月”計劃,將針對幾種類型的癌癥,在未來的十年中集中研究,希望顯著提高癌癥生存率,這項計劃預期資助力度為30億美元。不過也有一些外界研究人員對于只通過一個機構就能克服癌癥表示遲疑。 這項計劃的背后是
美國“癌癥登月計劃”的推展進度
為什么叫“癌癥登月計劃(Cancer Moonshot)”?有一種說法是:癌癥治療面臨巨大挑戰,難度之大如同肯尼迪提出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般,然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以此命名,預示著人類終將克服癌癥。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的兒子Beau Biden曾被腦癌奪去了生命(“癌癥登月計劃”也稱“Bea
美啟用癌癥“登月計劃” 旨在分享癌癥相關數據
據外媒報道,美國副總統拜登6日宣布,啟用癌癥“登月計劃”首個大型開放數據庫,旨在更好地分享癌癥相關數據,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認識癌癥,從而開發出更有效的療法。 白宮發表聲明說,這個名為“基因組數據共用”的數據庫將為儲存、分析和分享癌癥基因組數據及相關臨床數據提供一個公共平臺,這對推進精準醫學、改
拜登癌癥“登月計劃”呼吁分享更多數據
美國副總統喬·拜登近日公開了未來5年對加速抵抗癌癥的設想。其中包括大量政策建議與國家研究研究所(NCI)和其他聯邦機構需要額外資助項目的一份細目清單。 拜登及其妻子吉爾與數千名專家和患者倡議者見面,他們在提交給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一份17頁紙的戰略計劃匯中作了解釋,奧巴馬在今年1月曾請拜登牽頭
【癌癥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癥研究
目前,全球每年腫瘤新發病例1400萬例,死亡820萬人。WHO預計,到2020年,腫瘤每年可造成1000萬人死亡。 盤點:美國的“抗癌”政策之路 早在2012年9月,美國最大的癌癥中心、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就推出了癌癥“登月計劃”,目的是用5年~10年的時間,顯著降低部分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全民癌癥風險管理宣傳計劃啟動
11月6日,“認識癌風險,提升防御力”全民癌癥風險管理宣傳計劃在京啟動。該計劃旨在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防癌意識,幫助公眾掌握防癌知識、提高防癌技能,從根本上降低癌癥的發生率,減輕癌癥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損失。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12》顯示,我國平均每天有8550人新發癌癥,按照
愿iTRAQ亮劍,蛋白質組學助力癌癥“登月計劃”
老美大當家的奧大叔似乎并不愿悄悄離去,在其任期最后一年又搞了個大動作。年初,奧叔在對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宣布將發起一項尋找癌癥治愈療法的“登月計劃”,并任命二當家的拜登為該項目負責人。此外還有兩項分別由個人(陳頌雄)和醫院(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發起的癌癥“登月計劃”,可見老美此次是傾全國之力
籌備未來登月計劃 NASA打開塵封40多年的登月樣本
據外媒報道,1972年,美國阿波羅17號飛船登月時,帶回了部分土壤和巖石樣本供未來研究。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時隔40多年后,打開了其中一份,為未來的登月計劃進行測試。 5日,位于休斯敦的約翰遜航空中心的科學家們打開的這份樣本,是阿波羅17號飛船宇航員尤金?塞爾南和哈里森?施
美國重啟“抗癌登月”計劃 承諾25年內將癌癥死亡率減半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重新啟動白宮的“抗癌登月”計劃(Cancer Moonshot),承諾在未來25年內努力將癌癥死亡率降低50%。 拜登任命在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任職的丹妮爾·嘉年華(Danielle Carnival)為“抗癌登月”計劃協調員,還宣布
這兩個研究有可能動搖「癌癥登月計劃」,細思恐極
據統計,癌癥導致的死亡,有90%是腫瘤的轉移導致的。在大部分人看來,腫瘤的轉移過程大概是這樣的:某些細胞在增殖的過程中出現突變,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形成腫瘤;腫瘤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新的基因突變不斷積累,直到某一天,有些腫瘤細胞意外獲得了跟轉移有關的基因突變,腫瘤細胞就表現出侵襲性;它們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