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必須具備三個部分,泵浦源、工作物質和光學諧振腔,用固體激光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激光器。工作物質在泵浦源的作用下發生粒子數反轉分布,成為激活物質,從而有光的放大作用,放大的光一部分反饋回來參加激勵,諧振腔產生振蕩,滿足一定條件后即可產生激光。 1、泵浦源:它的作用是給工作物質以能量,將原子由低能級激發到高能級的外界能量。通常可以有光能源、熱能源、電能源、化學能源等。 2、工作物質:激光器的核心,只有能實現能級躍遷的物質才能作為激光器的工作物質。 3、光學諧振腔:使工作物質的受激輻射連續進行;不斷給光子加速;限制激光輸出的方向。 紫外激光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光斑小(0.07mm),脈沖寬度窄,速度快、峰值輸出高,利用激光高能量激光對工件進行局部照射,使表層材質氣化或發生顏色改變的光化學反應,從而留下一種永久性的標志。高功率、高脈沖重復頻率(PRF)、脈沖整形和脈沖分裂都可以為提高微加工的生產率做出貢獻。 為滿足工......閱讀全文
激光雷達分很多種,下面富銳光學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激光雷達都按哪些種類劃分。 按激光波段分:有紫外激光雷達、可見激光雷達和紅外激光雷達。 按激光介質分:有氣體激光雷達、固體激光雷達、半導體激光雷達和二極管激光泵浦固體激光雷達等。 按激光發射波形分:有脈沖激光雷達、連續波激光雷達和混合型激光雷達等
一般來說,按照現代的激光雷達的概念,常分為以下幾種:1、按激光波段分,有紫外激光雷達、可見激光雷達和紅外激光雷達。2、按激光介質分,有氣體激光雷達、固體激光雷達、半導體激光雷達和二極管激光泵浦固體激光雷達等。3、按激光發射波形分,有脈沖激光雷達、連續波激光雷達和混合型激光雷達等。4、按顯示方式分,有
激光雷達是以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從工作原理上講,與微波雷達沒有根本的區別: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激光束),然后將接收到的從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目標回波)與發射信號進行比較,作適當處理后,就可獲得目標的有關信息,如目標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態、甚至形狀等參數,從而對飛機
激光雷達是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統(GPS)、和IMU(慣性測量裝置)三種技術于一身的系統,相比普通雷達,激光雷達具有分辨率高,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更強等優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激光雷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車等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需求必然會有市場,隨著激光雷達需求的不斷增大,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9月11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論文[Phys. Rev. Lett. 109,115002 (2012)]中,首次報道了通過強場超快激光驅動固體表面等離子體波產生可控制的準單能電子束發射及其向靶面法線方向的偏轉
3月4日上午,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一行到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調研并實地考察相關配套資源。理化所所長張麗萍、副所長雷文強、許祖彥院士及部分科研、管理骨干參加了調研活動。 會上,彭欽軍研究員匯報了固體強激光材料整體發展情況及制約高能固體強激光系統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關鍵材料及相關技術。施
近期國內外強激光研究機構成功建造了數拍瓦超強激光裝置(1拍瓦=1015瓦),并同時進一步計劃建造更強的百拍瓦量級激光裝置(譬如,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Mourou教授等人推動的ELI激光裝置)。這些裝置輸出的激光脈沖的聚焦強度能夠達到1025W/cm2(激光電場強度達1016V/m),這會將強激光與
據悉,受大自然啟發,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激光器,能夠使用與變色龍相同的納米力學來改變顏色。變色龍通過控制其皮膚上納米晶體的間距來改變顏色。這種新型納米激光器則以類似的方式,通過控制可拉伸聚合物基體上的金屬納米顆粒的周期分布來實現顏色的改變。可拉伸聚合物基體通過拉伸可以將納米顆粒之間的距離變大,
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發展前沿,以材料科學和激光物理為基礎,以無機功能晶體材料和全固態激光為導向,開展非線性光學晶體等先進功能材料和全固態激光器件、技術等應用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前沿與發展研究。2011—2012年度擬開放課題,申請事宜如下:
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老中青科學家,克服了嚴峻的挑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伴隨著將在成都召開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和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舉
激光是一種相干光源,它能提供單波長、高強度及穩定性高的光照,是細胞微弱熒光快速分析的理想光源。細胞處在快速運動的狀態,每個細胞經過光照區的時間僅為微秒左右,每個細胞所攜帶熒光物質被激發產生熒光信號的強弱與被照射的時間和激發光的強度有關,只有細胞接受到足夠的光照,才能產生相應可被檢出的信號。通常小型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8月19日,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在四川成都開幕(相關報道: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成都開幕)。 上午的報告中,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王海舟院士、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研究員李金英、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郭冬發、清
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光室)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及應用團隊在高光束質量大功率垂直腔面發射激光關鍵技術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獲2015年度吉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是2002年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半導體激光器,與常規邊發射半導體激光器相比具有光束質量好,易于二維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玉同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張杰院士/盛政明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相對論飛秒激光與固體薄膜靶作用,獲得了大能量相干太赫茲脈沖,并提出了具體的渡越輻射的物理圖像。 太赫茲(THz)輻射由于其單光子能量低和譜“指紋性”等獨特優勢,在材料科學、生物醫療和國
