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疾病不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而且其爆發還會造成社會恐慌并導致一系列的損失,比如此次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除了盡快研發出抗病毒藥物之外,抗擊新冠肺炎的重要一步就是對攜帶病毒患者的確診以及及時的隔離治療,這是預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傳播的基礎。目前主要的確診方法是基于病毒核酸檢測和病人臨床表現,但是在樣本量比較大時,該確診方法比較耗費醫護人員的體力。 在生命科學領域,熒光成像技術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科研人員經常使用熒光探針標記病毒核酸或者衣殼蛋白,從而研究病毒的感染機制,比如單顆粒示蹤技術等。那么在新冠病毒檢測方面,我們也可以使用熒光標記病毒并通過熒光顯微鏡確證是否有病毒感染。在標記熒光的選擇上,常用的有機熒光染料和熒光蛋白等,因光學穩定性差,并且易發生光漂白,難以實現對病毒顆粒的長時間示蹤。量子點(quantum dots, QDs)是一種直徑約為2-10nm的熒光無機納米材料,熒光性質優異,可彌補現有熒光蛋白和......閱讀全文
三、病毒學的發展歷程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階段; 病毒化學和結構研究階段。(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階段 自病毒發現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初,病毒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分離和鑒定引起各種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對疾體所引起的特異性病理效應;病毒的傳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圍;各種理化因子對病毒感染的影響等方面。 在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此前我們已經介紹,質譜具有“3S+3A”的所有特征,這是基金委的莊乾坤教授對質譜優勢的高度概括。分析檢測手段,但凡滿足“3S+3A”中的1-2條,就有存在的價值,而質譜是六項全能。質譜的通用性更是出類拔萃,宏觀上我們知道所有物體的質量都可以用“秤”來稱量,這要感謝牛頓祖師爺發現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9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20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經全部更新完畢,而對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將分別會12月19日及20日進行更新),小編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
免疫增強包括免疫刺激、過繼免疫和免疫重建。免疫刺激療法即應用免疫刺激劑激發免疫系統,而達到增強免疫功能的目的;過繼免疫治療即用同種異體的淋巴細胞輸給受者,使受者的免疫功能得到補償。免疫重建是通過胚胎肝或骨髓干細胞移植,用于治療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這些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制劑稱為免疫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于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于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
作為已有300多年的發展史的精密光學儀器,顯微鏡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于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自從有了顯微鏡,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了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看到了過去看不到的許多微小
“在輝瑞公司,每一次臨床試驗,每次產品發布和每位患者服務都使我們更接近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 ——Ian C. Read, 輝瑞CEO 輝瑞,這家老牌的“宇宙級”制藥企業,能夠保持長盛不衰的秘訣就是擁抱創新,在本輪以數字化創新為代表的浪潮中亦不例外。 動脈網發現,輝瑞通過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杜文斌研究組和黃力研究組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納升注射技術(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該技術可以將傳統的生化反應體系微縮在一個納升體積的油包水微液滴體系中完成。針對這一技術創新,團隊申請了多項中國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杜文斌研究組和黃力研究組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納升注射技術(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該技術可以將傳統的生化反應體系微縮在一個納升體積的油包水微液滴體系中完成。針對這一技術創新,團隊申請了多項中國
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杜文斌研究組和黃力研究組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納升注射技術(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該技術可以將傳統的生化反應體系微縮在一個納升體積的油包水微液滴體系中完成。針對這一技術創新,團隊申請了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和美國
腸道病毒(EV)屬于小RNA病毒科,根據血清學可以分為脊灰病毒、柯薩奇、埃可病毒和腸道病毒68~71型,共67個血清型。腸道病毒可引發眾多疾病,并可暴發流行,導致死亡,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浙江省近幾年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無菌性腦炎〔1,2〕、手足口病〔3〕、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和新生兒急性心肌炎
