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組學新技術揭露細胞何時崩潰
買房關鍵看位置,細胞在人體內也有類似的生存法則。3月,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癌癥研究者在一場報告會上介紹了團隊新成果:在腫瘤細胞周圍,那些表面看似無恙的細胞,內部已有變化——它們比正常組織表現的更像腫瘤,且更易擴散。 據《科學》報道,這項成果的關鍵是空間轉錄組學技術,該技術能幫助研究者定位細胞內部基因、測量基因活性水平。迄今為止,已有人利用該技術研究阿茨海默癥、跟蹤免疫細胞動態以及人腦發育,甚至有人據此研究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組織。 過去數年間,轉錄組學技術迅速發展。起初研究者只能在完整組織中追蹤幾個選定基因,觀察其活性,但到2010年,研究者的追蹤范圍已經擴大到信使RNA,盡管有關數據只能代表數百萬個細胞內基因的平均活性。 利用空間轉錄組技術,生物學家已能追蹤單個細胞的所有基因,并意識到不同種類的細胞內部,其基因活性也存在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在同種細胞內也可以觀測到。 有研究者利用該技術對比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和健康成年人......閱讀全文
日找到控制細胞分化轉錄因子
日本理化研究所4月20日發表新聞公報說,該所研究人員與文部科學省項目小組通過大規模數據分析,找到一群控制細胞分化狀態的轉錄因子,并解開了其中的具體機制。 公報說,研究人員以白血病患者的人體免疫細胞株THP—1為研究對象,借助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按細胞分化過程中不同時間段收集它們從原單核細胞
原核細胞的RNA轉錄過程
原核細胞的RNA轉錄:原核細胞的RNA聚合酶全酶(a2Bβ'σ)是由4條多肽鏈組成的核心酶加σ因子構成轉錄過程可劃分為開始、延伸和終止三個階段。①開始:σ因子識別DNA分子上的啟動子并與之結合,將DNA雙鏈局部解開,RNA合成開始,σ因子與核心酶分離。②延伸:RNA聚合酶沿模板鏈向前移動,使
單細胞轉錄組高級分析之細胞譜系分析
基于單細胞轉錄組數據的細胞軌跡分析常見形式有細胞變化軌跡分析和細胞譜系分析,在上一篇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常規擬時間序列分析的相關內容(具體內容查看鏈接)。在這里,我們主要就細胞譜系分析進行介紹和解讀。細胞譜系分析,最簡明的理解就是細胞領域的進化樹,通常指的是某類祖源細胞,在特定條件下,有多個發育軌跡和
空間轉錄組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聯合應用的典型案例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如火如荼,伴隨著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的蓬勃發展,可以看到,在現有的高通量檢測技術領域,這兩種技術已為科學研究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撐。從2019年單細胞多組學被評為《Nature Methods》年度技術進展,到2020年空間轉錄組技術也被評為年度技術進展,相信在接
角朊細胞的其他轉錄因子介紹
K17基因的上游啟動子中有γ干擾素激活的STAT因子的結合位點,被稱為γ干擾素活化序列(GAS),在皮膚發生遲發型接觸性過敏時,STAT-91可轉位至角朊細胞核內與啟動子中的GAS元件結合而激活K17的表達[8]。兔K3基因的5’上游序列中則有NFκB的結合位點(5’GGGCTTTCC-3’),
單細胞轉錄組制備儀的功能
fluidigm C1 單細胞自動制備儀用于 mRNA 測序 更完整的流程 ?-首尾相連的流程對單細胞進行全轉錄組分析 最高的通量 ?-每次運行可前所未有的平行處理 96 個單細胞 更容易的操作 ?-直接從單細胞開始,簡化的樣本制備,只需 3 小時手工操作時間,沒有 片段化和純化步驟 更節省的成
T細胞基因的轉錄激活及其表達
? TCR/CD3復合物與配體結合后,經多種信號轉導途徑傳遞信號,最終導致T細胞活化和增殖。信號轉導中所涉及的基因根據其活化時間可以分為早早期、早期、晚期基因三種類型(表8-5)。早早期基因的轉錄不需蛋白的合成,而早期及晚期基因的轉錄則需蛋白的合成。早早期及早期基因轉錄在有絲分裂期之前,而晚期基因轉
逆轉錄發生在細胞核還是細胞質
逆轉錄既不發生在細胞核也不發生在細胞質……它是一些RNA病毒繁殖的必要途徑。事實上,逆轉錄是發生在被侵蝕細胞的細胞質基質里噠喵
人類腦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研究成果
人腦是由多種不同類別細胞組成的極其復雜的器官。傳統的細胞分類方法只能根據少數已知的細胞的標記分子(marker)對細胞進行分類,對每一類細胞的認識也非常有限。斯坦福大學的著名學者Stephen Quake及其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對466個人大腦皮層的單細胞進行了轉錄組測序,通過數據分析發
PNAS突破:單個細胞核轉錄組測序
研究人員成功地從單個腦細胞細胞核中分離出全部的信使RNA并對其進行了測序。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新研究,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一些器官在健康和疾病狀態下的功能機制,為開發出個體化治療提供了又一塊跳板。 動物和植物中的大多數細胞都包含有一個細胞核,里面儲存著細胞的DN