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并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并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 世界氣象組織該最新季節性氣候預報顯示,熱帶太平洋海面溫度在2020年年底之前很可能(有90%可能性)保持在拉尼娜水平,并可能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有55%可能性)。 與2020年拉尼娜事件相關的最顯著降水異常將發生在:大非洲之角和中亞地區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而東南亞、太平洋部分島嶼和南美洲北部地區降雨量則高于正常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并非推動全球和區域氣候發展的唯一因素。每次拉尼娜或厄爾尼諾事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它們對區域氣候的影響可能因......閱讀全文
10年來,智利中部一直遭受著無情的干旱:降雨量比正常情況減少了30%,綠植枯萎、水庫干涸,超過10萬頭家畜死亡。這場旱災持續了如此之久,以至于研究人員稱其為“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堪比幾個世紀前的干旱期。而這與8000公里外持續了10年之久的美國加州干旱并沒有什么不同,這里的干旱直到今年才有所緩
拉尼娜最近被熱議。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近日表示,未來幾個月,北半球將出現所謂的拉尼娜現象,并且2016及2017年度冷冬幾率正在提高。 對于即將到來的拉尼娜,我們該如何判定其到來,標準如何?如果降臨,將對我國各地區產生何種影響?又是否會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呢? 仍有待觀察 日前有
氣溫偏低和降水偏大是造成災害天氣的原因 記者:1月10日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和西北地區東部出現建國以來罕見的持續大范圍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矯梅燕說,這是我國氣象記錄上少見的災害性天氣過程,屬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李維京(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對。
針對近日外國學者預測歐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現“千年一遇寒冬”的消息,中國氣象局10月12日表示,人類目前還不具備預測“千年一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能力,僅基于“拉尼娜”事件及全球變暖的氣候大背景預測歐洲今年冬季將出現“千年一遇寒冬”科學依據很不充分,但需防范我國冬季可能出現的階段性低溫冷害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發布的《年度氣候狀況聲明》指出,2013年干旱、熱浪、洪水和熱帶氣旋給全球各地造成了生命和財產損失。該聲明證實,2013年與2007年并列為有記錄以來第六最暖年份,且全球變暖的長期趨勢仍在持續。該聲明盤點了全球不同區域和國家的氣溫狀況和極端事件,并提供了冰蓋、海洋變暖
美國官方氣象預測人員日前發布火災預警稱,美國今夏氣溫預計會高出往年平均水平,野火隱患顯著上升。與此同時,美國一些地區居民已經體會到今夏的熱度:由于科林斯堡附近的火災迅速蔓延,科羅拉多州已有數十戶居民棄家出逃,而亞利桑那州的一些居民正從舊日的一個礦業小鎮里撤出,因為附近火
瞭望東方周刊9月7日報道 “我1989年參加工作到今天,21年,像今年夏天這么集中和頻繁的爆發氣候災害還是第一次。”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對《瞭望東方周刊》說,1998年的洪水固然厲害,但也只限于洪水,“今年夏天的災害,種類之多,范圍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日前發函,征求對《重點行業和流域排污許可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該《工作方案》指出,2017年應完成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確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上海市等多個省級環保部門,以及邢臺市、深圳市、保定市等多個市級環
國家海洋局22日發布的《2016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6年為1980年以來的最高位。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脆弱區。其中,濱海城市和濱海低地尤其應制定海平面上升應對策略。 沿海近5年海平面處于30多年來高位 公報顯
一夜北風,京津冀晉多地氣溫降至冰點以下。 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顯示,10月31日早晨,北方多地氣溫突破10月低溫極值,其中內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東北部、遼寧中部等地31個站點最低氣溫跌破10月歷史低溫極值;北京霞云嶺、吉林四平、遼寧新城子等地31日早晨最低氣溫達到有記錄以來10月歷史
世界氣象組織28號同時在多哈和日內瓦發布了《世界氣候狀況年度臨時聲明》。聲明稱,過去十年,也就是從2001年到2011 年,均屬于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而2012年前十個月的記錄也顯示,今年可能又會成為最熱年份之一。另外,值得關注的極端氣候事件,如高溫、干旱、洪水、颶風等在世界各地都有
天氣轉涼,寒意來襲,“菲特”與“丹娜絲”帶來的狂風暴雨仍籠罩江浙地區,太平洋上新的熱帶氣旋正蠢蠢欲動。不少網友發問,今年頻現的極端天氣會越來越多嗎? 對普通民眾來說,這既是疑問,也是擔憂。其實在學術界,氣候專家也在探究全球氣候變化及其背后的諸多問題。 “目前我們遇到了非常極端的天氣,