今日,《質譜學報》出版“質譜儀器研制專輯”,本專輯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組織,共有全國十余家重點單位和課題組,發表了關于質譜研制的研究論文和綜述。楊芃原教授為該專輯作序題為:質譜技術是國家戰略核心技術。 楊芃原在序言中指出:據報道,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高端檢驗檢測設備以進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目前已是國內外臨床檢驗最常用的篩檢儀器之一,與傳統方法相比,有著精度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強的強勁優勢,尤其是現有先進血細胞分析儀(如Sysmex XE2100和貝克曼庫爾特LH755)不僅應用多項檢測原理對各項血細胞檢測參數進行分析檢測,而且可與血涂片制備和染色儀有效結合,
激光燒蝕ICP質譜作為一種多方面工具在地球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使用介紹 日本京都大學自然科學學院地球和行星科學系Takafumi Hirata教授作了題為《激光燒蝕ICP質譜作為一種多方面工具在地球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使用介紹》的報告,主要介紹了ICP質譜和激光燒蝕技術在固體地球化學樣品的多元素測定或同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16日,2017年北京熱分析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北京天文館 本次會議主題是“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合作”,了解熱分析技術和交叉學科的最新進展,推進熱分析技術在分析科學中的發展與應用。會議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熱分析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激光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并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且根據這個新物理提出了一種產生單個阿秒渦旋脈沖的方案。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激光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并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且根據這個新物理提出了一種產生單個阿秒渦旋脈沖的方案。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N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2日,為期4天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圓滿閉幕。經過首日的大會報告以及11日的分會報告,會議的最后一天,7位報告人在閉幕之前帶來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杭緯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杭緯帶來題為“強激光質譜與礦物分析”
由美國西北大學和杜克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液體激光增益材料,成功研發出實時可調節的等離子體激光器。該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通過傳統激光技術,光只能聚焦到其頻率的一半,即所謂的衍射極限。對此,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突破這一極限的辦法,通過建立等離子體激光,將激光束和金屬(例如
1 引 言 作為在常溫下可調諧中紅外固體激光材料,Cr2+∶ZnSe晶體具有較寬的吸收和發射帶寬、較高的激光增益,在環境監測、大氣遙感、醫療、激光通信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Cr2+摻雜濃度及其均勻性是評價晶體性能的重要指標。半導體材料中過渡族金屬(TM)摻雜的一個典型特征是T
拉曼光譜(Raman Spectra),是一種散射光譜。拉曼光譜分析法是基于印度科學家C.V.拉曼(Raman)所發現的拉曼散射效應,對與入射光頻率不同的散射光譜進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動、轉動方面信息,并應用于分子結構研究的一種分析方法。今天分享一些問答集錦,希望對你有幫助。一、測試了一些樣品,得到的
激光雷達具備獨特的優點,如極高的距離分辨率和角分辨率、速度分辨率高、測速范圍廣、能獲得目標的多種圖像、抗干擾能力強、比微波雷達的體積和重量小等。這使得激光雷達能精確測量目標位置(距離和角度)、運動狀態(速度、振動和姿態)和形狀,探測、識別、分辨和跟蹤目標。自1961年科學家提出激光雷達的
主要用途直升機障礙物規避激光雷達目前,激光雷達在低空飛行直升機障礙物規避、化學/生物戰劑探測和水下目標探測等方面已進入實用階段,其它軍事應用研究亦日趨成熟。直升機在進行低空巡邏飛行時,極易與地面小山或建筑物相撞。為此,研制能規避地面障礙物的直升機機載雷達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愿望。目前,這種雷達已在美國、
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研制的ALARMS機載水雷探測系統,具有自動、實時檢測功能和三維定位能力,定位分辨率高,可以24小時工作,采用卵形掃描方式探測水下可疑目標。美國卡曼航天公司研制成功的機載水下成像激光雷達,最大特點是可對水下目標成像。由于成像激光雷達的每個激光脈沖覆蓋面積大,因
O5D100愛福門IFM激光測距工作原理 激光測距傳感器O5D100 O5DLCPKG/US 通過時間間隔原理達成的極長量程 可靠的背景抑制和獨立于顏色的檢測 帶有顯示屏和按鈕,用于準確的開關點設定 可與物體呈斜角 光滑表面的可靠檢測 激光測距傳感
太赫茲(THz)輻射位于中紅外和微波輻射之間,由于其單光子能量低和譜“指紋性”等獨特優勢,在材料科學、生物醫療和國防安全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然而大能量太赫茲輻射源的缺乏是限制太赫茲科學和應用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之一。有多種電子學和光學的方法可以獲得太赫茲輻射,但到目前為止,公開報道的太赫茲脈沖
半導體泵浦激光原理實驗系統采用波長為808nm的半導體泵浦源,激光晶體為ND:YVO4以及KTP倍頻晶體等,構成整個實驗系統。主要適用于大學近代物理教學,學生可以自己動手,通過調整激光器光路,觀察倍頻現象,并測量倍頻效率、相位匹配角等參數,從而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及激光技術。成套性:光學導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