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愈癌癥的終極療法
近幾年來,CART 療法被科學家稱為癌癥治療的「第五支柱」。在接下來幾年中,這一系列療法還將取得前所未有的進展,刷新人們對過繼細胞療法的認知。 美國年輕婦女碧兒瑟患有惡性淋巴瘤。 因為傳統放化療等療法對她無效,醫生向她建議了一種可能適合她、2017年以后才在美國獲準使用的新療法——CART療法。 這可能是拯救她的最后手段,因此她同意接受該療法。 在接受療法僅幾小時后,碧兒瑟的后腰部開始疼痛。她自述這種疼痛就像是經期疼痛。兩天后,她的體溫升高到38.9℃,血壓驟降。不出醫生所料,她出現了該療法的典型副作用之一——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醫生立即用藥治療她。當她的生命體征平穩后,護士每天都要她回答一些簡單問題,并讓她寫幾個簡單句子,以確保她沒有發生神經中毒。此后幾天,她看來還算正常。但在治療后第五天,她在回答護士提問時開始胡言亂語,且她堅信自己回答正確。 隨后,碧兒瑟的情況急劇惡化,她開始不停地胡言亂語。很快,她就無法......閱讀全文
國金醫藥:細胞治療,資本躁動
一、為什么市場開始關注細胞治療 我們看一下近期的上市公司公告,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產業內的動向。 2014年3月3日,香雪制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8醫院合作建立T細胞治療新技術臨床研究中心。 2014年6月6日,姚記撲克擬參股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取得其22%股權。 2014年6
eLife:重要成果!硫化氫氣體或能抑制HIV感染!
來自印度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硫化氫氣體(hydrogen sulfide)在抑制人類HIV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研究者發現,增加硫化氫的水平或會直接影響并減少病毒在HIV感染的人類免疫細胞中的繁殖率,這一研究結果或為科學家們開發抵御HIV的全面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和
ASCO:多種細胞療法挑戰實體瘤
當地時間5月31日至6月4日,第55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年會將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舉辦。 ASCO作為全球領先的、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專業學術組織以及在臨床腫瘤學領域久負盛名、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始終致力
影響CART療法的因素
1.病人的自身情況:CAR-T療法的首要條件是能夠從病人身上收集足夠的高質量的T細胞。某些病人,由于前期化療,或者疾病很嚴重,體內T細胞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CAR-T療法所需要的T細胞。另外,腦內腫瘤負荷大的病人,考慮到致命的不良反應,也是不能馬上用CAR-T療法。 2.CAR-T的制造工藝和
從-ASH-2017-看血液癌癥藥物最新發展情勢
2017 年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年會于 12 月 9~12 日舉辦,許多血液疾病相關藥物的臨床數據會在該年會發布,特別是血液癌癥的藥物進展,往往是備受矚目的焦點。 在本次 ASH 年會重要藥品 / 療法的臨床數據發布如下表,其
流式細胞術在生物制品質控中的新動向!藥典委公開征集意見
2024年2月20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官網發布《關于收集流式細胞術在生物制品質量控制中應用的相關信息的通知》,此次公告面向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和檢驗機構等,附件中涉及儀器品牌及型號、熒光標記數量、標記方法、數據分型模型等信息。用于檢測的產品類別,如CART、單抗、ADC、MSC等;原文如下: 為了更
-PNAS:HIV復制或許并不是引發病毒產生耐藥的主要原因
近日,來自歐洲及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病毒復制并不是HIV在感染病人體內長期耐藥的主要原因,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著名雜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文章中,研究者對HIV感染志愿者進行研究,相關研究結
效應性T細胞和耗竭性T細胞早期命運決定機制
2019年10月9日,E. John Wherry組在Immunity雜志上發表了文章“TCF-1-Centered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Drives an Effector versus Exhausted CD8 T Cell-Fate Decision”,揭示在
Immunity:效應性T細胞和耗竭性T細胞早期命運決定機制
2019年10月9日,E. John Wherry組在Immunity雜志上發表了文章“TCF-1-Centered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Drives an Effector versus Exhausted CD8 T Cell-Fate Decision”,揭示在