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雪災仍在持續中。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為什么我國還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降雪和低溫天氣?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專訪了中國氣象局的有關專家。 據江蘇省氣象臺介紹,截至1月28日8時,江蘇已有10多個市、縣積雪厚度超過30厘米,其中南京積雪達36厘米,創1961年有記錄
1月15日,在距巴西里約熱內盧約130公里的新弗里堡,當地居民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穿過一條被洪水淹沒的街道。克里斯蒂娜 本次拉尼娜現象始于2010年6月 是過去一個世紀最強的拉尼娜現象之一 氣候專家預測 拉尼娜現象不會在第一季度結束 可
2010年6月底開始,高溫天氣像猛虎一樣向我們襲來,中國的南北方很多城市都被卷入到滾滾的熱浪當中,考驗著每一個人的忍受力。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們以各種方式防暑降溫,應對“烤驗”。 中新社發 cnsphoto 攝 中新社北京7月7
太陽黑子的數目,每天都會被人類記載下來,這個數據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望遠鏡出現時。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近地望遠鏡發現,太陽黑子數為“零”的記載可以連著幾天,甚至幾個星期。觀天象,預未來,因此有報道指出,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
世界氣象組織11月29日在南非德班氣候大會和該組織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總部同時發布2011年全球氣候報告。這份報告顯示,盡管今年發生使重要海區變冷的拉尼娜現象,但與其他“拉尼娜年份”相比,今年很可能最熱。 拉尼娜現象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同時伴隨著全球性氣候
16世紀人類進入海洋,21世紀人類深入海洋。 經過長期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科學”號科考船投入應用為代表,我國快速挺入“國際深海俱樂部”。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繼、齊心勠力,駕馭著各式國產“神器”,將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現在世人面前…… “
年降水量 夏季氣溫 高溫日數均創紀錄 晨報訊 中國氣象局昨天發布《2010年中國氣候公報》,稱“2010年是我國氣候非常異常的一年。”年降水量、夏季氣溫、高溫日數等氣候極端事件均創本世紀以來之最。 高溫強降水歷史罕見 公報說,2010年我國氣候非常異常,全年降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今年一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平穩,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今后一段時期,將強化春耕備耕服務,并及時關注農產品價格波動。 ——在田作物長勢總體正常 全國氣象條件良好,土壤墑情總體適宜,病蟲害偏輕,冬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加快,長勢與近年平均水平大體相當。受前期降雪降溫天氣影響,部分
自1月10日以來,我國天氣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從去冬以來的晴暖、少雨天氣迅速轉變為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這次天氣過程有哪些特征?異常天氣的發生原因如何?南方地區未來一周天氣趨勢如何?新華社記者為此專訪了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中央氣象臺臺長矯梅燕。
聯合國氣象機構稱,在2012年這個有歷史記錄以來第9熱的年份里,北極海冰的消融速度開創新高,加深了人們對颶風桑迪等極端天氣所凸顯的氣候變化的擔憂。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前發布的一份關于2012年情況的報告中說,在去年8月至9月的融冰季節,北極的海冰覆蓋面積僅為3
核心提示 22日,中央氣象臺繼續鳴響寒潮藍色預警,南方將遭遇今冬第二場大范圍雨雪天氣。前不久,已有兩次強冷空氣活動侵襲江南、華南,歐洲也出現了罕見的寒潮暴雪天氣。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為何頻繁遭受寒流襲擊?本報記者專訪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專家。 大氣環流形勢與20
南非德班11月29日訊 世界氣象組織今天在瑞士日內瓦總部以及南非德班氣候大會上同時發布了一份有關全球氣候狀況的全新年度報告,稱盡管2011年的全球氣候受到強拉尼娜現象的嚴重影響,但今年前十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仍然是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十高,且超出以往
北京今夏高溫或破紀錄 在中國氣象局日前舉行的“直擊天氣――與專家面對面”活動中,專家表示,目前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已偏高3攝氏度,即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發生,是否能形成厄爾尼諾事件,還需要繼續關注。有人擔心,受厄爾尼諾影響,北京地區今夏氣溫會異常偏高,并有可能打破歷史紀錄。對此,專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么今年還這么冷?”很多民眾不解。 “殊不知,我們現在
從年初的雨打春開始,仿佛就預示著2015年天氣的不平常。整個第一季度,北方氣溫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人們盼望的“四季如春”被過成了“春如四季”,不僅鬧心的秋褲脫了穿、穿了脫,最近北京靈山、河北圍場、康寶及內蒙古中部等地竟然還上演了一幕五月飛雪奇觀。 南方的小伙伴們也是大開眼界。5月5日華南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