什么是熒光?熒光即為物質中的電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狀態轉變為高能狀態,再回到低能狀態時釋放出的光,是非溫度輻射光——冷光。即:物質吸收短波光,進入激發態, 發射出的長波光。無論是物質的自發熒光、熒光染料還是融合表達的熒光蛋白,均需經過特定波長的光激發(激發光Excitation),電子發生遷移后,能
高福(George Fu Gao)院士研究組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尤其是有關T細胞識別、艾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的研究。近期其研究組連發多篇Cell文章,報道病毒作用新機制。 5月16日高福團隊與北京大學魏文勝團隊,首都醫
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與北京大學魏文勝團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謝正德團隊聯合,在《細胞》(Cell)雜志上發表了題為Human neonatal Fc receptor is the cellular uncoating receptor for Enterovir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多年來一直深耕于制藥行業的質譜公司,SCIEX針對制藥行業尤其是針對藥物高通量篩選和藥代動力學研究,推出了變革性的高通量分析系統聲波激發與質譜耦合系統(Echo MS 系統)。該系統還可廣泛應用合成生物學、食品檢測和法醫檢測等行業的高通量篩選研究。 2020年美國質譜年會(A
聲波移液Echo——實現單日75萬樣本的轉移,超20家全球知名藥企都在用生物技術發展到如今,各種靈敏的檢測方式層出不窮,例如新一代測序技術、質譜技術、熒光定量PCR技術等等。那您的樣品處理方式是不是也夠“靈敏”呢?您是不是總是擴大反應體系以消除因移液導致的誤差?您是不是總是因為試劑成本太高,而降低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ASMS非常具有紀念意義,同樣在亞特蘭大召開的1989年ASMS上,SCIEX推出了API III:世界上第一臺商品化的基于大氣壓離子化API源的質譜。如果說獲得Nobel獎的John Fenn發明了API/ESI的實驗室原型;那么30年前的SCIEX,第一次讓采用A
面神經較細小,解剖結構復雜。面神經走行復雜,從解剖學角度看,以莖突乳突孔(簡稱莖乳孔)為界,將面神經分為顱內段與顱外段,其中顱內段可分為5段,包括腦池段、內聽道段、迷路段、水平段、垂直段;顱外段又稱為腮腺段。面神經主干出莖突乳突孔后,立即進入腮腺,形成多個分支分布于腮腺實質內。 各種疾病,包括
Echo? MS 系統以其超高通量篩選能力重新定義化合物高通量定量研究 2020年6月2日,弗雷明翰市,美國馬薩諸塞州——作為生命科學分析技術領域的創新者,SCIEX在2020年美國質譜年會上“云”直播(ASMS Reboot 2020)發布了Echo? MS系統。現在,該系統已全面投入商業化使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9月17日,2020年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2020CMSS)進行到第四天。今天由清華大學瑕瑜教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員、SCIEX中國賈彥波經理、中國藥品檢驗研究院曹進研究員、Waters李晨經理、空氣產品公司唐亮經理、北京理工大學徐偉教授、寧
[儀器設備網技術頻道] 聲波移液Echo——Echo正是基于為用戶提供更準確的移液、節省成本、提高實驗結果質量而設計,并采用全新的聲波移液技術、非接觸式快速準確移液,更匹配現代生物技術需求。 生物技術發展到如今,各種靈敏的檢測方式層出不窮,例如新一代測序技術、質譜技術、熒光定量PCR技術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8月5日,SCIEX公司舉辦的“創新三十載·助力新未來——慶祝SCIEX API III上市30周年暨2019新品發布會”在上海新錦江大酒店召開。本次新品發布會上,SCIEX推出全新SCIEX Triple Quad?5500+系統–QTRAP? Ready、Trip
熒光成像,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大家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熒光樣品的時候,遇到最困難的是什么呢?染色?拍攝?小編匯總了下發現大家對多通道的merge吐槽最多。百度后發現,多張圖片merge大都是推薦使用photoshop和Imerge軟件,步驟并不復雜,但是只有使用之后才會發現一看就會,一拼就殘,太難了……&n
熒光成像,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大家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熒光樣品的時候,遇到最困難的是什么呢?染色?拍攝?小編匯總了下發現大家對多通道的merge吐槽最多。百度后發現,多張圖片merge大都是推薦使用photoshop和Imerge軟件,步驟并不復雜,但是只有使用之后才會發現一看就會,一拼就殘,太難了……拍熒
張群①②, 胡健①③, 羅迎①②, 陳怡君④ 摘要:微動目標的雷達特征提取、成像與識別技術是雷達目標精確識別領域極具發展潛力的研究方向之一。該文首先簡要闡述了微動的相關概念,然后綜述了近年來微動目標回波建模、微動特征提取、微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領域的學術交流,將質譜新技術和應用研究成果惠及到更多的質譜工作者,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和中國質譜學會網承辦的2020年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2020 CMSS)定于2020年9月14日-18日舉辦。中國
武漢新冠病毒阻擊戰還在繼續,鋪天蓋地的是口罩,酒精的采購信息。 為什么需要這些?因為病毒的傳播途徑使然。 人們知道了打噴嚏出來的病毒可以跑出幾米,就都帶上了口罩。知道了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恨不得都套上防護服。知道了可能通過眼睛粘膜傳播,都搶起了護目鏡。這些緊密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傳播媒介值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