清華大學張明徽談NKT細胞免疫治療
2月27日,據CCTV2財經頻道報道稱,中國有一位科學家已經研制出一種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即從自身的細胞里找到了抗癌的勁敵。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張明徽是這一項目的負責人,他們的工作是在人體眾多的細胞中,尋找并培養出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免疫細胞。 一項針對惡性腫瘤的免疫療法有望在清華大學
專訪清華大學張明徽:腫瘤免疫療法黑馬突現
一項針對惡性腫瘤的免疫療法有望在清華大學獲得突破性進展。 2015年5月初,清華大學醫學中心張明徽團隊研發的腫瘤免疫治療技術進入臨床Ⅰ期收官階段,初步的試驗結果表明,療程超過一年的患者中,70%以上得到明顯好轉。 “接受一年以上細胞治療的患者中,13例復發和轉移癌患者中有10例發生了明顯的影
Juno公司CART療法JCAR017治療兒科白血病完全緩解率達91%
CAR-T療法的先驅Juno公司在研的一種腫瘤免疫療法JCAR017在一項小型兒科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臨床研究中取得了91%的完全緩解率(CRR)。 Juno的合作伙伴西雅圖兒童醫院開展了一項名為PLAT-02(兒科白血病過繼治療)的研究,將CAR-T療法JCAR017用于22例經骨髓
PNAS:HIV治療面臨新的障礙
盡管艾滋病治療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HIV-1——艾滋病的病原體,因其全球性蔓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威脅。目前世界上有3000萬成年人和兒童感染HIV,每年有180萬新的HIV感染病例。而且,當前艾滋病的治療仍然非常昂貴,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被完全治愈,從而迫切需要尋求
Carl-H.-June和Michael-Milone博士榮獲-“安捷倫思想領袖獎”
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因在CART細胞介導癌癥免疫療法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獲得表彰 2020年11月17日,SANTACLARA,Calif——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醫學博士Carl H. June教授和醫學/理學雙博士Michael Milone榮獲“安捷倫思想領袖獎”。兩位科學家共
Clin-Infect-Dis:早期的HIV療法或能有效避免大腦發生萎縮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和HIV相關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從新聞頭條中消失了,截至2016年底,全球有3670萬人感染了HIV,然而卻僅有53%的患者有條件得到治療,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蒙特利爾神經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
CAR-T細胞療法功能強大-但副作用不可忽視
首個使用CART細胞療法獲得痊愈的小孩埃米莉在2016年受到美國奧巴馬總統的接見,這次接見使得更多人了解到了CART細胞療法,也給了更多白血病患者生存下去的希望。盡管CAR T細胞治療取得了成功,但這種干預存在嚴重副作用的風險。這些包括神經毒性,可導致頭痛、神志不清和發狂,以及其他神經變化。這些
卞修武/董晨合作組發現調控T細胞功能障礙的重要因子
T細胞在慢性病毒感染,腫瘤環境中會產生功能障礙(T cell dysfunction),喪失清除感染病原以及腫瘤細胞的能力。另一方面,當T細胞在遭遇自身抗原時行使功能也會發生障礙,對自身抗原不應答,以避免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 T細胞是通過活化發揮效應或者調控功能,而產生功能性障礙變得耐受(to
CART細胞治療質量控制淺談(二)
這四個大方面的檢測再進行細分,具體的實驗如下圖:3.生物學實驗用于質量分析帶來的挑戰在這些實驗中,大部分是生物學實驗,生物學實驗因為操作方法,樣本差異等因素會給結果帶來較大的波動,也給這些方法向GMP轉移帶來了挑戰,同時這些實驗結果的驗收標準和規范難以制定,以CAR-T的轉染效率測定為例,不同的人對
HIV治療:恩曲他濱與抗逆轉錄聯合療法配伍效果更好
臨床醫生和患者在查閱HIV-1診療指南時會看到,將拉米夫定(lamivudine)或恩曲他濱(emtricitabine)納入一線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cART)時,二者被認為是可互換的,但目前尚無定論。Rokx醫師及其同事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 本次研究使用了來自荷蘭全國HIV隊列研究——
聚焦細胞免疫治療臨床應用-搭建供需交流平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9日,ABO聯盟第四十八期圓桌會(2017)——細胞免疫治療臨床應用專家研討會在北京港中旅維景國際大酒店舉行。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聯盟)、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和北京中關村生物工程和新醫藥企業協會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
HIV相關神經認知功能障礙指南發布
一份最新的共識報告顯示,HIV感染相關神經認知功能障礙的診斷和治療需得到更多關注。思想交流工作組[ Mind Exchange Working Group]66名成員于2012年11月21日在線發表在《臨床感染性疾病》的一篇文章顯示,早期識別并用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cART)可將神經認
看完你就知道什么是CART細胞治療了
經歷了三代的發展。一代CAR介導的T細胞激活是通過CD3ζ鏈或FceRIg上的酪氨酸激活基序完成的。CD3ζ鏈能夠提供T細胞激活、裂解靶細胞、調節IL-2分泌以及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所需的信號。? 但一代CAR改造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在體內受到了限制,T細胞增殖減少最終導致T細胞的凋亡。第二代CAR在
HIV潛伏在大腦中會增加癡呆癥風險,但是這是如何實現呢
人們長期以來就已知道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 俗稱艾滋病)的HIV病毒靶向負責抵御入侵的微生物和抑制惡性癌癥的免疫系統細胞并讓它們失去功能。最近,研究人員還了解到HIV不僅靶向血液中的免疫細胞[1],而且靶向大腦和脊髓中的免疫細胞,此外HIV能夠在人體內潛伏多年[2]。圖片來自NIH
基因“魔剪”成功滅活HIV基因-有望帶來根治艾滋病的新療法
科技日報東京5月22日電 日本神戶大學近日宣布,該校龜岡正典準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編輯技術,開發出一種有效方法,能破壞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調節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細胞內HIV-1的增殖。 HIV-1感染者現在主要通過多藥聯合治療
絕對定量滴度測定
慢病毒活性滴度用什么單位?看TU!看TU!看TU!TU=transducing units,即每毫升中含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病毒顆粒數。其他的VG/mL,VP/mL都是所有病毒顆粒數,死的活的都算上,一片虛假繁榮,請自由玩兒去!慢病毒活性滴度怎么標定最準?絕對定量!絕對定量!絕對定量!又絕對又定量的方
科學家發現I型干擾素是艾滋病毒致病的幫兇
12月12日,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立國課題組和美國北卡大學教授蘇立山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標題為Blocking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enhances T cell
靶向α治療可有效幫助消除艾滋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稱,靶向α療法有可能選擇性地消除艾滋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研究表明,特定的人類標記抗體與α發射器鉍 -213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和選擇性的靶向并摧毀艾滋病毒感染細胞,同時保留未受感染的健康細胞。這些發現可能開辟一種新選擇用于治療艾滋病毒相關的神經認知障礙。 體外研究以科學文
NEJM:免疫療法“CART”首次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治療
在最近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文章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者們發表了利用新型的,基于免疫系統的治療方案的成功案例。實驗結果表明,CAR-T療法能夠顯著降低擴散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患者大腦的惡化程度。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關于CAR-T療法在治療中樞
可卡因苯丙胺調節轉錄物的功能作用
中文名稱可卡因苯丙胺調節轉錄物英文名稱cocaine amphetamine-regulated transcript;CART定 義下丘腦分泌的瘦蛋白依賴的內源性飽食肽。其抑制攝食的作用是通過下丘腦和腦干參與調節食欲和代謝的神經元,引起腎上腺皮質酮分泌所致。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
CART細胞治療技術介紹
CAR-T(全稱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英文縮寫。CAR-T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但是在近幾年才被應用到臨床上。2017年8月31日,第一個基因治療方法CAR-T細胞藥物Kymriah被美國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